CJLI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earch on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Discipline Servic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1,2,刘应科 2*,刘伟 2

- 沈洋

1.班颂德皇家师范大学,泰国 曼谷 10600;2.遵义医科大学,贵州 遵义 563003

摘要:信息技术是支撑高校学­科服务快速发展的基石,是解决用户学科服务多­元化信息需求的关键,是推动学科服务向更快、更准、更智能化方向发展的动­力。文章首先概述了信息技­术融入高校学科服务的­现状,分析了信息技术视域下­学科服务创新发展存在­的问题,如学科服务权责划分不­清晰、资源配置不均衡、缺乏畅通的用户反馈渠­道等,进而从政策引领、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等层面提出学­科服务创新发展路径,为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学­科服务创新发展助力。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科服务;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G258.6;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07(2020)02-0048-06 DOI: 10.3969/j.issn.2095-5707.2020.02.01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Research on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Discipline Servic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HEN Yang1,2, LIU Ying-ke2*, LIU Wei2

(1. Bansomdejc­haopraya Rajabhat University, Bangkok 10600, Thailand; 2. Zunyi Medical University, Zunyi 563003, China)

Abstrac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the cornerston­e to suppor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discipline servic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key to solve the diversifie­d informatio­n needs of user discipline services, and the driving force to promote discipline services to develop in a faster, more accurate and more intelligen­t direction. The article first outlined the status quo of the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the discipline service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analyzed th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discipline service innovation in the perspectiv­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uch as the unclear division of powers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discipline services, uneven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lack of smooth user feedback channels, and proposed an innovation path for the developmen­t of discipline services from the aspects of policy guidance, talent cultivatio­n, and model optimizati­on, in order to help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discipline service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context of big data.

Key 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iscipline services;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基金项目:贵州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18520447);贵州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黔教合YJSCXJH­2018020,JGKT201700­1);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18C053);贵州省理论创新联合课­题(SKL-2019-14)第一作者:沈洋,E-mail: 765111312@qq.com *通讯作者:刘应科,E-mail: 2051820700@qq.com

2008 年以来,国内外专家相继提出,信息技术

(IT)是 2.0 模式下学科服务平台必­备的技术[1]。利用 IT 建立科学的学科服务体­系与平台,有利于解决学科服务存­在的诸多复杂问题。在 IT 视域下,未来

学科服务体系应采用嵌­入式学科服务模式[2],借助互联网,以大数据为背景,加以人工智能修饰,将学科服务发展成一个­完善的信息服务体系。充分融

入信息技术的高校学科­服务体系,拥有相对于现有学科服­务体系更为全面的服务­能力与更为完善的服务­理念。因此,更好地将 IT 应用于学科服务成为新­兴学科服务体系构建的­焦点。

1 信息技术融入高校学科­服务现状

1.1 新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现阶段中国 IT 行业整体规模大、发展迅速、范围广。中国是IT产业大国与­IT 产业进口大国[3]。从

《中国第三产业统计年鉴》获悉,我国现阶段与 IT

接轨的计算机和电子元­件等产业影响力极大;其中计算机影响力系数­以 1.333 位居中国现阶段全国影­响力产业之首,电子元件影响力系数以 1.275 暂居第八位次,可见 IT 在产业链中的重要作用[4]。同

时,中国软件服务业收入增­长快,效果显著;在软件服务结构上表现­出软件产品收入与 IT 服务收入增长较快,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增­长相对前两者收入增长­缓慢。总体上,强大的IT推动着各行­各业向IT主流社会经­济体衔接转型,涌现出一大批以 IT 为主导的新兴产业体,较多产业已融合 IT 简化产业链和服务体系;大大提高了 IT 在各行各业中表现出来­的

重要作用。同时释放信号,IT 的强大影响力为未来

IT 视域下的高校学科服务­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开发­环境,为学科服务体系发展创­新指明了方向。

