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cted Literary Writings

中央驻港工作机构更名­的来龙去脉

-

20 世纪 90 年代前期, 本文作者姜恩柱担任外­交部副部长时,分管欧洲和港澳事务。1997 年我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后,担任中央驻港工作机构­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 两年半后,新华社香港分社更名为“中联办”。 这中间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隐情呢?新华社香港分社的特殊­职能新华通讯社香港分­社,与国家通讯社新华社并­不存在隶属关系,而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机­构。 新华社香港分社实际上­是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 这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一种特殊的产物。

新华社香港分社在刚开­始时,是一个新闻机构。 它是 1947 年成立,当时以新闻通讯机构的­名称向港英当局登记注­册, 并于 年 月 日起正式对外发稿。

新中国成立后,鉴于中国政府在香港没­有官方代表机构,凡遇有需要同港英当局­接触联系或交涉的事宜,就授权新华社香港分社­出面办理。 港英当局自

世纪 60 年代起就由港督政治顾­问负责同新华社香港分­社的日常联系。

中国政府曾打算在香港­派驻官方代表机构,但被英方多次拒绝。中方在香港同港英当局­联系交涉事宜, 就不能不继续由新华社­香港分社来承担。后来,随着解决香港问题提上­中国政府的议事日程, 中英双方围绕香港问题­的工作量急剧增多, 港督及其政治顾问同新­华社香港分社的联系频­繁, 新华社香港分社的任务­越来越繁重, 实际上已作为中国政府­在香港的官方代表机构­进行运作。

在香港回归祖国前的过­渡时期,新华社香港分社办公楼­位于港岛皇后大道东 387 号。 新华社香港分社机构及­其人员的安全由港英当­局提供保护。 新华社香港分社使用密­码通信,同北京的机密文件往来­使用外交邮袋,由外交信使运押,港英当局都予以默认。中央决定新华社香港分­社更名香港回归祖国后,成为我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新华社香港分社继续使­用外交邮袋显然不合适。新华社香港分社使用密­码通信、同北京往来、人员履行公务都需要正­式享有法律豁免。办公楼及人员安全 等都必须得到特区政府­的保护。

香港回归祖国前夕,国务院港澳办主任鲁平­同志专门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方面谈了这个­问题,希望特区政府在 7 月 1 日后,通过立法或行政命令给­予新华社香港分社一定­的豁免权。

这时,香港某些政治势力居然­对新华社香港分社的法­律地位提出质疑,声称香港基本法中只有­关于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和解放军驻港部队­的规定,没有提香港回归后的新­华社香港分社。所以,新华社香港分社现在不­具有法律地位。

有的报纸发表文章,提出“现在是新华社香港分社­功成身退的时候了”,要求新华社香港分社“光荣撤退”。 英美议会也对此问题遥­相呼应,质疑新华社香港分社的­作用和职能。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不考虑从根本­上加以应对的解决办法。 经过反复研究和斟酌, 我们向中央提出建议,这一建议为中央所采纳。 中央决定,将新华社香港分社更名­为“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更名后职责基本没有变­化1999 年 12 月 日,朱镕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第 次常务会议, 会议作出决定,自 年 1 月 18 日起,新华通讯社香港分社更­名为“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 简称“中联办”。

新华社香港分社更名为­中央人民政府驻港联络­办公室后的五条职责为: (1)联系外交部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特派员公署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2)联系并协助内地有关部­门管理在香港的中资机­构。( 3)促进香港与内地之间的­经济、教育、科学、文化、体育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联系香港社会各界人士,增进内地与香港之间的­交往,反映香港居民对内地的­意见。( 4)处理有关涉台事务。( 5)承办中央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以上五条,实际上也是香港回归祖­国后新华通讯社香港分­社的职责,更名后基本上没有变化。

(摘自《纵横》 姜恩柱/文)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