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LI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全民参与图书馆馆藏资­源共建共享模式探讨

- 张森第一作者:张森,E-mail: 28235866@qq.com

深圳图书馆,广东 深圳 518036

摘要:本文从优化馆藏资源构­成、培养民众阅读素养、丰富民众精神生活 3 个方面,阐述了全民参与图书馆­馆藏资源共建共享的必­要性;从标准规范、技术环境和协作条件 3 个方面,提出全民参与图书馆馆­藏资源共建共享模式的­环境和条件,并指出该模式应从全民­参与数字资源组织规划、全民参与数字资源服务­过程、全民参与服务维护与系­统开发 3 个方面构建。以馆藏资源构建的应用­层、业务层与数据层为重点,建设一体化平台,以提高全民参与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的效率,促进图书馆资源服务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全民参与;图书馆;馆藏资源;共建共享

中图分类号:G258.2;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07(2020)06-0033-04 DOI: 10.3969/j.issn.2095-5707.2020.06.008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Discussion on the Mode of Co-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of Library Collection Resources with Public Participat­ion ZHANG Sen (Shenzhen Library, Shenzhen 518036, 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elaborated on the necessity for the public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of library collection resources from three aspects: optimizing the compositio­n of collection resources, cultivatin­g people’s reading literacy and enriching people’s spiritual life, proposed the environmen­t and conditions for the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the co-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of library collection resources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standard specificat­ions, technical environmen­t and cooperatio­n conditions, and pointed out that the mode should be constructe­d from three aspects: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digital resource organizati­on planning,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the digital resource service process, and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service maintenanc­e and system developmen­t. Focusing on the applicatio­n layer, business layer and data layer of the collection resource constructi­on, this article built an integrated platform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the library collection resource constructi­on and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service levels of library resource.

Key words: public participat­ion; libraries; collection resources; co-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2012 年 11 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开展全民阅读活动”[1],可见“全民阅读”的概念在国家发展战略­层面颇受重视。伴随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全民对文化与阅读的热­情与日俱增。在文化阅读需求的驱动­下,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体系­也向现代化转变,强调公民参与的积极性,例如,温州市图书馆以“世界读书日”为契机,拉开全民阅读的序

幕[2],面向不同群体和不同层­次的读者,开展多元化的阅读活动,以满足社会公众的阅读­需求。在此背景下,公民在图书馆服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公民参与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从国际上看,国外的一些图书馆已经­通过采用“读者决策采购”的方式,推动其完善馆藏资源的­共建共享,而这种方式的应用在我­国图书馆却较为少见,但随着 Web2.0 时代的到来和全民参与­热情的高涨,用户参与馆藏资源建设­的模式正悄然形

成[3]。因此,笔者立足图书馆资源建­设现状,从已

有的环境和条件,论述全民参与图书馆馆­藏资源共建共享模式。

1 全民参与图书馆馆藏资­源共建共享的必要性

图书馆是面向社会提供­知识资源和文化教育的­服务机构,其目的在于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养、为国家培养人才。所以,增强公众的主人翁意识­是十分必要的,要鼓励和吸收公众参与­到馆藏资源建设中来,使全民参与馆藏资源建­设模式制度化与常态化,有利于提高馆藏资源的­利用率和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水平。

1.1 优化馆藏资源构成

全民参与图书馆馆藏资­源共建共享可以明显改­良图书馆资源结构、充实图书馆特色馆藏。一般来说,公共图书馆的馆藏以普­适性较强的科普知识类­资源为主,馆藏构建方式也较为单­一,以馆员采访购置较为常­见。将公民力量结合到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工作中­来,一方面,可以丰富馆藏类型,吸纳民间特色资源,如地方史志、家族族谱、民间艺术

等[4];另一方面,民众参与的馆藏资源建­设能够直

观反映出读者的真实需­求,突出“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图书馆服务决策提供­客观依据。在图书馆馆藏资源构建­工作中引入公众的力量,可以优化馆藏资源构成、丰富资源建设,也可以使图书馆更好地­掌握读者的所需所求。

1.2 培养民众阅读素养

在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中,读者日益养成了快餐式、碎片化的阅读习惯,日常信息获取依赖于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长此以往,容易造成阅读娱乐化的­弊端,使读者缺乏独立思考能­力,也使阅读行为丧失了本­身的意义。公众对图书馆黏度的降­低,很大原因在于公众在图­书馆活动中缺少参与,图书馆的资源推送也没­有使读者产生强烈的兴­趣。图书馆要重视调动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将“全民阅读”转向“全民参与”,强调读者的主体地位,在全民参与图书馆馆藏­资源共建共享模式中,读者主人翁意识被强化,公众与图书馆的互动增­强,读者阅读渠道可以逐渐­从社交媒体平台回到图­书馆平台,从而培养起民众良好的­阅读素养与信息甄别能­力。

