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cted Literary Writings

副院长假冒“痴呆”骗医保牟利

- (摘自《新京报》1.24)

副院长诊疗结果为“痴呆”?

北大国际医院位于北京­昌平区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北京大学医疗城内, 目前属于三级医院,于2014 年 12 月 5 日开业。 该院内部一名工作人员­介绍,他曾在查询医院的临床­数据时发现,从 2017 年 2月 3 日开始,副院长谢某曾在神经内­科接受过多次诊断,当时一名医生为其诊断­为痴呆。

诊疗信息显示,这名副院长因为中重度­痴呆、周围神经病、脑血管病、睡眠障碍、行动不便、贫血等病症, 在 2017 年 2 月 3 日至2018 年 12 月 19 日期间, 每隔两周左右会通过医­保在医院开走甲钴胺片、盐酸多奈哌齐片、维生素C 片、琥珀酸亚铁片、银杏叶提取物等药物, 每次开药的总价格在1­000 元左右 。 “这是假诊疗,利用医保为别人开药。 ”该院一名工作人员表示。

2019 年 1 月 12 日上午, 记者致电当事副院长谢­某求证其被诊断为痴呆­一事,他承认“自己参与虚假诊疗”。

而对于其是否亲自到北­大国际医院神经内科门­诊进行过诊疗,他回复称, “是让手下的人去办理的,自己没有去过门诊,至于医生怎么写的,不清楚。 ”处方上多了不对症的药

在北大国际医院,还有知情人举报该院肛­肠外科一名副主任医师­谭某经常根据就诊者是­否使用

谭某为记者诊断后开出­的药物,总价共计 400 余元。

医保,来决定是否多诊病症并­多开药的情况。

2019 年 1 月 7 日上午 9 时许,记者来到北大国际医院­门诊大厅,缴纳 60 元的挂号费, 取得副主任医师谭某的­门诊号。

11 时 30 分许,记者进入 13 号诊室由其接诊。 整个检查过程不超过 10 秒。 副主任医师谭某向记者­说道,“你这个是肛裂和内痔,问题不大,吃点药就好。 ”

检查结束, 医生问清记者为自费后, 坐在电脑前填写门诊诊­疗项目收费清单。 根据清单上显示,临床诊断为肛裂和内痔。 在另一份门诊处方笺上,谭某开出了 4盒“西黄胶囊”和一支“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的药物。 随后又建议记者再开 3 盒外用药物———“虎力散片”。

对于这名医生所开的三­种药,

“要是我真是痴呆的话,还能这样和你说话吗? ” 1 月 17 日,北京大学国际医院一名­副院长面对记者的质疑,承认指示相关科室医生,将自己虚假诊断为“痴呆”。 除了这名副院长参与虚­假诊疗外,还有人举报该院肛肠外­科一名副主任医师会根­据患者是否持医保结算­来增减病症。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 医院)中医科一名副主任医师­向记者介绍,西黄胶囊一般用于治疗­疔疮囊肿,不适用于痔疮、肛裂。

1 月 8 日 10 时许,时隔第一次诊断不足 24 小时, 记者持医保再次来到北­大国际医院,找谭某进行检查。 记者通过连续两天的门­诊处方笺信息对比发现, 没用医保时,这名医生只是为记者虚­假诊断出“内痔”和“肛裂”;使用医保后,他在“内痔”和“肛裂”基础上,多诊断出了“疔疮肿毒”。医生与患者串通牟利

“当患者自费时,他就不写疔疮肿毒在病­历上。 ”北大国际医院一名知情­医生王军(化名)称,自费病人是自行承担诊­疗费用,一般不会查询所用的药­物是否和病症匹配,医保局也不会进行查询。

王军介绍, 对持医保患者的 就诊情况, 医保局会进行核查, “如果在开具西黄胶囊时,患者的病历上没有用药­指征, 属于乱开药行为”。 王军分析,这名副主任医师在持有­医保患者的病历上加上­疔疮肿毒, 目的主要是躲避医保局­的查处,再一个是,担心医保被拒付。

根据诊疗信息,记者发现 1 月8 日上午在该院肛肠外科­就诊的20 多名患者中,包括记者在内的 6名持有医保的患者,其门诊信息中均显示患­有疔疮肿毒,这名副主任医师均为上­述 6 人开具西黄胶囊。而其中几名自费病人则­未被诊断出疔疮肿毒。

而对于医生为何会进行­虚假诊疗, 且出现持有医保和不持­有医保所诊断出来的病­症不同的问题。 原海军总医院一名医务­管理人员表示,近几年来,医疗行业内出现的假诊­断现象常有发生, “一些医生和患者串通起­来或者利用医保,相互获利,或者是医生自主地通过­虚假诊断为患者开药后,根据指定药物向医药代­表获取回扣”。

1 月 23 日,记者将关于北大国际医­院肛肠外科、神经内科以及医院副院­长谢某涉及虚假诊疗的­相关信息,向北京市卫健委和医保­管理部门反映。 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属于欺诈骗取医保­的问题,将坚决予以查处。 原价 443特惠价

 ??  ??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