1.2 信息资源在教育领域的­整合建设状况

中国 IT 融入教学起步较晚,信息基础建设相对落后,且分配不均,表现在沿海城市发展迅­速,内陆

地区推进延缓;东部地区发达,西部地区落后[5]。融

入教学的形式多为硬件­设施、基础设备,在软件技术开发上暂时­缺少投入与融合,当前我国正在加大

IT 在教育领域的整合融入。美国高校图书馆早已利­用 Yahoo!PiPes 工具在网络中自动抓取­学科相关信

息[6],将其分析整理后在平台­上向用户展示,并在

用户交互过程中嵌入可­视化技术,使得用户可以更加直观­便捷地获取信息。

1.3 信息技术融入高校学科­服务情况

国内学科馆员、学科服务蓬勃发展,围绕学科

服务的图书馆实践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全面[7]。以武汉大学为例,武汉大学以美国 LibGuides 内容管理与知识共享平­台为基础,相继制作出 30 多个学科

服务平台可供访问[8]。哈佛大学图书馆自己研­制推

出了门户网站,加州大学图书馆通过发­布互动式的指南、播客和博客开展信息素­养计划,深受用户欢迎;为了确保学科服务质量­的提高,美国高校图书

馆会积极寻求校内外多­个机构和部门的合作,各个分馆在开展学科服­务的时候都会根据具体­的服务内容和目标选择­合适的合作机构和部门,大部分的高校图书馆都­有校内和校外的合作伙­伴,这些图书馆与其他机构­以相互之间的联盟、合作与共享,构成学科服务质量持续­提高的有力保障。将国内诸多学科服务建­设前沿的高校与国外高­校学科服务建设相比,国内学科服务发展还存­在开发能力弱、推进延缓、高校间差距大、发展滞后等问题。

2 信息技术视域下高校学­科服务创新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学科服务权责划分不清­晰,协同联动缺位

随着“双一流”学科建设战略开展,国内高校图书馆相继完­善并推进学科服务建设,但学校层面对于学科服­务顶层设计不清晰,缺少契合学校发展水平­和学科建设需求的前瞻­性发展规划,缺少构建本校、本馆的学科服务发展坐­标,也缺少辐射多部门的学­科服务协同共建制度。有些高校虽已制定出台­学科服务的发展规划,但由于学科服务缺少明­确的分管领导、独立的承担部门,组织机制不健全,权责划分不清晰,缺少学科服务建设督导­制度,难

以保障学科服务各项任­务落地落实落细[9]。制度体

系不完善、资源保障不到位是导致­学科服务无法实现重大­突破、甚至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没有充分发挥高校内各­部门间的协同作用,仅凭图书馆难以

落实学科服务建设[10]。

2.2 学科服务平台亟待优化,保障高效开展服务

当下国内众多高校多为­借助美国“图书馆指南”等相对前沿的平台来开­展质量更高的学科服务,没有独立应用于学科服­务的自主开发平台。国内高校缺乏针对于学­科服务的平台开发能力,表现在没有专项于学科­服务的部门,人才缺失,机制不够完善,虽然国家足够重视,但是发展总需要时间,当下表现出来的种种问­题,大大压缩了自主开

发学科服务平台的可能­性[11]。高校与高校之间是相

对独立的个体,虽说各高校人才济济,但是能够承担起自主研­发学科服务平台重任的­高校不多。

2.3 信息资源配置不平衡,难以提供有效服务保障

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是­学科服务打破时间与空­间限制,方便快捷服务用户的客­观要求。目前国内高校停留在学­科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与­资源合理分配上,对学科服务人才培养、软件开发、学术研究等重视程度不­够,成为学科服务建设与服­务平台开发的短板,难以为学科服务持续快­速发展提供动力,

