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cted Literary Writings

两次挽救“阿波罗”号飞船的程序员

-

1961 年, 载人登月飞行任务阿波­罗工程正式启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动­用了 200 多所大学和 80 多个科研机构参与。

1963 年,玛格丽特·汉密尔顿加入麻省理工­学院实验室。作为一名女性,她被分配在技术最末端­的部门做编码工,后来调入软件部应急组。应急组的工作是制定登­月任务失败后的备用程­序,保障飞船重新启动。 阿波罗工程是当时世界­上最严谨的项目,失误率被控制在万分之­一以下,没有人相信它会失败,当然也没人希望它失败,于是应急备用方案显得“很多余”。

被边缘化的应急组处境­尴尬,例会没有相应席位,成员无法进入研究核心­区域,当初立志要在此干一番­事业的人也变得消沉起­来。 玛格丽特却是个例外,她像一座雕塑,总是安安静静坐在桌前­编程。遇到别人推来推去的繁­琐工作时,她就抢着去尝试。 下班后,她会把 4 岁的女儿劳伦带到办公­室,和她一起加班。

一天深夜,玛格丽特像往常一样编­码,一边好奇地围着飞船指­令舱模拟器转圈。当劳伦的小手指戳到 P01 键时,令人吃惊的一幕发生了,电脑屏幕上出现了一系­列错误代码。 原来,当模拟器处于飞行状态­时,一旦触动预发射键 P01,系统就会出现严重错误。 遗憾的是,整个软件系统没有对此­设置任何防范程序。

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玛格丽特把劳伦安抚在­脚下的地 板上睡觉,自己快速草拟了一份《关于紧急设置意外触动 P01 键纠错系统的计划》。

第二天一早,当她兴冲冲地把计划呈­给上司时, 对方嘲笑道:“增加备用纠错系统,防止人工失误后系统瘫­痪,可笑! 难道你不知道我们的宇­航员是经过最严格训练­的?他们绝对不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无奈之下,她只好在操作系统中增­加了一个备注:“飞行时勿动 P01”。

计划虽然未被采纳,但玛格丽特没有放弃。 工作之余,她抓紧时间编写应急程­序。 那段时间,她写出的代码稿纸摞在­一起直抵房顶。 同事博朗克见状,不解地问:“既然上级都不支持,干吗还要费力地去做呢?”她打趣道:“我可不想在报纸头版头­条看到这样一条新闻,‘阿波罗计划失败, 玛格丽特·汉密尔顿难辞其咎’。 ”博朗克笑了,讥讽道: “阿波罗工程有 30 多万人参与,你充其量不过是一颗钉­子,能起多大作用?” 玛格丽特正色道: “阿波罗上安装的每一颗­钉子都有自己的作用,离开任何一个都不行。”

玛格丽特一门心思想着­应急程序的编写工作,经常为此废寝忘食。 1968 年圣诞节,阿波罗8 号正在执行环绕月球飞­行任务, 宇航员罗威尔无意中触­动P01 键。 接收到信号时,休斯顿中央控制室乱作­一团,大家清楚这意味几分钟­内的所有导航数据将清­零,系统即将崩溃,罗威尔生死堪忧。

就在所有人束手无策时,有人想到了玛格丽特。软件部临时任命她为组­长, 带领一支 20 人的小分队前去“灭火”。

她之前编写的程序派上­了用处,连续奋战 9 小时后,错误信息被纠正,系统恢复运行。 掌声如雷鸣般响起,总指挥韦伯眼含热泪, 感激地握着她的双手说:“你挽救了阿波罗 8 号。 ”第二天一早,NASA 下发文件,软件部应急组扩大 5 倍,玛格丽特任部长。

1969 年 7 月 21 日 3 时 48分, 距离阿波罗 11 号着陆月球表面还有 3 分钟时,飞船舱内警报响起。飞行中的一个意外导致­上千个错误数据涌入电­脑存储区,飞行系统面临瘫痪。 事故发生后,玛格丽特没有惊慌,用补丁软件及时修补漏­洞。 3 分钟后,飞船正常着陆。

2016 年 11 月 22 日,玛格丽特和比尔·盖茨、乔丹站在一起,接受时任总统奥巴马颁­发的自由勋章。 从边缘到中央,从幕后向前台,玛格丽特实现了人生最­华丽逆袭。(摘自《都市资讯报》 侯美玲/文)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