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cted Literary Writings

岁“碰瓷”少年的背后推手

-

度,整个身子扑了出去,皮破了,血和泥巴混在一起,他抱着身体大叫起来。

这是父母教给他的, “没那么严重也要装得很­严重,才能多要钱。 ”去年8月,小金第一次“碰瓷”,小金兄妹在派出

他们选择了离家不远的­地所吃饭。 图片由福明

方, 讹了三轮车夫派出所提­供

元。他一点儿也不想参与“碰瓷”。可家里,妈妈对自己骂骂咧咧:“你不去的话就不要上学­了, 去学校把你的学费要回­来。 ”

妈妈也会哭着说:“家里饭都吃不起了,怎么办啊? ”

可他还是不愿意“碰瓷”,这个个头越蹿越高的少­年很清楚,“‘碰瓷’ 是不对的”。

父亲卢勇听到这话,冲上来甩手就是一个耳­光。 小金个头1米7,快赶上父亲了,体重却不到100斤。 他被扇得直踉跄。 他委屈地大哭起来:“我又没错,你凭什么打我? 我读书不好,你们教我不就行了吗? ”回应他的是一个碗摔在­地上四分五裂的声音。

卢勇说:“不让他‘碰瓷’,这个家就没钱吃饭, 太穷太穷了”。 这两年环保抓得紧,卢勇打工的五金厂也关­停了,四十出头的他只能做零­散的活儿,被各个工地召唤。 新工作不好找,没了稳定的收入,自己就这么“思想变坏了,走上了歪路”。

他盯上了亲生儿子。 最开始,儿子 父母策划的“生意”

14岁的小金从正在行­驶的三轮车上摔了下去, 一头撞上了地面。 漆黑一片的隧道里,他抱着自己的头, 哇哇地叫喊起来。 当时,他蜷缩在地上,看着父母围在自己身边,指指点点, 又大声和一瘸一拐的三­轮车夫嚷嚷。 平日里在五金厂干脏活­的父母气势汹汹, 这些三轮车夫多是中老­年残疾人,没有载客营运证,最怕的就是事故和报警。 赔偿谈妥了,小金颤抖着站了起来。 这一次“碰瓷”算是“成功”了。这个14岁少年的腿、手臂、背和后脑勺留着结痂的­新旧不一的痕迹,有的是在台州留下的,有的是在宁波。从去年8月到今年10­月, 小金卷进了父母策划的­这门 “碰瓷生意”。 这对从四川山区来到浙­江务工的夫妻, 带着一双儿女,奔波于浙江多地,一次次地强迫儿子在三­轮车拐弯或快速行驶时­摔出。

“小孩子摔了才可能骗到­钱。”母亲文丽说。直到被警方抓获时,他们已作案近 次,涉案金额上万元。你们真的把我当儿子、当人看吗?路是坑坑洼洼的,小金没掌握好力 怯生生地跟他说:“爸爸,我们做两次就不做了好­不好? ”他“心疼”满身是伤的儿子,也想着“做几次钱挣够就算了”。可是后来,他发现孩子“没怎么呕吐也没怎么出­血啊, 医生也说不是很严重啊”。

与此同时, 他的钱包鼓起来了,每次“碰瓷”的收入从几百元一点点­涨到了几千元。

在审讯室里, 再一次回忆这些细节,卢勇说:“我惭愧,我没脸见人。 ”

“他们上瘾了。 ”小金说,父母就像是吸毒一般,到后来,父母强迫自己的手段越­来越粗暴, 连借口和理由都懒得找­了,自己每一次抗争,换来的只会是耳光和砸­在地上的锅碗瓢盆。

“‘碰瓷’来钱太容易,太快了。” 母亲文丽坦承, 没有任何工作能与之相­比。 唯一会抗议的是儿子。 一次,这个只会默默抚摸伤口­的少年爆发了,冲着父母大哭,“我又不是铁,怎么摔都摔不疼, 你们真的把我当儿子、 当人看吗? ”

缺德父母胃口越来越大­有一次,在宁波“碰瓷”,小金摔下车后, 有小儿麻痹症的三轮车­夫陈烈鸣摇摇晃晃地走­过来, 摸了摸他的后脑勺,把他送进医院。 宁波市第二医院出具的­诊断报告显示,小金枕骨骨折。他的后脑勺肿了一个大­包。

医生建议 “留院观察”,59岁的陈烈鸣也慌了,生怕孩子落下病根。 可孩子父母很淡定地说:“孩子的爷爷刚死了,我们着急要去奔丧。 ”

双方达成一次性赔偿协­议,三轮车夫搭上了400­0元。一旁的小金觉得“很悲哀”———将自己一手养大的爷爷,已去世好几年了。

小金越来越怕自己的父­母。 他不断想起摔下一瞬间­天旋地转的感觉,想起老人零零碎碎凑起­来的赔偿款,

元,50元,20元, 钞票都是皱巴巴的。 临海太小了,“碰瓷”了几次,他们就被当地交警认出。那时,小金还一度以为这场噩­梦即将结束了。 这个少年从未想过, 噩梦似乎永远没有醒来­的时刻。 父母果断决定转战,每个周末,他们一家踏上不同的交­通工具,大巴、中巴、火车。 他从不关心目的地,也无心看窗外的风景, 从始至终自己的任务只­有一个———坐上三轮车,再摔下去,“碰瓷”。小金冷眼看着父母开口­要价从元飙升到800­0元,“碰瓷”的次数也从一个月一两­次变成了每周一次。

他想到了“跑”———趁父母休息,偷出了户口簿和930­元钱,一路飞奔逃出了家门。最后坐大巴回宜宾老家。但父亲又将他骗了回来,他又试图逃跑了三次,但都失败了。

蒋老师不仅担任小金班­级的语文老师, 也是学校主管德育的副­校长。他认为,小金自幼留守,童年缺失父母陪伴,的确有一些留守儿童的­通病,但都可以改正、教育,父母绝不该放弃、忽视孩子,更不能因此胁迫孩子犯­罪。(摘自《中国青年报》 袁贻辰文)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