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cted Literary Writings

《哥德巴赫猜想》:领唱“科学的春天”

-

“我们高兴地向大家推荐《哥德巴赫猜想》一文。 老作家徐迟同志深入科­研单位写出的这篇激动­人心的报告文学,热情讴歌了数学家陈景­润在攀登科学高峰中的­顽强意志和苦战精神,展示了陈景润对解决哥­德巴赫猜想这一著名世­界难题的卓越贡献。”这段“编者按”,刊登在1978 年 2 月 16 日的《光明日报》上。 当日的这份报纸,只有 4 个版,却拿出了两个半版面的­篇幅,从头版整版开始,转载了《人民文学》杂志当年首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

领唱“科学的春天”转载这篇报告文学时,《光明日报》“编者按”还写道,广大科学工作者和知识­分子 “会从这里受到鼓舞,受到教育,受到鞭策”,而普通读者则 “一定会为我们国家有这­样优秀的科学家和这样­出色的科研成果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事实证明,这样的判断精准而又切­合实际。

《人民文学》 杂志副主编徐坤当年就­是在《光明日报》上读到这篇文章的,“读了一遍又一遍,‘陈景润’‘皇冠上的明珠’‘(1+1)’‘自己撞在树上,还问是谁撞了他’,这些关键词和生动细节,一直刻在脑海里,印象太深了”。

作家叶梅初读 《哥德巴赫猜想》则是在田间地头。1978 年,她在湖北恩施偏远的山­区生产队蹲点。当时由于父母受到冲击,她经常遭遇莫名其妙的­批评, 心里很压抑。就在田间劳动时,她接到了家人寄来的当­年首期《人民文学》杂志,站着一口气把《哥德巴赫猜想》读完了,“那个感觉,现在想起来都忍不 住热泪盈眶,真是云开雾散、豁然开朗,天地是如此明亮”。

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当时14 岁。 他跟着大人,听着广播喇叭里朗诵 《哥德巴赫猜想》,“没有人组织,大家都听进去了。 感觉喇叭里的这个声音,给我们打开了一个新世­界”。 在李敬泽看来,这部作品敏锐地捕捉了­时代精神,是文学对社会历史进程­一次非常有力的参与,让人们重新认识到科学­技术和知识分子的价值,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美­好前景。

“《哥德巴赫猜想》是‘科学的春天’这首大歌的领唱。 ”《人民文学》杂志主编施战军说,陈景润、哥德巴赫猜想, 在当时甚至就是报效祖­国、攀登科学高峰的代名词。这是一个时代的新风尚。 文学艺术出色地参与了­这一重知识、爱科学、得民心、有力量的社会风尚的形­成。

“《哥德巴赫猜想》是站在思想巅峰之上的­写作与思考。 它的长久生命力表明,文学最为重要的还是思­想品质与精神品相。”报告文学 作家徐剑说。一万八千字,就像一首诗“……他跋涉在数学的崎岖山­路,吃力地迈动步伐。 在抽象思维的高原,他向陡峭的巉岩升登,降下又升登! ……他无法统计他失败了多­少次。 他毫不气馁。他总结失败的教训,把失败接起来,焊上去, 作登山用的尼龙绳子和­金属梯子。……一张又一张运算的稿纸,像漫天大雪似的飞舞,铺满了大地。数字、符号、引理、公式、逻辑、推理,积在楼板上,有三尺深。忽然化为膝下群山,雪莲万千。 ”《哥德巴赫猜想》中的这些句子,历来为人称道。

“读《哥德巴赫猜想》为何让人激动不已? 因为诗人的激情排山倒­海一般涌来,字里行间有着饱满的诗­性。”叶梅说。

在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副主任李朝全看来,一万八千字左右的《哥德巴赫猜想》就像是一首诗,将抽象、玄奥的科技术语和概念­形象化,变得生动可读,“充分彰显了报告文学创­作短、平、快、新、实的特 点,实现了报告性、新闻性和艺术性、文学性的完美统一与融­合”。

“可以说,《哥德巴赫猜想》有力地界定了报告文学­这个文体的内涵和外延。”李敬泽说。要“厚积薄发”,不要“薄积厚发”

徐迟动手写 《哥德巴赫猜想》时已经 63 岁了。“读这篇报告文学,你分明能感受到他的古­典文学修养,很典雅、高贵,文字有韵律感。”报告文学作家徐剑说。

不仅传统的底子深厚,徐迟还是翻译家,他的译著《瓦尔登湖》至今都是权威版本。 他 19 岁开始写诗,写过一系列的小说、散文和文艺评论,《徐迟文集》共计 10 卷。 他写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是真正的“厚积薄发”。

报告文学作家赵瑜认为,现在的部分作品,写的人物只是一个符号,陷入理念化、概念化、数据化的误区。 这就越发看出徐迟刻画­人物的功力,“他写的是活生生的人物,围绕人、人心、人性、人的特征、人的时代代表性来写。 他是把陈景润当成文学­画廊中的人物来写的”。

《哥德巴赫猜想》 就像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出作品的成色;也是一杆秤,可以称出作品的斤两。

(摘自《光明日报》王国平/文)

 ??  ?? 陈景润(左)与徐迟在一起
陈景润(左)与徐迟在一起
 ??  ?? 文化篇(十二)
文化篇(十二)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