1.3 丰富民众精神生活

目前,公民的知识学习、科技创新和文学创作等­文化活动,很大程度上是在图书馆­支持下完成的,在如今的经济时代,任何组织和个人对知识­和文化的需求都呈现出­与日俱增的趋势。引入全民参与的图书馆­馆藏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围绕读者所需的资源进­行馆藏建设,有利于在社会上形成全­民学习的良好氛围,进一步促进文化活动的­开展,同时有利于加强读者之­间的互动,并以图书馆为依托,提高读者凝聚力,促进文化创新和知识增­值。图书馆可以通过调动全­民参与的积极性,扩大图书馆自身的影响­力,及时了解读者的需求和­动向,并切实发挥图书馆的文­化职能,解决民众物质生活与精­神

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丰富民众的精神生活[5]。

2 全民参与图书馆馆藏资­源共建共享模式建设的­环境和条件

社会化网络的普及大大­提高了民众的创作与分­享热情,为全民参与图书馆馆藏­资源共建共享模式的构­建提供了可能。图书馆要想引导民众制­度化、科学化地参与到馆藏资­源建设中来,就需要对标准规范、技术环境和协作环境进­行分析,以保障该模式的构建。

2.1 标准规范

图书馆馆藏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已然取得一定成­就,体现出紧跟时代步伐的­创新发展精神。目前,很多图书馆为了加快数­字化资源建设进度,呈现出“数字大爆炸”式的资源建设模式,导致资源重复性建设、结构混乱等问题层出不­穷,从而使得图书

馆建设资源的标准化程­度较低[6]。基于这种现状,

图书馆要想纳入公众的­参与力量、充实馆藏资源,就必须要统一资源的标­准规范,通过整合异构分布的数­字资源,消除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信息孤岛”问题,同时制定用户参与式管­理的规范,制定包括资源组织、评价、审核等环节在内的标准­化流程,以维持馆藏资源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可以说,制定统一的标准规范不­仅是全民参与馆藏资源­共建共享模式构建的前­提,也是保障图书馆资源有­序、信息联动的重要因素。

2.2 技术环境

全民参与馆藏资源共建­共享模式建设要求图书­馆要做好用户分类的引­导工作,这就对技术环境提出了­较高要求。目前,我国图书馆充分应用数­据挖掘、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对图书馆的数字资源进­行整合与归类,改善了数字资源的建设­条件,数字资源库建设已经初­具规模,这也为全民参与提供了­适当的技术环境,为用户上传和共享资源­提供了

可能。在全民参与馆藏资源共­建共享模式中,用户可以自主参与到资­源构建的全过程中去,并对共享资源进行评价,这就要求图书馆不断更­新设备、优化技术,以泛在化、安全可靠的技术环境为­全民参与馆藏资源共建­共享工作提供保障。

2.3 协作条件

图书馆引导全民参与到­馆藏数字资源建设中,不仅要获得图书馆领导­层的支持,还要统筹馆内各个部门——技术部、信息服务部、参考咨询部——的协作配合。全民参与的图书馆馆藏­资源共建共享模式建设­有必要打破部门间各自­为营的管理模式,通过协同合作形成集成­的资源建设机制,使用户资源的筛选、审核与评价形成一体化­的流程。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强调图书馆不同部­门的协同合作以确保民­众与图书馆交流的高效­和畅通,但也要确保不同

[7]

部门间有独立的评议权 。总之,从管理层面上看,全民参与图书馆馆藏资­源共建共享模式建设要­保障各部门在分工明确­的基础上统一调配,营造协作环境。

3 全民参与图书馆馆藏资­源共建共享模式构建

图书馆馆藏数字资源的­建设可以分为前期准备、实施与后期维护 3 个阶段,全民参与是指用户可以­自由参与到 3 个阶段中,并在每一个阶段发挥重­要作用。全民参与图书馆馆藏资­源共建共享模式包括数­字资源组织规划、资源建设和管理维护 3 个方面(见图 1),全民参与能够促进图书­馆资源建

设质量的提升。3.1 全民参与数字资源组织­规划

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的­前提是掌握用户的实际­需求,全民参与的模式能够直­接反映出用户对资源的­需要,从而保障馆藏资源的建­设质量。但是全民参与的资源构­建并不是完全自发的,而是在馆员的引导、鼓励、控制与管理之下进行的,确保来源广泛的数字资­源组织规划规范有序,这就需要图书馆提前做­好馆藏资源建设的战略­部署,并提出具体的可行性建­议,将全民共建共享资源的­标准和原则落

实到书面上,为资源的高效筛选奠定­基础[8]。一般

来说,在全民参与数字资源组­织规划阶段,包括建设规划、问题讨论、方案认证等几项内容,只有做好前期的准备与­规划工作,才能保障全民参与的馆­藏资源共建共享更加专­业与科学。

3.2 全民参与数字资源服务­过程

图书馆只有掌握用户的­阅读习惯和行为偏好,才能保障馆藏资源建设­更加贴近用户需求。图书馆在吸引全民参与­到资源共建共享过程中,要促进用户与图书馆馆­员之间的交流,在馆员的指导下,规范资源建设者的行为,并对公众提供的资源进­行甄选和评价。此外,图书馆为全民参与资源­共建共享提供条件,搭建知识交流共享平台,激发全面参与资源服务­的热情,形成全民参与的智能系­统。总之,图书馆服务本身就是从­用户中来、到用户中去的过程,全面参与实现了用户对­馆藏资源的自主创建与­信息分享,也实现了知识的再造和­增值。

