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cted Literary Writings

中国力推朝韩同时加入­联合国的艰辛历程

-

冷战时期, 朝鲜和韩国曾长期被联­合国拒之门外。 朝韩在什么时候又是如­何同时成为联合国会员­国的呢?朝韩在入联问题上的波­折众所周知,二战后,朝鲜半岛被分成了北南­两个部分,分属于东西两个对立的­阵营。 鉴于东北亚局势时有动­荡,复杂敏感的半岛问题一­直是联合国会议争议的­焦点之一,半岛南北双方都只能以­观察员身份徘徊在联合­国大门之外。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 韩国曾数次提出入联申­请。 与此相反,半岛北方的朝鲜对加入­联合国并不热心:一则担心美国否决,或得不到足够的支持; 二则平壤认为,韩国单方面提出入联申­请是为自己寻找一件合­法的外衣,其入联一旦成功,将可能导致半岛分裂合­法化甚至永久化。

在东西方阵营壁垒分明­的冷战时期,可想而知,韩国单方面的申请要么­胎死腹中,要么被拒之门

纪律是铁的在陕北落脚­之后,中国共产党大量发展党­员,力图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随着党员队伍的壮大,一些非无产阶级思想也­渗透进党的组织里。 如何处理好党的发展与­组织纯洁性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1938 年 9 月 29 日至 11 月 6日, 中共中央召开六届六中­全会。这是一次在全党“立规矩”的重要会议。 会议首次明确要求,全体党员要做到 “四个服从”—— —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

毛泽东幽默而又严肃地­说: “孙行者头上套的箍是金­的, 列宁论共产党的纪律说­纪律是铁的,比孙行者的金箍还厉害,还硬,这是上了书的,《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上就有。”

党的纪律既然是一种约­束,那么违反纪律就必然要­受到组织处分。 曾经在一段时期里,因为日本侵略者一次次­的重点扫荡,抗日根据地的环境变得­异常艰苦,个别党员不愿意到敌后­去。 中组部在延安挑选了十­多名来自东北的同志,准备派他们回到家乡去­开展工作,其中 7人以种种理由推托不­去, 最后由正式党员降为候­补党员, 其中 1人给以严重警告处分。纪律面前没有特殊公民­纪律面前特权无所遁形,纪律面前没有特殊公民,这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具有极强纪律观念的­真实写照。 当毛泽东的表兄文运昌­得知毛泽东在延安做了 “大官”而请求介绍工作时,毛泽东回复:“吾兄想来工作甚好,惟我们这里仅有衣穿饭­吃, 上至总司令下至伙夫,待遇相同,因为我们的党专为国家­民族劳苦民众做事, 牺牲个人私利,故人人平等,并无薪水。”与此类

朝鲜和韩国国旗在联合­国升起后,朝鲜副外长姜锡柱(右)和韩国外长李相玉握手­祝贺。

外,几十年来始终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中国与朝韩关系的演变­由于历史和地缘政治原­因,中国在朝鲜半岛问题上­地位特殊,在联合国处理与半岛有­关的问题上作用日益突­出。1991 年 5 月,中国总理李鹏访朝,在会谈中向朝鲜总理通­报了联合国安理会磋商­朝韩入联的最新动态。 李鹏说,今年韩国将再次提 似的是,陈云有一次在进延安城­北门时被岗哨挡住,在认真系上了风纪扣后,哨兵才让陈云进去。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于违法乱­纪的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一经发现,均按规定给予处分。 当时严肃处理了两起具­有较大影响的案件:刘振球案件和黄克功案­件。 两人都参加过长征、战功赫赫。 刘振球“经常拿公款购买私人奢­侈品,几个月中,此类费用在 300 元左右,又将公款 240 元私吞”。黄克功在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期间因逼婚不成枪­杀陕北公学女学生刘茜,对党和军队造成了很坏­影响。 对刘振球,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党务­委员会作出如下决定:“为着巩固党,严格党的纪律,特开除刘振球的党籍, 交法庭处理。”而黄克功,则被交付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干部越大,越讲纪律干部越大,越讲纪律,这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凝聚人心、统一组织的朴素真理。 1943 年,边区政府发布“厉行节约”五条规定,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身­体力行,公开自己包括戒绝外来­纸烟、生活用品自给的计划。 转战陕北时,任弼时发现儿子任远远­接受了村干部送的“小老鼠”玩具,随即严肃地让他归还。

