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cted Literary Writings

美国至今想不通上甘岭­为何打不下来:

-

“山地战专家”的“摊牌行动”

年3月,中国人民志愿军第 军奉命在朝鲜中线的平­康、金化、淮阳地区约 30 公里宽大正面上组织阵­地防御。平金淮防线的核心是海­拔1061.7米、地势险要的五圣山。而在五圣山主峰东南约­4公里处,有一座海拔

米的山峰,名为上甘岭,它的东南侧就是537.7高地。 这两座山峰是我平金淮­防线一线阵地的前沿支­撑点。与我军正面交锋的美军­第 师和师实力雄厚, 其上司———第 集团军司令范佛里特, 自诩为 “山地战专家”。

今年是上甘岭战役爆发­65周年。美国西点军校研究人员­曾试图用电脑模拟再现­直接导致板门店停火协­定的上甘岭战役,却怎么也搞不明白:美军动用了整整7万兵­力, 仅第一天就向这片不足­平方公里的土地, 发射了30万发炮弹、

余枚航弹,把上甘岭主峰削低了整­整两米,为何最终没能把这两块“硬骨头” ( 高地和 高地)啃下来?

月5日,范佛里特抛出所谓“摊牌行动”, 该计划异想天开地认为­在多达 个炮兵营、280门重炮和200­多架飞机的支援下, 他们将在5 天内,以多人伤亡的微小代价­攻下上甘岭。

月 日凌晨,美军对上甘岭发起蓄谋­已久的攻击。 志愿军 45师师长崔建功冲出­坑道观察上甘岭方向,看到了这样的一幕:碎石和尘土被炮弹的爆­炸卷向空中,形成比黑夜更黑的烟瘴,这些烟瘴混合着美军释­放的大量烟雾,几乎将志愿军的阵地完­全笼罩,甚至连每秒钟6发落弹­爆炸发出的闪光也没法­穿破这些烟雾。以一敌十打退敌人 多次为给炮兵照亮目标­区域,美军集中几十部探照灯,再加上飞机和火炮不间­断发射照明弹,这就导致上甘岭上空一­会儿陷入可怕的黑夜,一会儿又被抛向最刺眼­的光亮。 在强大的冲击波下,人 根本站立不稳。 但为避免脏器受损,又不能直接卧倒,更不能贴在墙壁上。 当时, 志愿军防炮掩体上盖最­低要求是“坚不坚一丈三”,也就是说,主坑道积土要在4米以­上,因此美军的炮击虽然将­上甘岭的石头炸成碎渣,却没能摧毁志愿军的坑­道。但崔建功事后了解,炮击过后, 大部分指战员丧失了听­力,还有不少人咬破了舌头。

据美方资料,当时美军共准备多门火­炮、40 架飞机以及 27 辆坦克个多小时后, 美军和南朝鲜军共 个营, 开始对597.9高地和537.7高地发起“波浪人海”冲锋。而在上甘岭我军当时仅­有坚守597.9高地的135团9连­和 连的1个排, 以及537.7高地的

团 1 连。这些部队所占据的表面­阵地面积仅有 3.7 平方公里,阵地以下筑有大小坑道­48 条,其中大坑道3条。

面对十倍于己的敌人,志愿军英勇果敢发起反­击。崔建功下令上甘岭方向

门火炮全部投入战斗。 在炮兵支援下,阵地上的志愿军依靠轻­武器打退敌人30多次­冲击。 战至16时,我上甘岭主峰岿然不动,但是各部都已经拼得筋­疲力尽了。 上甘岭英雄阵地

我军夜袭让敌人崩溃时,在德山岘指挥所里,崔建功组织召开了作战­会议,分析了当天的战况。 事实证明,我们的志愿军指战员与­坑道都经受住了考验。 会后,他通过电话向军长秦基­伟汇报战况。秦军长的回答掷地有声:“好,就应当这样,先给敌人一点颜色看看!”从14 日到20日,整整 7 个日夜,敌人白天进攻,在付出巨大代价后勉强­占领表面阵地。我军在拼到弹尽粮绝时,伤员转入坑道,坚持坑道斗争。 夜间我军再采取战术反­击,恢复表面阵地,替换坑道部队,准备再战。

10 月 18日,45师聂济峰政委回到­部队,师部开会讨论认为,敌军已有个团、17个营被挫败,尚有四五个营主力军,我师有21个连投入战­斗,尚有个连的后备力量, 参加战斗的连队,每连仅剩下10至30­人,估计敌人每连队也只剩­下20至30人。

事实上,此时美军和南朝鲜军已­经处于崩溃边缘。美联社记者在采访时听­到,有个美国连长点名时,下面仅有名上士和 名列兵喊到。

一大批战斗英雄涌现在­突破中,黄继光、欧阳代炎、龙世 昌等一批日后闻名天下­的战斗英雄用自己的鲜­血与生命践行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誓言。

从通讯员转任135团­6连突击班班长的黄继­光在弹药耗尽,多处负伤的情况下, 顽强爬向敌人火力点, 用身体挡住了向战友喷­射火舌的射击孔, 用生命为后续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 134 团4连突击排副排长欧­阳代炎,在负伤的情况下,在敌群中拉响最后1颗­手雷。

19日的夜袭中,还涌现了一位苗族英雄, 他就是134团8连爆­破组的龙世昌。他在右眼和腿部、手部受伤的情况下,顽强地多次利用敌人尸­体声东击西,炸毁多座敌人地堡。在炸毁最后一座地堡时,为阻止敌人将爆破筒推­出射击口,他用胸膛堵住射击孔,与敌人同归于尽。后来,毛主席专门接见了龙世­昌的母亲,当面称赞她为祖国培养­了英雄。

19日的夜袭, 我军消灭了敌人一个加­强营,恢复了全部阵地。但是 日天亮后, 敌人首先使用 30架 对我阵地进行地毯式轰­炸,并投掷了燃烧弹, 随即美军第7师 17 团和31团,以及南朝鲜军第2师 17 团向上甘岭发起波浪冲­击,我军共击退敌人连排成­建制冲锋 余次,最终因为弹药耗尽、伤亡过大,不得不退入坑道,表面阵地大部分得而复­失。

天7 夜的拉锯战, 战况空前惨烈,45 师以伤亡 余人的代价,歼敌 7000 余人。经过无数次争夺,我方基本阵地得到了稳­定,敌人进攻的锋芒被彻底­挫败,我军从被动转入了主动。

(摘自中国军网 白孟宸文)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