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LI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福建省安溪云中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陈巧玲1,林锦德2,苏全贵2,卢敏勇3,范世明1,王河山1,4

-

1.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福建 福州 350122;2.安溪县中医院,福建 泉州 362400; 3.安溪云中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福建 泉州 362400;4.道地药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700

摘要:目的 了解安溪云中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状况,为有效保护并合理利用­该区域植物资源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通过野外实地调查、标本采集与鉴定、文献查阅等方法,对云中山药用植物资源­种类和分布进行研究。结果 调查到安溪云中山药用­植物192科617属­1 021种,其中藻类1种、真菌类22种、地衣类2种、苔藓类4种、蕨类植物80种、裸子植物17种、被子植物895种。结论 安溪云中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药用植物资源较­为丰富,今后应加强相应的保护­和引导工作,使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中药资源普查;安溪云中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生物多样性中图分类号:R2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07(2024)02-0001-07

DOI:10.3969/j.issn.2095-5707.202309074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Survey of Medicinal Plant Resources in Anxi Yunzhongsh­an Provincial Nature Reserve, Fujian Province CHEN Qiaoling1, LIN Jinde2, SU Quangui2, LU Minyong3, FAN Shiming1, WANG Heshan1,4

(1. College of Pharmacy, Fuji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uzhou 350122, China; 2. Anxi County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Quanzhou 362400, China; 3. Anxi Yunzhongsh­an Provincial Nature Reserve, Quanzhou 362400, China; 4.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Dao-di Herbs, Beijing 1007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versity of medicinal plant resources in Anxi Yunzhongsh­an Provincial Nature Reserve; To provide basis for effective protection and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plant resources in this area. Methods Through field investigat­ion, specimen coll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literature review and so on, the species and distributi­on of medicinal plant resources in Yunzhongsh­an were studied by the 4th national survey of TCM resources. Results Totally 1 021 species of 617 genera and 192 families of medicinal plants were investigat­ed, including 1 species of algae, 22 species of fungi, 2 species of lichens, 4 species of moss, 80 species of ferns, 17 species of gymnosperm­s and 895 species of angiosperm­s. Conclusion The medicinal plant resources are abundant in Anxi Yunzhongsh­an Provincial Nature Reserve, and the correspond­ing protection and guidance should be strengthen­ed in the future to make sustainabl­e use of the resources.

Keywords: survey of TCM resources; Anxi Yunzhongsh­an Provincial Nature Reserve; medicinal plants; biodiversi­ty

年平均气温19.9 ℃,年均降雨量约1 619.2 mm,全年

无霜期295 d。保护区属戴云山脉向南­延伸部分,地形

复杂、山势险峻,具有典型地带性植被-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生长茂盛,生态环境多样。

鉴于既往对安溪云中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已有20余年,云中山中药资源的种类、分布及蕴藏量等可能发­生较大变化。为了解安溪云中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中药资源现­状,本研究对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为当地中草药资源开发­利用及保护提供依据。1 资料与方法

2022年7月-2023年8月,在安溪县政府主持下,组成以福建中医药大学、安溪县中医院、安溪云中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为主体的“云中山中药资源普查队”, 2 结果与分析

2.1 科属及物种组成

本研究调查到安溪云中­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204科689属­1 212种,其中药用植物有192­科617属1 021种。详见表1。科分布中以紫金牛科、樟科、荨麻科、桑科、蔷薇科、茜草科、葡萄科、马鞭草科、兰科、菊科、禾本科、豆科、大戟科、唇形科、百合科共16科为主,各科物种数均超过15­种,其种数占药用植物总种­数的39.86%,其中菊科种数(61种)最

多,其次为豆科(38种)和茜草科(37种)。

安溪云中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常见药用植物的物­种数在科属中的分布不­同:每科1~5种分布的有138科,包括214属292种;每科6~10种分布的有30科,包括120科217属;每科11种以上分布的­有24科,包括283属512科。药用植物以被子(双子叶)植物纲为主,其中菊科植物61种,占药用植物的5.97%;其次是豆科对安溪云中­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药用植物进行调查,依据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方案[1],主要采用样

地和样线实地调查。根据样地经纬度,利用奥维互动地图、GPS轨迹记录仪、指南针等寻找样地,设计样方套,对每个样方内进行不同­药用植物的计数和拍照,采集标本和药用部位进­行后续加工。调查样地内的物种,同时记录经纬度、海拔、坡向、坡度及生境等信息。安溪云中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植被情况见图1。

药用植物名称和功效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中国植物志》[3]、《中华本草》[4]、《福建植物志》[5]、《福建药物志》[6]等相关资料。标本由福

建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与鉴定教研室黄泽豪教­授鉴定完成。和茜草科,分别为38、37种。藻类、地衣类、苔藓类药用植物资源相­对较少,共7种。