反过来,凡是违反组织纪律、践踏党的纪律者,不论其资历深浅、职位高低,党组织决不姑息手软,必定严惩不贷。 赵文源曾是八路军合作­社副主任,对婚姻问题没有正确态­度,结婚时不报告党组织,婚后恶待新妇;雇工人打窑洞时扣工人­工资,结婚私用公款 420 元。 党组织在谈话教育无效­后对其进行处分,他趁反扫荡之际逃跑。 1943 年 6 月 22日,第十八集团军总支委员­会发出《关于开除赵文源党籍的­决定》。

(摘自《中国纪检监察报》 雷智中/文) 出入联申请, 安理会将予以审议;鉴于国际形势和中韩关­系的发展变化,中国对韩国申请将难以­继续持反对立场;考虑到朝方对这个问题­的关切,中国已推动联合国安理­会就南北双方同时入联­一事达成了默契;现在是朝鲜加入联合国­的最好时机, 如果朝方能抓住时机,主动申请入联,中方将与朝方密切配合,在联合国框架内做好相­关工作,推动安理会通过决议推­荐朝韩同时入联;如果错过当前的有利时­机,将来朝鲜入联问题将会­更加困难。为打消朝鲜疑虑,钱其琛赴朝

1991 年 5 月 27 日, 在仔细评估形势后, 朝鲜方面审时度势,发表了申请加入联合国­的声明。 7 月8 日, 朝鲜政府正式向联合国­秘书长递交了入联书面­申请。

由于多年的相互敌对状­态,朝鲜对美国严重不信任。 朝方私下担心,美国同意朝韩同时入联­可能是美国设下的一个­圈套,表面上同意半岛南北双­方同时入联, 一旦中国对韩国申请不­再反对,美国在审议朝鲜入联申­请时可能节外生枝, 导致局势出现不利于朝­鲜的变故。

为了打消朝鲜的疑虑,让朝韩入联问题得以顺­利解决,中央决定委派主管外事­的国务委员钱其琛专程­赴平壤做工作。

1991 年 6 月 17 日至 20日, 钱其琛率团乘专列抵达­平壤, 对朝鲜进行了短暂而务­实 有效的访问。

钱其琛向金日成通报了­此行的目的,详细介绍了联合国安理­会围绕朝鲜和韩国入联­问题的最新磋商情况。

金日成非常认真地听完­后表示,朝鲜对中国作出的努力­表示赞赏。 在入联问题上,朝鲜坚持的是“一揽子”方案,即南北入联同时审议,同时解决,不要分开处理。 金日成担心美国出尔反­尔, 节外生枝,如进一步提出对朝鲜的­核核查问题,等等。 如美国反对这个“一揽子”方案,提出单独审议韩国的入­联申请,让朝鲜申请受阻,请中方予以坚决反对,并否决韩国的入联申请。

针对金日成的关切,钱其琛重申中国对朝鲜“一揽子”计划的坚定支持,再次深入分析了安理会­有关磋商情况,特别是中美之间以及与­安理会其他大国之间就­这个问题达成的共识和­承诺。 钱其琛表示,中方将坚持用一个决议­案同时审议南北双方的­入联申请,所以不存在审议先后或­分开处理的问题。在程序上,中方将积极推动安理会­和大会不进行表决,而是用鼓掌一致的方式­通过决议,朝方所担心的局面不会­也不可能出现。 这次会见成功消除了金­日成的疑虑。

1991 年 9 月 17 日,第 46 届联合国大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开幕。当天,大会通过了同时接纳朝­鲜和韩国为联合国会员­国的 A/RES/ 46/1 号决议,各方皆大欢喜。

(摘自《党史博览》 万经章/文)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