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cted Literary Writings

“刷新闻赚现金”? 当心碰触法律底线

-

拉好友赚钱,有用户收入高达 40 万元浙江绍兴的玲玲表­示,从今年8 月开始使用一款资讯类­应用,当时听别人介绍说看看­新闻就能赚钱,玲玲将信将疑,便试了试。 从这款软件上陆陆续续­赚到钱之后,玲玲开始把它推荐给身­边的亲朋好友。“拉一个人可以奖励 10 块钱,拉两个就 20 块。 他注册好之后我还要提­醒他阅读,这样我才可以得到奖励。”玲玲到现在已经邀请了­9个好友。 由于平时工作不忙,她每天都要花五六个小­时在平台上做各种任务,三个月下来累计提现了­100 多块。

记者下载了几款相关软­件,这些软件大多打着 “会赚钱的头条”“看新闻领红包”等广告语,还将奖励规则写成秘笈、攻略;进入之后, 各种现金和红包令人眼­花缭乱。 而在这些规则中,明显收益最高的是 “邀请好友”: 每邀请 2个好友奖励 27 元;邀请一次赚 10元。 在一个叫作“趣头条”平台的

刷刷新闻,转转好友,每天就有进账。 记者连日来调查发现,一批资讯类平台和应用­打出“刷新闻赚现金”的噱头,以现金补贴鼓励用户阅­读、转发并推荐好友下载,看似收获了用户时长和­忠诚度,却由于传播内容的低俗、低质,侵害了消费者的利益,甚至触碰了法律的底线。

收入榜里, 冠军用户邀请了超过7­5000 名好友加入,收入竟达将近40万元。标题党、低俗内容博眼球惹争议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市面上至少已出现­了 50 款这类软件。 它们以现金奖励、 花式推广为平台,吸引了不少眼球, 甚至收获了一批“忠实粉丝”。 烧钱得来的用户靠什么­留住? 一些资讯类平台非但不­在内容建设上下功夫,还开始剑走偏锋。

浙江嵊州的小赵在母亲­推荐下,一个多月前开始和爱人­一起使用“趣头条”。 然而很快就发现看不到­什么有价值的资讯,“广告特别多,穿得比较裸露,还有些低俗的视频。”

看了趣头条刚十来天的­王某,更是直接将其卸载。“标题看看很新鲜,实际上内容都不真(实),有好多新闻,明明这个人活着的,说人死掉了;没结婚的,他们说结婚了。胡编乱造。”

记者浏览了若干类似应­用,发

现内容上多以养生贴士、 明星八卦、风水解梦等为主。 其中不乏严重的标题党。部分资讯类平台成违规­广告藏身地

投入大量资金招揽用户­注册,又用旁门左道的方法吸­引用户阅读,这类平台靠什么赚钱? 答案是广告,而且不是一般的广告。

打开几个资讯类应用的­首页,各种夸张的标题, 夹带保健品、祛斑、祛痘、丰胸、减肥、网赚等广告内容:“一天一次,狂减 30 斤”,“江苏大姐巧用一物 ,28 天彻底祛斑”,多数直接引流到微信号。 其中一些虽然标明“广告”,但使用资讯类的标题:“经常长痘痘是因为这几­个习惯你可知道”,点进去之后并没有任何­内容,直接开始咨询商家。

2016 年出台的《互联网广告暂行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医疗、药品、保健食品广告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须经广告­审查机关进行审查的特­殊商品或者服务的广告,未经审查,不得发布。

显然,平台对于入驻的广告主­资质审查并不严格。 专家表示,由于这样的平台过于趋­利,必然会降低它刊播的内­容,特别是广告内容的底线。 有些内容用户无法分清­是广告, 甚至无法阻止相关的传­播,这对消费者潜移默化的­影响很深,危害也很大。“转发”也有责任,平台亟待监管

低质低俗、内容泛滥,平台在自身建设方面有­哪些欠缺? 相关部门应如何加大监­管力度? 用户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中要注意些什么?

专家指出,尽管“刷新闻赚现金”式的推广一时间吸引了­不少用户, 但资讯类应用要长期留­住用户,还应靠优质内容的供给。 专家强调,新闻资讯类互联网平台­的运营者,既要守住法律底线,也要履行社会责任,在运营过程中必须防止­过度商业化和过度娱乐­化。 同时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也应加大监管力度,互联网公司平台要承担­技术检测主体责任,要把相关的技术监控进­行备案,以备审核。

此外,专家还特别提示广大用­户要提高对网上传播内­容的鉴别力,明知道谣言,或涉黄内容还转发,用户本身(即)转发人就要承担责任。

(摘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11.28)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