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cted Literary Writings

出国后“变得”更爱国

-

据报道,美国《外交政策》调查了名女性和 92 名男性, 他们都是曾经在美国高­等教育机构学习过的中­国公民, 大部分年龄在 18 岁至 29 岁之间,以 岁左右为主。 值得关注的是, 有看法有所改善。出了国的中国人,在更加多元和广阔的文­化视野下, 再回头审视自己出身和­成长的国家体制、社会环境等,将对自己国家的现实产­生更深刻的认识。

外国的月亮未必圆出国­前, 留学生雷希颖对任何维­护国家的言论都嗤之以­鼻。按他的说法, 这是他的 “愤青阶段”。

“在愤青阶段,我对中国的认知基本停­留在对各类信息不加筛­选的接收阶段, 尤其偏爱于美化西方、否定中国类的信息。久而久之,我自然而然地闭塞了双­目,堵住了耳朵,‘消极’ 成为了我精神深处最真­实的写照。”雷希颖说,出国后, 因为看到了西方社会的­现实, 打破了之前对西方社会­的一切偏听偏信和盲目­崇拜的状态,“让我能够强迫自己更冷­静、客观地看待现在的这个­中国。”

出国定居、移民的人,也对此有深深共鸣。“我非但不会劝人不要移­民,我还要鼓励他们移民呢,因为对于移民海外的国­人,我有一个粗略的估计:一出国,就爱国,这个比例至少有 得越多的人,出去后往往转变得越快,因为他们把国外想象得­太好了,他们对欧美的印象是从­电影和广告上看来的,和真实的西方差距太大­了,结果出去后失望者众多。”学者张维为曾在演讲中­表示。

多元视野中确认自我对­于海外华人、中国留学生等群体来说,出国后的他们要在一个­不同于以往的文化环境­中生活下去,文化冲突是必然经历的­一步。 在这个过程中,华人文化是一种相对“弱势”的文化,“中国人”的身份认同就更加明显­了。

另一方面, 出了国的中国人,在更加多元和广阔的文­化视野下,再回头审视自己出身和­成长的国家体制、

社会环境等,将对自己国家的现实都­有更深刻的认识。

“美国的自由和民主主义­容易诱惑年轻人, 但我想即使对此怀有敬­意,也必须时刻保持头脑清­醒。 中国实行美国的民主体­制不现实。 我们还是走自己的路好。”日本学者加藤曾在一篇­文章中这样记录一名留­美中国女生的看法。被偏见激发的情怀所有­的文化都会对其他文化­有不同程度的想象。 当这些想象是负面的,又导致了负面的评价,就构成了偏见。 海外华人遭遇的偏见,往往就可以溯源至这样­的文化心理机制。

不少留学生就反映,很多西方人对中国的印­象还停留在几十年前。“记得有一次去一名韩国­同学家,临走的时候,同学的妈妈让我带上几­块香皂,说 ‘你在中国都没见过这些­吧,这个是用来洗手的,能洗得很干净’。 ”一名叫丁丹的留学生曾­在一次采访中回忆道,这件事让她有了让更多­人了解真实的中国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她也更加客观、理性地去思考中国的一­些问题,少了以往在国内看什么­都不顺眼的偏激。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社会­学系的博士生 HenryChiuH­ail 发现, 很多中国留学生抱怨,美国人对中国情况不了­解,却喜欢对中国的时事发­表带有偏见的言论,造成了双方关系的紧张­和冲突。 在这种情况下,留学生们会变得对祖国­更加认同。 Hail 运用深度访谈的方法,调查了 18 名从中国大陆去美国留­学的学生和助理教授。 受访者普遍表示,到美国之后对中国的认­同感觉更强烈。 这些留学生觉得,美媒总带着有色眼镜看­待中国,美国人视他们为外国人,永远不会完全接受他们。 因此,留学生更迫切地希望看­到中国正面的形象。

说到底,这种变化,也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的体现。Hail 的研究认为,当中国留学生感到中国­遭受西方媒体和抗议人­士的攻击或者自然灾难­的伤害时,就会激发他们对中国的­忠诚和情感联系。

(摘自《廉政瞭望》 阎半刀/文)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