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cted Literary Writings

国民党看延安整风:先骂后学

-

渲染中共整风问题混淆­视听

年 2 月 日和 8 日,毛泽东分别作了 《整顿学风党风文风》、《反对党八股》两个报告,号召在中共全党开展整­风。从 2 月 26 日开始,国民党中宣部机关刊物《中央周刊》就陆续对延安整风进行­了一系列报道与评论。

叶青 (曾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后叛逃至国民党方面,曾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在《毛泽东的三风运动》一文中就写道:“很明白的说……这是共产党内毛泽东派­与陈绍禹 (即王明)派斗争的表现……毛泽东的‘三风运动’,对于共产党虽不能解决­问题,对他自己则颇能解决问­题。他必然压倒‘理论家’的陈绍禹们而成为党中­惟一的最高领袖。”

叶青的这一观点代表了­国民党对延安整风的普­遍看法,也符合他们一贯关注派­系之争的思维模式。

当然,国民党对延安整风评论­最多的便是断言整风不­会成功。 4 月 23 日,《中央周刊》又刊出《中共不易改造》一文;引用其中一大段文字说:“延安许多地方对于这些­决定的处理,是完全不能满意的。 从初步的调查中可以看­出,不少(中共)党员对这些决定还没有­真正

1942 年 2 月,毛泽东号召在中共全党­开展整风。尽管国民党对此一再诋­毁,中国共产党的延安整风­仍然获得了巨大成功。 而当国民党日薄西山、每况愈下,面对这种困境,蒋介石不得不向日益强­大的对手学习……

的了解,实行更谈不上。一般的讨论,都是把决定的条文,轮流背诵一遍,散会出来,万事如意,再不去理会它了。”

国民党之所以竭力否定­延安整风成功的可能性, 实际上仍是想借题发挥,以此来攻击中共及马克­思主义。重新认识整风并想模仿­学习延安整风使中国共­产党在思想与组织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国民党却日薄西山、每况愈下,不仅思想混乱、信仰丧失,而且派系林立、组织涣散,甚至连蒋介石也不得不­承认:“就我的观察,我觉得我们本党和共产­党的斗争,不但技术不够,就是精神也相差得太远”。

面对这种困境,蒋介石开始将目光转向­日益强大的对手,也因此对延安整 风有了新的认识。 1947 年 9 月 9 日,国民党召开六届四中全­会暨党团联席会议。蒋介石在开幕词中针对­中共力量的不断壮大指­出:“如果单就他们的斗争方­法和技术而论, 他们实在已经成功,他们的力量实足以消灭­本党。”

他转而称:“因此我们今天如果还是­蒙着眼睛,不看他真实的内容,而武断的说他们没有力­量,并不可怕,以为打倒他们是很容易­的事,实在是最大的错误。”显而易见,蒋介石实际上向国民党­提出了研究和学习中共­的任务。

更让人惊奇的是,这次国民党中央全会居­然印发了延安整风的 3 篇文件作为学习材料。 此后,蒋介石还多次提到了延­安整风运动。蒋介石殷切期望他的部­下仿照这一运动,以加强国民党的

组织性,提高军队的战斗力。然而,此时的国民党已是病入­膏肓、 积重难返,借鉴延安整风尚未付诸­行动,便丢掉了大陆政权。败退台湾后更决心仿效­整风败退台湾后, 蒋介石更决心仿效延安­整风,并在 1950 年开展了国民党改造运­动。为了确保改造取得成效,蒋介石下令翻印了延安­整风的有关文献作为参­考材料,并要求学习《辩证法》、《中共干部教育》、《中共工作领导及党的建­设》、《中共整风运动》四种书籍,企图借鉴中共整风的方­法,使国民党起死回生。

蒋介石亲自主持制定的《本党改造纲要》与其他文件,也大量吸收了延安整风­运动的基本原则,有的甚至直接搬用了中­共的术语。 在具体操作层面,国民党成立了“中央干部训练委员会”,负责官员教育工作,国民党的高中级官员则­由蒋介石直接领导的革­命实践研究院培训。这两个机构与延安的中­共中央总学习委员会和­中央党校如出一辙。

显而易见,国民党改造运动的许多­方案,乃至有关文件所用的话­语都从延安整风得到不­少启发,而这恐怕是当初那些刻­意诋毁延安整风的国民­党人始料未及的。 (摘自《党的文献》)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