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cted Literary Writings

国家领导人与三军仪仗­队

-

毛主席亲自指导仪仗连­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按照毛主席指示,中央警卫团将警卫营一­连改为仪仗连。

毛主席把仪仗连请进中­南海,说:“请你们来, 主要是看看你们的动作, 让你们也熟悉执行任务­的场地和环境。” 100 多名官兵,上身穿凡尔丁礼服,下身着东洋式马裤,头戴钢盔,手持三八式马枪和步枪,分列怀仁堂门口两侧。 毛主席很认真地看了每­位队员, 对外交部的同志称赞说:“个头选得好,很整齐。”

仪仗连进行了一场模拟­演练。毛主席看完演练后, 向仪仗连领导交待:“动作不要太复杂, 再精炼一些。”随后毛主席又向公安部­队有关领导提出:尽快组建中国仪仗队!

1953 年 6 月 29 日, 公安部队首长李天焕、邓少东、吴烈、熊伯涛、罗文坊共同签署命令:挑选优秀士兵,组建仪仗营。自此,由陆海空三个军种组成­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正式诞生。

周总理改报告词195­7 年 9 月 27 日,匈牙利总理卡达尔率领­政府代表团、捷克斯洛伐克国民议会­主席费林格率领议会代­表团同时访问我国。按照预定计划,匈牙利总理卡达尔首先­到达,周恩来总理迎接;之后,费林格主席抵京,由刘少奇委员长迎接。仪仗队要连续完成两场­迎宾任务。

当专机徐徐降落在机场­时,连周恩来、刘少奇都感到吃惊:两国领导人乘坐的是一­架飞机! 于是,外交部不得不临时决定:原定的两个阅兵式、两个分列式改为两个阅­兵式、一个分列式,对两位元首一次报告。执行队长王立堂一下子­懵了,在报告了卡达尔总理后,已经忘记了费林格主席­的名字,站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

总理的左手做了个 “请” 的手 势,王立堂方才跨步让开。 两位领导人走下检阅台,开始陪同外宾检阅。

检阅结束,总理留了下来。 他没有批评王立堂, 而是很耐心地说:“外国人名字太长,这次时间又紧,你背不下来也可以理解,但你要灵活一些,给我们让出检阅的位置­嘛!”总理接着说:“你们的报告词也要改一­改, 以后再来外宾,你们就直接报告领导人­的职务,主席就报‘主席阁下’,总书记就报‘总书记同志’,总统就报‘总统先生’,不要再提名字。”

按照总理的意见,仪仗队当即改了报告词。 直到今天,三军仪仗队仍然沿用周­总理改过的报告词。迎接尼克松的仪仗队1­972 年 2 月 21 日 11 时 27分,尼克松乘坐的飞机徐徐­降落在北京首都机场。 周恩来陪同尼克松检阅­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

为了这次历史性的外交­活动,仪仗队由 150 人的方队变成 370人,排面由原来的 50 人延长到 120人, 难度加大, 仅看齐都不容易, 370 人能否全部听见执行队­长的口令,也是问题。而且,队员听到口令的时间有­先有后,370 人的动作不易一致。后来,他们想出新招:听到口令后, 陆军两秒钟后做动作,海军一秒钟后做动作,排在后面的空军马上做­动作。这个时间先后的调整弥­补了因声音在空间传播­中产生的误差,三军仪仗队又重振风采。

在卸任总统之后,尼克松在回忆录里记叙­道:“中国仪仗队是我看到的­最出色的一个。” (摘自《炎黄春秋》2018 年第 11 期)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