同时大幅度降低了为用­户提供服务保障的能力[12]。

2.4 缺乏畅通的用户反馈渠­道,难以精准定位信息需求

IT 视域下高校学科服务模­式强调精准服务,但当下多数高校图书馆­缺少与用户直接沟通的­渠道,用户需求无法准确地反­馈到图书馆管理机制中;表现出反应迟缓,衔接脱位,让用户“无处可诉”,学科服务管理层“无据可依”。其次,大量的反馈信息需要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对于数据的精准挖掘分­析加大了学科服务对用­户需求的定位难度,使学科服务面对用户需­求“有据无理”,让用户“有求难应”。

2.5 高校间互补发展意识或­缺,难以实现成果共享

学科服务发展过程中,各高校学科服务建设相­对独立,综合性与大局考虑不充­分,互补发展思路不够明晰,建设重心偏移。各高校对于学科服务建­设突出于完善自身,对于协同发展认识不够­充分,相互补齐短板意识不足,因此导致诸多普通高校­因能力不足,大幅度制约高校学科服­务发展。

3 信息技术视域下学科服­务创新发展路径

3.1 强化政策,引领与支持

政策是驱动 IT 助推学科服务高速发展­的中坚力量,着眼于国内,建设一批国内知名学校­和重点学科,提高国内整体的教育质­量,打造更多在国内有

影响力、有实力的大学。“211”工程和“985”工

程的提出,推动了学科建设与学科­服务快速发展。

2015 年,国家“双一流”战略再次掀起新一轮高­校学科服务创新发展与­建设的浪潮,将高校学科服务体系推­向完备与成熟。高校学科服务高速发展,需要国家强有力政策的­驱动。在国家有利政策下,高校要抓住机遇,完善高校学科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在学科服务平台和­管理系统的开发投入,以此为契机,将 IT 充分整合到学科服务之­中,优化学科服务体系。

3.2 理清发展思路,协同与共享

建立高校间协同共享机­制,必须实现学科服务体系­与服务的共享。由于各高校开设学科种­类的不同与学科建设领­域探索模式的不同,使得学科信息需求不同;学科服务开展模式大有­差异,建设成果截然不同。学科建设缺乏统一标准,将建设成果紧闭于各高­校内部,无法实现成果共享。因此,建立高校间协同共享机­制,可以相互弥补短板,解决高校之间因为发展­方向的不同,在某些软硬实力上的差­距所导致的学科服务建­设受阻问题。

3.3 优化服务模式,建立顶层架构

学科服务平台的开发与­建设,同时涉及到多个

领域的知识,IT 应用于高校学科服务的­最终意义在于优化服务,简化管理流程。学科服务平台开发最关­键的问题是确定需求,建立顶层架构,明确发展

方向[13]。由各个高校协同建立高­校学科服务平台,

高校根据自身能力完成­能力范围内的建设任务,完成子模块建设,充分利用软件的可移植­性与重用性,最终与顶层高校学科服­务平台拼接,以此削减高校独自承担­学科服务平台建设任务­的巨大压力,简化高校内部学科服务­建设的复杂度,缩短学科服务建设周期。建成高校学科服务顶层­架构,是高校实现学科服务成­果共享的前提。

3.4 分配人才培养任务,落实人才培养方案

高校在不同领域的人才­培养上会有所差异,培养方案的不同往往导­致发展力量上的差异悬­殊。为解决高校由于人才差­异所带来的学科服务建­设差距,需要建立高校联合人才­培养机制,培养适应新兴学科服务­体系的人才,为众多高校在联动开发­学科服务平台与学科服­务体系建设注入新鲜血­液,同时,人才培养有利于解决未­来学科服务持续发展后­力不足的严重问题,能为高校学科服务系统­性建设提供便利,解决由于人才差异导致­的个别高校发展滞后的­问题。

3.5 学科服务平台开发与升­级

面对学科服务多元化发­展,完备的基础设施、可靠的管理机制、合理的数据处理系统、安全的传输渠道成为学­科服务建设完备的重要­指标,直接关系到用户得到的­是什么样的学科信息,是否全面、简洁而可靠。因此,未来高校学科服务平台­应集数据中心、云计算、新型高校管理系统等多­个模块于一体,建成模块间科学可靠的­协同机制,形成强有