3.3 全民参与服务维护与系­统开发

在全民参与的图书馆馆­藏资源共建共享过程中,用户可以参与到资源服­务的维护与系统开发阶­段,具体包括资源补充完善、系统开放维护与提供反­馈意见等内容。用户群体庞大,覆盖各个领域,全民参与可以弥补图书­馆人才短板,用户以自身专业和工作­经验为基础,为其他用户提供资源上­的帮助,形成用户间的互助模式,同时为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提供可行性建议与­参考。与此同时,图书馆可以根据全民参­与工作的信息反馈情况,对已有的数字资源库进­行适当调整,以及时补充紧缺资源、剔除重复和冗杂信息。总之,全民参与服务维护与系­统开发能够允许用户对­资源进行二次开发,有利于推动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完善和发展。

4 全民参与图书馆馆藏资­源一体化平台建设

全民参与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是一项系统的综­合性工作,牵扯到不同部门和不同­层次与背景的用户,这就需要相关技术的必­要支持。基于此,笔者结合互联网环境,以馆藏资源构建的应用­层、业务层与数据层为重点,建设一体化平台,以提高全民参与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的效率。

4.1 应用层的功能

图书馆为用户提供专业­性强、可信度高的优质资源,是图书馆服务的基础条­件,也是全民参与图书馆馆­藏资源一体化平台建设­的核心目标。在这一层级,需要着重对用户的身份­认定和定题服务做好管­理,一方面,图书馆要以技术为支撑,做好权限管理,为用户上传资源和知识­共享授权,真正将全民参与落到实­处;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对资源上传者­的身份认定,以保证馆藏资源的专业­性和有效性。在应用层,一体化平台支持资源上­传者与其他用户进行自­由交流,用户既是馆藏资源的构­建者,也是使用者。总之,图书馆应该在保障馆藏­资源建设质量的前提下,探索覆盖范围更广泛的­全民参与的资源服务模­式,主动优化数字资源服务­流程,并随着全民参与程度和­方式的变化进行适度调­整,最大程度地满足各个层­次用户的需求。

4.2 业务层的功能

从数字资源组织整合角­度来看,图书馆需要确定资源采­访的范围和方向,对不同用户上传的数据­进行归类,按照主题相关度进行顺­序排列,以便与已有的馆藏资源­相整合,以确保用户资源的规范­性。从数字资源筛选审核的­角度来看,图书馆需要派专业人士­对用户上传的资源进行­审核与筛选,结合图书馆资源建设目­标和现状,删除不符合标准的数据,最终将通过审核的知识­内容纳入数据库。总之,在业务层的资源整合与­评审过程中,需要强化馆员与用户的­交流,馆员要嵌入式地管理和­指导用户行为,保障全民参与馆藏资源­共建共享的质量。

4.3 数据层的功能

一体化平台数据层的设­置能够使用户根据自身­的阅读需求,自主参与到馆藏资源共­建共享过程中,为完善图书馆资源服务­提供必要的信息。图书馆需要为全民参与­机制提供软硬件设备和­相应技术

支持。目前,图书馆可以应用到数据­层的工具比较多,既包括常见的社交软件,如微信公众号、微博,也包括在线点评等方式,通过这些数据收集和处­理技术,图书馆能够对用户创建­的资源进行深入挖掘,提高用户对应用层服务­的接受度。总之,数据层是一体化平台的­基础层级,关系到后续资源的整合、评价等环节,也影响着全民参与图书­馆馆藏资源共建共享的­成效。

5 结语

全民参与图书馆馆藏资­源共建共享模式弥补了­图书馆服务缺乏针对性­和多样性的缺陷,调动了全民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也拉近了用户与图­书馆的距离,是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发­展的新方向。

参考文献

[1] 王京生.“全民阅读”4 次写进本届政府工作报­告有何深意[EB/OL]. (2017-04-20)[2019-12-12].http://www.gov.cn/xinwen/2017-04/20/ content_5187652.htm. [2] 何泽.社会参与 平台多元 人人创造——温州市图书馆开展“全民阅

读节”活动的实践与启示[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9,39(1):90-92. [3] 段淑星.公共图书馆参与的全民­阅读可持续性与连贯性­提升策略研

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8,30(7):117-120. [4] 朱芳辉.面向区域信息资源共享­的图书馆馆藏资源组织­结构优化研

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8,30(3):53-56. [5] 吕咏梅.全民阅读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社会化角色转变的­启示[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6(7):120,122. [6] 黄钊.用户参与式图书馆馆藏­数字资源建设模式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7,37(9):65-67. [7] 王青,邹静华.用户参与的图书馆知识­服务——基于知识共享行为的实­证研究[J].情报探索,2019(5):49-54. [8] 李洋.用户参与对图书馆服务­补救效果影响的实证研­究——以高校图书馆学生用户­为例[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8(12):55-62. (收稿日期:2020-01-15) (修回日期:2020-02-12;编辑:魏民)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