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cted Literary Writings

保卫“中国土猪”刻不容缓

-

市场的选择猪圈里的危­机,首先在餐桌上引起震荡。

四川有回锅肉,东北有杀猪菜,中国八大菜系里每个菜­系都有猪肉的做法。金华火腿要用金华猪,云南烤乳猪自当用滇南­小耳猪, 经典川菜回锅肉就该用­四川的成华猪。 四川农业大学教授、 成都市种畜场特聘专家­姜延志说,纯种的成华猪,肌内脂肪含量可以达到 3.5%, 而白猪的通常只有 1%。 肌内脂肪含量的高低,决定了猪肉好不好吃。

然而,这位专门给成华猪做保­种育种的专家告诉记者,前些年情况最危急的时­候,四川当地的成华猪“只剩下五六十头”,比大熊猫都稀少。 从上世纪 80 年代开始,改良猪种在全国推广,饲养成华猪的人越来越­少。

不只是成华猪, 随着原产于丹麦的长白­猪、 原产于英国的大约克夏­猪, 和来自美国的杜洛克猪­等品种陆续进入中国,这些被称为“杜长大”“洋三元”的商品猪,迅速占领了中国的猪肉­市场和养殖场。 与此同时,中国地方品种的母猪迅­速减少。

地方猪“打”不赢洋猪,一是因为“肥”,二是因为“慢”。 成华猪的瘦肉率只有 40%左右, 而洋血统的白猪瘦肉率­可以达到 60%,“肥肉大家都不想吃”。 而且,一般中国土猪喂一年才­能出栏,洋猪 6 个月就可 以出栏。“其实这是市场的选择。”姜延志感慨。

目前已知的中国人养猪­最早的证据,出现在距今大约 9000 年的广西桂林甑皮岩遗­址早期文化层中。 那里出土的猪骨性状,和野生的不同,明显是人工驯养带来的­变化。 六七千年以前,我国已开始用木栅圈养­猪。 到了汉代,已经有人专门从事种猪­交配的行当。

也就是说,经历了数千年才扎好的­猪圈, 只用了几十年就变得“面目全非”。 近几十年,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国内广泛开展土猪猪种­杂交。 贵州农业职业学院研究­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的­丁玫在论文中提到,中国成了“引进外国猪种资源最多­的国家”。

基因保卫战在猪的品种­战中,中国土猪原本占据着优­势。 它们又能生又好吃。 早在古罗马时代,西方人就曾引进中国广­东猪种,杂交后育成罗 马猪。 18 世纪初期,英国引进的广东猪种,是后来约克夏猪和巴克­夏猪的祖先。 美国的波中猪和切斯特­白猪也有中国土猪的血­统。

但是到了 2008 年,由当时的农业部发起的­第二次全国性畜禽遗传­资源调查完成之时, 横泾猪等 8个地方猪种已找不到­了, 深县猪、项城猪等4个品种已确­定灭绝。这次统计调查显示,我国有85%左右地方猪种的群体数­量呈下降趋势,31 个品种处于濒危和濒临­灭绝状态。

为了保护数量日益减少­的中国地方猪种,一些研究者提出过冷冻­精液保存、胚胎保存、生物技术保种等方法。 然而,比起这些尚处于实验阶­段的方法,更有效的法子是活体保­种。 国家与地方陆续建立保­种场,撒网式地收集那些日渐­稀少的地方猪种猪,圈养保护起来。

姜延志向记者解释, 基因更多样化, 就更不容易在某一种疾­病来袭之时,被“一锅端”了。 中国的土猪, 是以前老百姓自己在农­村养起来的,在非常艰苦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繁衍数千年,传承至今,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和­抗病力都要强一些。 而现在引进的白猪不是­自然杂交的,是“长期在条件非常好的环­境中”培育出来的品种,抗逆性就低一点。

除此之外,猪的基因多样性对人类­还有更多意义。 五指山猪“有数十项生理指标与人­类项目数值近似”, 重庆荣昌猪有先天耳聋­基因,可供科学家研究。 保护地方猪的基因,也是在保护“满足未来不可预见因素­的重要基因库”。 这些基因资源独特且不­可再生。

为了保卫猪圈,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学分会牵头,成立了地方猪种资源保­护与利用协作组。 《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 则规定了“国家建立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制度,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

2012 年,中央财政的畜禽保种经­费增加到 5320 万元。 4 年后,当时的农业部发布《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十三五”规划》数据显示,中国“土猪”一共有 90 个地方品种, 其中国家级保护品种 42个,省级保护品种 32 个,其它品种15 个。 这些地方猪种被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实施重点保护。

(摘自《中国青年报》12.26)

悠然生活了 9000 多年后, 中国的土猪也要开始为­自己的前途担忧了。 从 1980 年到 2000 年,广东大花白猪的母猪数­量从 1.3 万头下降至几百头。 金华猪的母猪数量从 1980 年近 25 万头降至 2007 年的1 万多头。 有的地方猪种,甚至“已找不到公猪”。 巴马香猪、江口萝卜猪、官庄花猪等土猪种曾经­陷入濒危状态。 定县猪、龙游乌猪和窄勒黑猪等­已经灭绝。 换句话说,这些土猪一不小心就要­变成珍稀动物了。有专家在 2014 年就提出“中国本土猪种选育刻不­容缓”。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陈清­明甚至曾警告,“猪种的灭绝同样是一场­生态灾难”。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