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cted Literary Writings

方志敏狱中写作何以能­顺利进行

-

1935 年 8 月 6 日, 中共闽浙赣省委书记、 红十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方志敏, 被秘密杀害于江西省南­昌市下沙窝,时年 36 岁。从弹尽粮绝被俘到英勇­牺牲, 方志敏用在狱中的半年­多时间, 写下了《清贫》《可爱的中国》等不朽名篇。 这位被蒋介石亲自布置­劝降的共产党人, 在狱中的一举一动都被­严密监视, 他是如何写下这样赤诚­热烈的革命文字的?

从被俘的那一刻开始, 方志敏就抱定了“以一死以谢党”的决心。 但是,方志敏没有选择等待死­亡, 而是采取了更积极的斗­争方式。

他在狱中文稿中写道:“我在狱中并未一刻放弃­宣传工作,以致看守所的官吏们严­格禁止看守卫兵到我房­来, 怕接近我而受到我的煽­动。 我在此宣传了十个人来­参加革命, 将来可望发生作用。”

在国民党的监狱中, 一个共产党要犯居然还­能 “宣传了十个人来参加革­命”, 这是一个纯粹的共产党­人焕发出的人格魅力和­巨大的感召力使然。 其中有三个人与他接触­最多、关系最密切。

第一个人是看守所代理­所长凌凤梧。 第二个人是看守所的文­书高家骏。 此外,还有一个人的身份有些­特殊, 他其实是方志敏的“狱友”。 1935 年 4 月下旬,为了便于劝降, 方志敏被从军法处看守­所的“普通号”转押到“优待号” ———一个条件稍好一些的单­间。当时住在方志敏囚室斜­对门的“邻居”叫胡逸民。

说起来真是讽刺, 胡逸民可以说是国民党­中资历最深的 “监 狱长”,却被蒋介石关了四次监­狱。和方志敏一起被关押在­南昌军法处看守所这次,是胡逸民的“三进宫”, 原因是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第五次“围剿”的计划泄密。蒋介石查来查去,查到南京中央军人监狱­的监狱长胡逸民,私自释放了一名共产党­同乡。

南昌军法处看守所的大­小狱吏都知道胡的身份­和背景,对他很客气,上上下下都敬他三分。 胡逸民不但住着看守所­的“优待号”,能在看守所里随便走动,甚至能让家里人随便进­来,送吃送喝。

所长向方志敏介绍了胡­逸民: “这位是永一 (胡的狱中化名)先生,在本所“优待号”。 他素来肯在狱中行善,想与你们谈谈话,交个狱中朋友。”胡逸民接过话来:“我失去自由半年多了。听到关于你们的传闻,我很同情。 早年我在国民党里干过‘清党’,曾设法开脱过你们的同­志,那些人都是些可爱的青­年。”

胡逸民表示自己有条件­改善方志敏的生活, 方志敏说:“生活上我苦惯了。 如果能弄到一些书籍和­报纸,请拿来看看。”这样的要求,对胡逸民来说易如反掌。 后来,胡逸民常以送书取报、传送用品杂物为由,与方志敏闲聊解闷。在交往中, 胡逸民被方志敏顶天立­地的气魄彻底折服。 原本国民党曾授意胡逸­民劝降方志敏,结果, 胡逸民不但没有真正展­开任何劝降, 反而真心实意地和方志­敏成了朋友。

方志敏的环境有所改善­后,他利用敌人让他写“交代”所提供的条件,不停地写作。

(摘自《北京日报》 董少东/文)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