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cted Literary Writings

连续参加八年高考的“

-

“兵王”本不叫兵王,而是叫王兵。他因为考大学连续复读­了八年, 时间堪比抗战,所以在最后一年的时候,他终于得到了一个绰号—— — “兵王”。

作为长期奋战在高考第­一线的中坚力量,王兵的学习能力不容置­疑,对于历年历届的高考试­卷出题类型烂熟于心,甚至能够通过一道大题,准确地估算出当时出题­老师的心理状态。 经他点拨过的学弟学妹­们, 考上清华北大复旦同济­的兼而有之。 但不知道是因为命里缺­啥还是因为受过什么诅­咒,王兵每次高考临场发挥­都不好,年年名落孙山。

那些从我们学校考出去­的学弟学妹大学毕业后,有的回了本校当老师,在课堂上见了他都得肃­然起敬, 客客气气地叫一声“兵哥”。

后来听老师说过, 因为有王兵的存在, 我们学校的高考升学率­至少提高了五个百分点。

然后,在我高考那一届,王兵也终于迎来了人生­中的最神圣一刻———第八次高考。 在考前,王兵已经给我们做过预­测:“这一次高考出题难度分­布很不均匀,英语特别难,数学相对简单,历史和政治都保持着往­年水准, 语文的最后一道作文肯­定是跟国家的素质教育­制度有关。”

等到考卷发下来后, 我们才愕然发现,果然一切皆如王兵所料。 以至于出了考场后我们­还相互感慨道:“家有 一老,如有一宝。”

第八次高考结束后, 王兵自觉发挥得不错, 便跑到我的班主任赵书­娟的家里,说:“娟,这一次我肯定灵了,过一本线没问题! 你等着我,等我大学毕业回来就娶­你!”

赵书娟是王兵的初恋女­友, 王兵人生中的第一次高­考结束后, 赵书娟考上了,他落榜了。

赵书娟临走的时候鼓励­王兵道: “阿兵,别灰心,别丧气,我在大学校园里等着你。”

然后,等赵书娟大学毕业了,王兵都没考上。

后来,赵书娟研究生毕业了,王兵也没考上。

再后来, 赵书娟到我们学校当老­师了,王兵还是没考上。

在王兵第三次高考失利­的那一年,赵书娟就已经宣布了和­他分手,但王兵一直没有答应过。 赵书娟教王兵那个班级­数学, 每次赵书娟在讲台上讲­课的时候,王兵都会用最火热、最深情的目光一直盯着­她, 弄得她浑身不自在。

然后, 王兵人生中的第八次高­考终于如约而至了。 在放榜那天,他依然名落孙山。

就在我们以为王兵一定­会复读第九年的时候,他却忽然放弃了。 王兵只身南下,去了深圳,从学生一步变成了打工­仔。

那些年,他在深 很苦, 过摆过摊,还在富士康干过。 历过八年高考的人,心理素质绝非一般人可­比。

王兵在深圳工地上干活­的时候,包工头去视察工作, 带着自己当时还在读高­二的孩子。 那孩子窝在工地上的临­时办公室里做数学题。 王兵拿着一份建筑材料­清单去找包工头签字,看了一眼正在抓耳挠腮­愁眉苦脸的孩子,又扫了一眼他手边的那­道试题,随口说道:“错了,方程不对。”

孩子不耐烦地抬起头看­着他:“你会?”

王兵啥也没说,拿起笔,飞快地在下面写了一个­公式, 把题给解了。 然后, 他淡淡地说道:“这道题还有三种解答方­式,你知道吗?”

包工头霍然而起, 惊声问道:“你到底是什么人?”

“兵王”微微一笑道:“我叫王兵。但是在高中里,他们都叫我‘兵王’。 ”

当夜, 包工头随即聘用王兵为­自己孩子的辅导教师。 一年之后, 孩子经过王兵的悉心培­养,被一所名校录取。包工头心花怒放, 同时看到了巨大商机,他拿出了一部分资金,和王兵合作,搞了一家“兵王高考实战基地”,专门辅导高二至高三即­将参加高考的孩子。 实力决定一切, 很快,

澳大利亚科学界的最高­荣誉、一年一度的澳大利亚总­理科学奖近日揭晓。在堪培拉国会大厦举行­的颁奖典礼上,首次同时有两位华人科­学家领奖。其中之一是现就职于昆­士兰大学的杨剑, 他获得今年的弗兰克·芬纳年度生命科学家奖。

作为统计遗传学家,杨剑创建了先进的统计­学方法,可以用来破解复杂的人­类基因组, 分析基因的变异,揭示疾病背后的遗传因­素,帮助人们开发新药以及­预测基因风险。

杨剑 1981 年 12 月出生于浙江乐清,自小聪明淘气的杨剑也­曾为学习苦恼过。 直到上高中后,他才改变学习态度, 变被动为主动, 最终在

年以全校理科第一名的­成绩考上浙江大学生物­科学系。

升入大学后,杨剑认识到自己与其他­同学存在差距,继续保持着自己高中阶­段主动学习的热情。

大学三年级时,他开始对统计遗传学产­生了浓厚兴趣。 本科毕业后,他被保送到浙江大学农­学系,实现硕博连读。

他博士学位的专业是作­物学, 主要研究方向是运用遗­传学、 统计学和计算机科学三­个学科的交叉技术,研究农作物产量、品质和抗病等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机理。

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使得杨剑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了 10余篇论文。

2008 年博士毕业以后, 杨剑远赴澳大利亚昆士­兰医学研究所开始他的­博士后研究工作。 这之后,虽然他的方向从农学转­向了与健康有关的生物­医学, 但使用了同样的统计学­方法。

杨剑表示, 这次获奖与浙江大学多­年的培养息息相关。“我从小学到博士的学业­都是在国内完成的, 这次获奖是对中国基础­教育和大学教育的一种­肯定。”他说。

9 年前, 因受一位澳大利亚教授­的赏识,杨剑来到这里学习。 在此期间,凭借个人的努力取得了­傲人成绩, 但他目前仍保留着中国­国籍。

“我心中一直有个声音,不会在澳大利亚呆一辈­子,将来一定会回国继续科­研工作。”他说。

经过多年努力, 他已晋升为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教授, 同时任该校统计基因组­学实验室主任。 (摘自《科技日报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