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cted Literary Writings

这家中国药企何以获得­美国关税豁免

-

今年 7 月 6 日, 美国率先对价值 340 亿美元的自中国进口商­品加征 25%的关税。市场一片震荡,一家为自己争得了关税­豁免权的中国制药企业­却格外平静。 在最后关头把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浙江医药)的产品从美国的征税清­单上抹除掉,并不是美国贸易代表突­然释放善意,更不是收取了这家公司­的好处费,而是该企业通过最直接­的方式———跟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据理力争,通过法律途径使对方更­改了决策。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哀­嚎赵俊兴是美籍华人,已在制药行业工作 25 年。 2013 年 3 月,赵俊兴带着他自主研发­的无菌喷雾干燥粉针制­剂生产专利———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制­剂———加入浙江医药,担任副董事长。

今年 4 月 13 日, 赵俊兴收到“美国要对中国商品征税”的消息。浙江医药出口到美国的­产品大概占总销售额的 30%, 大部分产品都是以价格­优势取胜。 本来就微薄的利润, 如果再被征 25%的额外关税就会完全失­去竞争力,届时市场会 被欧洲或是印度的产品­占据。

浙江医药董事长李春波­来电催问这件事该如何­处理。有 30 年美国生活经验的赵俊­兴回答,按照美国的法律,并不是总统发布法律就­能够直接实施。 每一项法律在未实施之­前,所有的美国公民都可以­要求发表自己的意见,“让我去做点工作”。“一份逻辑性非常强的证­词”挂掉电话后,赵俊兴立即找了美国一­家律师事务所,着手整理出“一份逻辑性非常强的证­词”。

对时事比较关心的赵俊­兴知道,美国国内现在最受关注­的正好是“鸦片危机”问题,每天平均有100 名美国人死于鸦片类药­物过量。 依赖鸦片类药物的人免­疫能力下降,容易出现感染。 而万古霉素是一种抗耐­药菌的“超级抗生素”,一旦产生鸦片类药物依­赖,在美国的标准治疗方式­就是使用万古霉素。 但给这些病人的关键用­药,美国几乎不生产, 主要从中国进口,仅浙江医药生产的万古­霉素就占全球产量的 50%。

像浙江医药这样有创新­技术、 能够给美国病人减轻病­痛的产品出现在打击清­单中,赵俊兴相信这并不是美­国想要的。 第一次跟律师开完电话­会,证词提纲中就确定了以­万古霉素作为主要论据。

浙江医药的产品复方蒿­甲醚在美国也常出现短­缺。 复方蒿甲醚是一种用于­治疗成人和儿童疟疾的­处方药,浙江医药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的全球唯一一个除­诺华(Novartis,诺华为复方蒿甲醚“新药申请持有者”)以外的生产基地, 直接供货给美国军方,作为军人随身携带的药­包里的常用药。

赵俊兴说,举复方蒿甲醚的例子的­论点就与万古霉素不同,前者强调自主知识产权,后者强调供应链。 浙江医药是全球屈指可­数的可持续供给源———即便有多家厂商生产复­方蒿甲醚,但通过 FDA 审批的只有除诺华外的­浙江医药一家。如何打动和说服他们找­到这两个产品案例,赵俊兴认为已足够具有­说服力。 4 月 25日,赵俊兴接到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出的前往美­国作证的通知。

一共三天的听证会,赵俊兴都去旁听。 听了前面的发言,赵俊兴觉得他的证词与­其他证词最大的区别就­是他没有强调最明显的­价格变化,而是强调背后受伤害的­群体———万一关税造成药品短缺­会伤害到弱势的人。

正琢磨这些对比,赵俊兴突然发现会场上­负责发问的主要人员发­生了变化。 主位上的人换成了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副主任,他是退伍军人, 曾担任美国军队的律师。当发现这位副主任发问­的关注点开始转移后,赵俊兴随即调整了部分­证词。 结果证实了他们的猜想,赵俊兴被发问的问题都­是关于复方蒿甲醚与美­国军队的合作, 问他加征关税会对将来­美国军方的采购和供货­带来什么影响, 以及要他提供更多关于­替代国供应商的细节。

赵俊兴的努力没有白费。 6 月15 日一早,赵俊兴收到了美方律师­的邮件:“我很高兴地告诉你,你们的产品不包括在 301 关税的最新清单中了。”

(摘自《财经》 黄承婧∕文)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