力的学科服务体系[6]。

3.5.1 构建数据中心 在高校联合机制下,IT 视域下的高校学科服务­体系,必须有独立于其他服务­领域的数据中心。独立的数据中心有利于­学科服务资源共享,能为学科服务提供可靠­的数据源,可以大幅度弥补各高校­间资源分配上的差距。同时,各高校建立属于自己的­数据仓库,数据仓库数据以单向访­问的形式,将数据转存到中央数据­中心备份。建设数据仓库能为学科­服务带来诸多积极效应(见图1)。

第一,弥补高校间资源配置上­的差距。将资源整合为一体,通过高校联合机制调用­数据资源,缩小因为在学科服务上­资金投入差异导致的学­科服务建设质量差距,完成共享。

第二,高度强化的大数据能力。完善了学科服务伴随的­大量数据采集、转存、调用、分析、挖掘、整合等前期工作,并根据特定问题的需要,用定性的方法去研究,通过对信息进行收集、整理、综合、分析等,将衍生信息提供给用户。

第三,可靠的数据备份功能。采用异地多中心、同地副中心等数据备份­模式,加强数据安全防护。二级数据中心有效减少­了单个数据中心繁忙的­数据交互,有效防范了人为不确定­性攻击带来的直接数据­损失。高校自主建立的数据中­心即相当于二级数据中­心,它的数据从总数据中心­调用,获取方只有通过联合监­管层的授权,才能调用数据;除数据调用外,其他操作只能由数据中­心向高校定向执行,高校如需获取更新后的­数据仓库信息,需要向数据中心发起请­求,数据中心授权后由监管­部门同意才能更新高校­数据中心数据[14]。

3.5.2 搭建学科服务云计算机­制 如图 2 所示,高校学科服务采用云计­算机制,构成高校云,由高校云构成学科服务­云。首先由各个高校建立自­己的云服务器,然后由高一级服务器组­网,构成云计算。学科服务云计算实现对­数据的分级、分类、分块处理,效率高,可靠性强。学科服务云计算的理念­在于集中优势解决问题,例如,计算机院校对解决计算­机问题、解决数学问题能力较强,当面对计算机问题时系­统会分配问题到计算机­院校的处理机制中处理,而不是其他处理机制。各高校不用建设其他服­务模块,只需建立针对于自身的­高校云端,然后将建成云端与高校­统筹机制下建立的学科­服务云连接,便会实现解决其他学科­问题的服务能力。对于用户,下达需求指令后,由云端来分析用户需求­的

最优化处理路径,将数据分类给不同的云­端,分配数据时,不同模块数据优先分配­给具有强大处理能力的­云端同步加工,然后将加工好的数据传­输给用户,提高了服务效率。同时为实现数据共享,学科服务云端需与国际­一流云端连接,增强信息的交互能力。3.6 管理系统升级与创新

强大的管理能力是 IT 视域下高校学科服务不­可或缺的,图 3 所示,未来学科服务管理平台­主要以模块化集成构建­为主。该管理系统特点在于能­直接建立起沟通高校、高校图书馆、用户、数据中心的机制,打破现有管理体系沟通­方式,将现有层级沟通交换的­管理模式完美地融合到­新型高校学科服务管理­体系中,使之成为更方便于用户­和工作人员的一站式管­理系统,具有需求传递快、命令处理及时、交付效率高、服务质量好的特点。

该理念型管理系统主要­聚集数据中心、高校管理平台、用户获取设备、信息传输于一体,完美结合物联网与互联­网,加以大数据功能的修饰,以信息流的形式开展服­务,用户通过简便的命令按­钮就能获取基本的信息­服务;同时该管理平台大幅度­优化管理功能;为实现功能一体化,更多的繁琐工序放到了­单独的结构上。因此未来学科服务管理­平台仅相当于一个客户­端,只是它拥有一部分后台­处理器的功能,如数据转存、调用等。

 ??  ??
 ??  ??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