2.2 优势科植物构成

按照大型科(≥11种)、中型科(6~10种)、小型科(2~5种)和单种科4个等级划分,保护区药用植物中各科­所含物种数有明显差异。单种科66 科

(34.38% )、小型科 72 科( 37.50% )、中型科 30 科

(15.62%)、大型科24科(12.50%)。其中所含种数较多的为­菊科 Asteraceae (61种)、豆科Fabaceae (38种)、茜草科Rubiace­ae(37种),占总种数的13.32%,是构成该保护区药用植­物的主体。种数达30种的还有禾­本科Poaceae、蔷薇科Rosacea­e、兰科Orchidac­eae。优势科的种属数详见表­2。2.3

生活类型分布根据药用­植物性状不同,该保护区野生药用植物­分为乔木、灌木、藤本、草本、苔藓和藻菌6种生活型。其中草本 539 种( 52.79% )、灌木 226 种(22.14% )、藤本 109 种( 10.68% )、乔木 118 种(11.56%)、 藻菌 23 种( 2.25% )、苔藓地衣 6 种

(0.59%)。该保护区药用植物类型­以草本为主,其次为灌木、乔木及藤本,苔藓和藻菌类较少。

2.4 重点和特色药用植物资­源分布

根据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中药材重点调查品种名­录”和“福建省特色中药资源名­录”,安溪云中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分布的药用植物中­重点调查品种有52科­73属77种,占重点调查品种的42.31%;其中唇形科 Lamiaceae 6种,百合科Liliace­ae 5种,木通科Lardiza­balaceae 4 种,菊科 Asteraceae、茜草科Rubiace­ae、蔷薇科Rosacea­e、樟科Lauracea­e各3种,蓼科Polygona­ceae、兰科Orchidac­eae、豆科Fabaceae、小檗科Berberi­daceae、多孔菌科Polypo­raceae和忍冬科­Caprifolia­ceae各2种,其余科仅1种。详见表3。

安溪云中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分布的福建省特色­中药资源有26科32­属36种,占福建省特色药用植物­名录的 63.33% ,其中菊科 Asteraceae 3 种,兰科Orchidac­eae 3 种,大戟科 Euphorbiac­eae、冬青科

注:+表示较少,++表示适中,+++表示较多

2.5 珍稀与保护药用植物资­源分布

根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7]统计,安溪云中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分布的保护药用植­物18科22属28种,包括金毛狗、银杏、苏铁、天竺桂、南方红豆杉、蛇足石杉、华重楼、金线兰等,其中3种(银

Aquifoliac­eae、桔梗科 Campanulac­eae、葡萄科Vitacea­e、茜草科 Rubiaceae 和野牡丹科Melas­tomataceae­各2种,其余各科仅1种。可见保护区重点和特色­中药资源种类多样、物种丰富。详见表4。

杏、苏铁、南方红豆杉)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25种(桫椤、福建柏、七叶一枝花等)为国家二级保护植

物。根据《福建省第一批地方重点­保护树木名录》[8],

5种植物(柳杉、穗花杉、青钱柳、白桂木、刨花润楠)属省级保护树种。详见表5。

3 小结安溪县属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的湿润­季风气候区,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并存。受东南季风影响,云中山地区雨量充沛,气候温暖湿润,其复杂的地形和丰富的­水热资源,形成南亚热带季风雨林­和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造就了该地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此次调查到维管束植物­181科653属1 167种,其中蕨类植物34科5­8属85种,裸子植物9科19属1­7种,被子(双子叶)植物114科452属­862种,被子(单子叶)植物24科128属2­03种。与2001年云中山科­学考察结果(152科496属93­9种)[9]相比,维管束植物新增29科­157属228种。同时发现福建省新分布­硬毛山黑豆Dumas­ia hirsuta和泽泻­虾脊兰Calanth­e alismatifo­lia 2种[10]。与2021年安溪县中­药资源普查[11]结果比较,

个别品种如穗花杉、百日青、三枝九叶草等略有增加。个别品种如威灵仙、黄才巴子、多毛茜草树等2001­年科考目录中未调查到,究其原因:①早年科学考察交通极为­不便、所到之处较有限,可能影响调查情况; ②天气变化、人类活动或地质变化等­改变植物生长环境;③人工引入种植促进物种­丰富,如巴戟天、麦冬、蔓千斤拔等。

据文献报道,安溪云中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有珍稀植物31种(不含兰科)[12],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13],31种珍稀植物中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1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10­种。本研究结果显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3­种,二级保护植物有25种,均有增加,同时新增兰科保护品种,珍稀植物资源种类丰富、组成多样,部分珍稀植物具有较高­药用价值。

 ?? ??
 ?? ?? 图1 安溪云中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植被情况
图1 安溪云中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植被情况
 ?? ?? 表1 安溪云中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类型组成
表1 安溪云中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类型组成
 ?? ?? 表3 安溪云中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中药材重点调查品­种
表3 安溪云中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中药材重点调查品­种
 ?? ?? 表2 安溪云中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优势科的­种属数
表2 安溪云中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优势科的­种属数
 ?? ?? 注:+表示较少,++表示适中,+++表示较多
注:+表示较少,++表示适中,+++表示较多
 ?? ?? 表4 安溪云中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福建省特色中药资­源
表4 安溪云中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福建省特色中药资­源
 ?? ?? 表5 安溪云中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表5 安溪云中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