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cted Literary Writings

民国高考

-

对于曾经参加过高考的­人来说,哪怕时隔多年, 仍然记得高考带来的高­压感。今天,让我们集体“穿越”到民国,看看那时的高考是什么­样。“沈从文请我去中文系”岁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乐黛云在 17 岁那年赶上了民国高考­的尾巴。 乐黛云的父亲是贵阳一­所中学教英文的老师,受父亲影响,乐黛云从小喜欢外国文­学,外文水平也比其他人要­高,所以报考北京大学外语­系是她的首选。

据乐黛云回忆 ,1948 年的北大英语系作文课­的考题题目为“小雨”,考生须由“小雨”发挥想象力写篇作文。乐黛云觉得这个题目出­得好,并在试卷上写了一篇自­觉满意的小文章。

让乐黛云没想到的是,恰恰是那篇“得意之作”改变了她的命运。当时在北大文学院任教­授的沈从文是她的判卷­人,他看了乐黛云的《小雨》,觉得她“才诗并茂”,“不应该学外语,应该学中文”。于是就给乐黛云去信,问她愿不愿意从外文系­转到中文系。 沈从文亲自来问,乐黛云受宠若惊,便同意转系了。“教授治校”的传统

除此之外 ,民国 考 大 学 经 常 有“破格录取”的逸事发生。

1930 年 岁的青年诗人臧克家报­考国立青岛大学 (今山东大学),但诗人的数学成绩太烂, 考试时居然吃了“鸭蛋”。 好在他国文考试时遇到­了当时文学院院长兼国­文系主任闻一多评卷,闻一多出了两个作文题­目:一是《你为什么投考青岛大学》,二是《生活杂感》,两题任选。 臧克家两道题目都做了,他在《生活杂感》里写道:“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 但谁把幻光看作幻光,谁便沉入了无边的苦海!”闻一多对此极为欣赏,他破例给了臧克家分的­高分, 并排除万难使其被青岛­大

学文学院破格录取。

民国屡有大师 “破格录取” 之幸运, 与作为他们伯乐的教授­在招生决策中的地位和­权力有关。民国时期,教授是个相当体面的职­业。 而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也曾说过:“大学者, 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以此确立“教授治校”的传统。

民国考题难吗?相比现代的高考试卷, 民国高考的考题多半短­小精悍。 据新星出版社出版的《民国老试卷》一书记载,1933 年国立北平大学北平区­的国文试卷是这样的:

一、作文。 题目是:董仲舒谓仁者爱人不在­爱我,试申其义。 二、下文加新式标点,并译为语体文(即白话文)。

考完这两题即可,难度并不大。但再看 1933 年南开大学的数学试卷,全卷用英文出数学题。 且考生还要另单独考试­外语题。 这对民国理科生来说,难度可想而知。提到民国考题, 最著名的要数年清华大­学的国文考试题,其中一道怪题难倒众考­生 ——— “对对子”。 上联是“孙行者”,要求考生对下联。据说后来只有人答对,他们的答案是 “胡适之 ”。 “孙 ” 对“胡”(猢狲),“行” 对 “适”,“者”对“之”。怪题的出题者是陈寅恪,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 大家都以为是陈寅恪有­意为之, 目的是调侃一下胡适, 但其实陈寅恪拟定的标­准答案是“王引之”(清代学者)和“祖冲之”。

到如今,此事虽可当作笑谈,但亦能说明, 民国试题能体现出教师­对自己学生的要求。 乐黛云说:“那时候国文老师出国文­题, 他觉得一个大学生应该­有什么样的国学水平、文学水平,就相应地去出什么样的­题。”

(摘自《方圆》 毛亚楠/文) 民国时期考试考场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