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cted Literary Writings

六旬失独母亲生下双胞­胎闺女后的8 年

-

收入不低,但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盛海琳的两个女儿分别­叫做吴尚智、吴尚慧,寓意为“无上的智慧”, 当年起名时对两个小生­命寄予的期望,可见一斑。

如今, 两个女孩看起来活泼、健康,虽然只有八岁,但个子已经长到了 1.3 米。 可是她们刚出生时,大的体重 3.7 斤,小的体重仅有 2.9 斤。 因为早产,两个宝宝住进了保温箱,由于盛海琳的情况特殊,当时没有相应的保险或­报销政策,她说“当自己知道要全部自费­时,脑袋要炸掉了”。 那个时候,靠着同事朋友看望时的­份子钱和单位的资助,才缓解了捉襟见肘的局­面。

盛海琳说,其实自己决定生下这对­双胞胎的时候,并没有考虑经济方面的­问题。 爱人在部队,她在医院上班,因此,“生养第一个女儿的时候,经济上感觉毫无压力。 ”但这一次,盛海琳感觉不一样了。

虽然从家庭收入来看并­不算低,但养育两个女孩,使得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为了挣钱补贴家用,盛海琳应企业的邀请,利用自己在健康方面的­专业知识,往来于全国各地进行讲­座,和两个女儿聚少离多。 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在两个孩子五岁以前,与她们在一起的时间只­有一年。

8 年前,因刚结婚不久的独生女­儿煤气中毒去世,安徽合肥市的盛海琳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 在 59 岁的高龄产下了一对双­胞胎女儿。如今两个孩子已经8 岁,即将上小学三年级。 他们一家过得怎样?记者前往盛海琳的家中­与他们面对面交流。用盛海琳的话说:生活一地鸡毛,幸福感正被忧愁取代,自己曾劝退前来咨询的­其他高龄失独者, 她的经历很难复制,劝她们放弃高龄妊娠的­想法。

虽然是双胞胎,在外人看来长相差不多,但在妈妈眼中,两人还是有所不同。 盛海琳觉得,姐姐比较早熟,妹妹则情商更高一些。 虽然因为生活的压力常­常愁眉不展,但只要听到别人夸奖两­个孩子长得好,或者乖巧的时候 ,盛海琳的脸上还是会露­出笑容。矛盾与纠结:选择陪伴还是挣钱?

因为踏上了一条至少在­国内没有人走过的道路,很多时候遇到的都是其­他人没有遇到的问题,所以矛盾与纠结始终伴­随着盛海琳。

她并非不知道孩子需要­自己的陪伴,却因为需要赚钱而时常­去往全国各地讲座。 她并非不想省下月嫂和­保姆的费用,但毕竟年过六旬,加之丈夫前几年偏瘫,实在无法应付两个孩子。 她并非不知道暑假里的­十来个培训班会给孩子­和自己的经济带来额外­的负担,但面

对两个正在顽皮年龄的­孩子,实在无处安放她们旺盛­的精力,同时也担心她们比别人­家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下午一点多, 俩姐妹出门去上漫画班。 记者在盛海琳家的餐桌­的玻璃台布下, 看到一张姐妹俩的“暑期课程表”,包括钢笔字、小主持人、数学、围棋、游泳等,安排得非常满。 盛海琳说:“我不能让两个孩子产生­自卑的情绪,不想让她们受委屈,我尽我的能力,让两个孩子在同等条件­下不输于任何人。” 60 岁才上起跑线,未来路在何方

今年 67 岁的盛海琳依旧需要在­外奔波出差进行保健讲­课,她说能挣一点是一点。 记者问她,眼看两个女儿一天天成­长,自己有没有觉得回归幸­福和快乐。“幸福正在被忧愁取代,我不快乐呀,你觉得 我这样的年纪在外面为­生计奔波会快乐吗? 回到家还要面对一地鸡­毛的事情,累呀! 精力跟不上呀!”为什么生活会是一地鸡­毛? 盛海琳举例说,这些年她更换保姆达 50 多位,孩子幼小的时候,她雇一个保姆和一个钟­点工,时常出差回到家还要处­理保姆之间的矛盾。

盛海琳说,没想到自己进入老年后­与同龄人太不一样,别的同龄人都在晒自己­旅游照片,或者带着孙子孙女一起­玩耍,而她带的是和别人孙辈­年龄一样大的女儿,虽然自己已经不在乎世­俗的眼光,但或多或少心烦,压力大。 或许有一天,同龄的别人病倒了,有儿子儿媳接手孩子, 假如自己有一天倒下了,谁来接手智智和慧慧呢?

她没想到自己 60 岁重新迎来一个起跑线, 自己越来越失去朋友,因为没有共同语言,所想所虑谈不到一块儿。 这些年,很多高龄失独者慕名前­来咨询, 她都劝他们:“我的情况很难复制,要慎重。”有的人表示不理解说:“你自己生了,还劝我们不要生!”

临走前, 记者忍不住问她,假如有一天他们夫妻俩­身体衰弱到自顾不暇甚­至倒下,两个未成年的孩子怎么­办? 盛海琳说自己还没想到­办法。

 ??  ?? 盛海琳和她的两个女儿
盛海琳和她的两个女儿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