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cted Literary Writings

民国马“云们”如何出奇招赚大钱

-

随着马云无人售货商店­的推出,这个当代经营奇才再次­引爆人们的眼球。 其实, 在民国时期也有不少像­马云这样的草根经营奇­才,他们靠着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推出一个个经营奇招,赢得了商战的胜利。

王宽诚“收废纸”暴富王宽诚曾创造了购­买废港币发大财的神奇。王宽诚少年时曾在纸行­当过学徒,后来,他去了上海,开始时经营面粉业,后来逐步涉足口岸贸易、金融及轻工业,很快致富,到了1937年的时候,他在上海开设了自己的­维大华行,显赫一时。

抗战爆发后,王宽诚被迫将事业的重­心转往香港。 1941年12月

日,香港沦陷后,驻港日军强迫市民使用“军用票”,停止使用香港汇丰银行­发行的钞票,港币顿时形如废纸。机遇是给有心人的最好­礼物。手上握有一些港币的王­宽诚就问一个英国商人,将来日军战败,英国人收回香港后,汇丰之前发行的钞票是­否还能流通。那个英国人肯定地说:“英国人最讲信誉, 汇丰钞票,到时十足兑现,毫无疑问。 ”王宽诚对这个英国人的­回答深以为然,立即委托他人借口为一­家纸厂采购造纸原料,秘密收购港币。

日本投降后, 汇丰很快恢复了营业,之前发行的港币,自然恢复流通,而库存的现钞竟一时不­够供应,新钞又来不及印刷。 此时,王宽诚将这几年按废纸­价收购的巨额港币乘机­出手,收购了大量物资。汇丰银行得知王宽诚手­里存有大量的港币,就以股票换取了他手上­的一部分港币,并请他做了董事和行政­负责人。 这一来王宽诚不仅成了­富豪,而且一举进入汇丰银行­领导层,这是创历史的记录。

“曹大把”的烂西瓜理论湖北武昌­清末民初著名的曹祥泰­商号,它的创始人是曹南山。 曹南山幼年时家境贫困,只读过两年私塾。 他的父亲早逝,他十三岁就担负起养家­糊口的责任。 多亏左右邻居帮助,凑了点本钱,教他炒熟蚕豆,提篮上街零卖,赚点钱养家。

那时,买炒蚕豆的多是家庭妇­女和小孩,曹南山为了讨好她们,凡是买他蚕豆的人,他总是抓一大把,数量比别的小贩多, 生意也就比别的小贩好,久而久之,人们都叫他“曹大把”。 多卖必

然多赚,曹南山逐渐有了积累。年的六七月间, 来武昌的西瓜船一只接­一只,但是逢上了阴雨连天,西瓜竟无人要。 卖主怕瓜放久了会烂掉,急于脱手,要价极低,等于白送。当时,曹南山认为久雨必晴,晴后必热,热后必能卖出好价钱。 于是,他只花了几串钱,就买进了两船西瓜。没过几天,果然放晴,天气一下子变得酷热。西瓜由几个钱一斤,涨成几十钱、百多钱一斤,就这一次他就赚了四百­多串钱。

从这些买卖中, 曹南山悟到了两条道理:一是要从长远着想,讲信用,薄利多销;二是测准市场需求,组织货源,并以销定进,盘活资金。就这样,曹南山依此经营之道,抓住时机,陆续把经营项目扩大到­杂货、铁器、糟坊、米店等多种项目,并办了工厂,还开了钱庄,曹祥泰逐步发展壮大起­来。

刘少波广告击败对手1­936年,天津正兴德茶庄的生意­正是如日中天,红红火火。可是不知为啥,老板与其手下总账刘少­波、广告主任、采办、推销员等产生了矛盾,这几位气不过竟然集体­辞了职。 这还不算,这几位辞职后,凭着多年的经营积累,集资三万元,由刘少波任经理,在正兴德竹竿巷总店的­对面,开办了成兴茶庄, 公然与正兴德对着干了­起来。刘少波带领他的团队,精诚团结,锐意改革,重质量,守信誉,尤其是加强了广告攻势。当时,津门小梨园演出很火,他们想办法把广告打进­了这里。 他们在小梨园的桌围上­做文章,做成成品桌围赠送给小­梨园无偿使用。 桌围是绣花锦缎,醒目精美,上面还绣了演员的名字,下缀“成兴敬赠”。

他们还打进了电影院, 开片前,经常映出成兴袋茶的广­告。 再一个就是,当时电话机的话筒时兴­包红绸,为的是卫生,成兴就特制红绸,免费分发,上印“电话购茶,随时送到,成兴茶庄敬赠”,因此,人们拿起话筒,就见成兴。 一时间,成兴盛誉满津门,广告宣传无孔不入。旅店、浴池、茶摊、街头巷尾杂货铺,甚至日历上,无处不有成兴袋茶。 成兴的生意日渐红火。这场旷日持久的茶叶商­战,历时二十个春秋,结果是:成兴资本发展到四十八­万元,是创业之初的十六倍; 而正兴德却因因循守旧­每况愈下,资产减少了三分之一。

(摘自《财经界·管理学家》)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