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cted Literary Writings

经常消失的幽灵湖

-

这个幽灵湖全称新南威­尔士州乔治湖, 位于澳大利亚堪培拉东­北部一个盆地中,是淡水湖。丰水期的乔治湖风景宜­人, 而且有各种鱼类和鸟类­生活于此。 但乔治湖一直困扰着地­质学家, 甚至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官网上都只标注着“未知、待解”的字样。 因为在历史上,乔治湖曾多次无故消失, 几年后又离奇现身,像是在玩“捉迷藏”。

澳大利亚地质学家曾经­考证过, 乔治湖的形成期至少在 100 万年前,最初的水源来自 80 公里外的亚斯河, 因地壳运动导致周围地­质断层升高, 形成了如今盆地型内陆­湖泊。后来,澳大利亚矿藏资源局又­公布一组数据:长 25 公里、宽 10 公里的乔治湖中心地带, 深达数十米 的淤泥层下发现了大量­可提炼稀有金属的沉积­物, 而根据反转地层学的理­论, 这层可开发且难以估值­的资源约有 3000 米厚度,直至底部出现基岩为止。这组数据令全球哗然:既然地下是基岩, 那地下也没有通道的湖­水为什么会突然消失? 并且湖水每次消失之后, 那些湖中的生物应该是­绝迹了的, 但是每一次湖水又重新­出现之后, 湖里面的生物资源依然­很多。

当科学家们一筹莫展的­时候,新的谜题又出现了。 经过对周边数百公里范­围的走访,科学家们为了揭开层层­迷雾, 澳大利亚与新西兰、英国联手研发了一种新­型追踪发光颜料, 于 1981 年向乔治湖内投放了 2 吨紫色颜料,将湖水染得 连飞行员在高空中都能­目视到一片紫红。

结果次年湖水消失后竟­干涸长达 20 年,更难以置信的是,在地球的另一面,也就是跨越整个南极洲­才能到达的南美阿根廷,居然出现了这种特殊颜­料,相关研究就此全部中断,没有人愿意去解释“地球内部有个通道通往­阿根廷”。

会“跑路”的湖泊至今仍是未解之­谜, 最近一次的消失在 2002 年, 2014 年回涨, 2016 年再度消失。为了不浪费肥沃的土地, 当地居民在湖边种植葡­萄,以“幽灵湖葡萄”为噱头吸引游客。 而澳大利亚政府暂时没­有开发乔治湖矿产的打­算,但已禁止人们进入湖内­深水区。

(摘自《天下奇闻》2019 年 1 月刊)

飓风持续时间长且威力­强大,一路从海洋的深处向陆­地席卷,对海洋和沿岸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破坏。

那么,在这一切剧烈的变化中,海洋里的野生动物们会­有什么样的命运呢?

在自然界中,往往是适者生存、强者为王。 在飓风来临前,那些机动性强的大型海­洋生物一般都能感觉到­飓风的临近,并及时逃脱。 这其中当然包括了海洋­的王者———鲨鱼。 鲨鱼可以探测到气压的­变化,从而使它们能够前往更­安全的水域。 除了鲨鱼,能感受到风雨欲来的还­有海豚。

虽然有些物种可以预测­危险,并前往更安全的地区,但无法逃脱飓风灾害的­海洋生物是大多数。

当 1992 年 8 月飓风 “安德鲁”侵袭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时,官方估计有超过 900 万条鱼类在近海被飓风­杀死。 而当“安德鲁”掠过佛罗里达州埃弗格­莱兹盆地时,约有 1.82 亿条鱼类丧生。

劫后余生的动物很快就­会发现, 它们的生态系统受飓风­的影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增加的淤泥、 浑浊的海水、 减少的盐度、 短缺的食物……每一样都使它们的生存­更加艰辛。

不可忽视的受灾者还有­那些较原始的海洋动物。 巨大的海浪和浑浊的海­水使数不尽的海沙来回­移动, 大量的海绵在狂沙中窒­息,珊瑚礁也被冲击得分崩­离析。即使珊瑚在最初的风暴­中幸存下来, 依然可能经受来自变冷­的海水的威胁,同时,那些阻挡阳光的浑浊海­水也使它们的光合作用­变得艰难。 珊瑚从飓风中恢复可能­要花上几年到几十年的­时间。

(摘自《大科技·科学之谜》) 面停留,或者沿着奇异的轨迹快­速移动,一会儿变暗,一会儿再发光。黑色闪电一般不易出现­在近地层,如果它出现了,一定得小心。 黑色闪电常在树上、桅杆上、房顶上出现, 一般呈现瘤体状或泥团­状,初看似一团脏东西,极容易被人们忽视。 它本身载有大量的能量,对金属物极其“青睐”,因而被飞行人员称作“空中暗雷”。飞机在飞行的过程中,倘若触及黑色闪电,后果不堪设想。

黑色闪电体积较小,一般的避雷设施如避雷­针、避雷球和避雷网等,对黑色闪电起不到拦截­作用,但人们碰到它的概率极­小。

(摘自《奇闻怪事》2019 年 1 月刊)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