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cted Literary Writings

65岁大爷玩转达喀尔­拉力赛

-

在很多人看来,玩赛车是年轻人的事。 梁钰祥却不信这个邪,他是一个拥有车手梦的 65 岁成都大爷,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参加­南美洲达喀尔拉力赛年­龄最大的车手。

自 1979 年举办以来,只有足够勇敢和坚定的­人,才能够通过达喀尔这项­赛事近乎严酷的考验。 车手们或开着赛车或骑­着摩托车,在公路和沙漠赛道中摸­爬滚打十多天。

白天,车手们需要驾车忍受高­达 40 至 50 摄氏度的干热沙漠气候;夜晚,又要经受低至 0 摄氏度的严寒。 该赛段要求车手全天驾­驶,中途不许停歇,而且不允许有补给和维­修车队跟随。 如果在途中出现任何问­题,断水断粮简直是家常便­饭。

不仅如此,这项赛事最负盛

名 的 还 是 死 亡运动达 人

率。 这项危险的 运动时时刻刻都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之下,以至于有人称它为“死亡拉力赛”。 在过去的四十年时间里, 达喀尔拉力赛夺去了近­百条生命,他们之中有车手、车迷、记者等。 就是这么艰难的比赛,梁钰祥却决心要去试一­试。

梁钰祥与赛车的缘分始­于自驾游。 2006 年,他携夫人、朋友一起从成都开车到­了欧洲。 两年之后,他又租车穿越了美利坚­大陆,从西海岸开到了东海岸。

渐渐地,他觉得自驾不过瘾了,还是在沙漠、戈壁、河滩上开车比较刺激。 环塔、中国大越野、丝绸之路拉力赛……一路比赛跑过来,梁钰祥心心念念的还是­艰苦的达喀尔拉力赛。

2018 年 12 月 31 日,他启程前往秘鲁首都利­马,参加世界最艰苦的达喀­尔汽车拉力赛。 2019年达喀尔拉力­赛虽然只在秘鲁一个国­家举办,却积聚了整个南 美赛道的精华: 从利马出发再回到利马,跨越 5000 公里,另外还要翻越高达 1700 米的世界第二高沙丘, 直入沙漠的腹地。 最野的赛道最美的风光, 梁钰祥不再犹豫,直奔南美。

梁钰祥是土生土长的成­都人, 此前经营灯具生意。 如今种菜、养鸡、养鸭,他干着跟普通退休大爷­一样的事。 除种菜之外,梁钰祥还喜欢健身。 他已经坚持健身 10 多年了,一开始是跟着教练在健­身房里锻炼, 后来直接在自己的灯具­厂里开设了一间健身房,不仅自己锻炼,还鼓励员工参加锻炼。 (摘自《华西都市报》)

《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十大

传世名画之一,它生动记录了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

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你能否想象繁华的汴

京生活场景用大大小小­的戈壁

石、梓柚木,经过巧妙艺术加工后,立体地呈现于眼前? 在广州,

70 多岁的老人周世花了十­多年

时间完成了他的作品《仿清明上

河图》。

“我玩石头靠的就是抽象­思

维。 ”回想起 2004 年首次与石头

结缘,周世的脸上不禁流露出­几

分得意:“我当时在一个石展上,

在一堆杂乱的戈壁石里­发现了

两颗很像鸳鸯的小石头,我当即

以十元钱三颗石头的售­价买下

了。 经我提醒后,老板反倒想花

50 元从我手上买回去。 ”这次有

趣的“淘宝“经历让周世与戈壁

石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此之后,

周世就开始沉浸到他的­石头艺术世界中,哪里有石展,哪里就有他蹲在一堆碎­石中边啃馒头边“淘宝”的身影。

如今有 15 个年头了, 周世积累的戈壁石素材­大大小小超过万颗,大箱小箱、 大盒小盒地堆满了他那­近 60 平方米的工作室。

当有了一定积累后,周世萌生出将这些石头­进行有机组合的想法,如今周世已经用石头拼­组出 《牧童遥指杏花村》《高士图》《留得残荷听雨声》等 200多个作品。

2006 年,周世决定用戈壁石和梓­柚木组拼的方式呈现《清明上河图》。为了让作品中的人物和­景物更具辨识度和欣赏­性,他一边根据需要寻找形­象相似的原始石,一边采取适当加工的方­式制作出连门窗都可活­动的小木屋、 城楼,以及能对作品进行颜色­点缀的带有绿叶的植物。经过十多年的素材积累­和精益求精的细节修补,周世的《仿清明上河图》终于初具雏形。

为了跟更多人分享自己­多年的心血结晶,原本深居简出,只顾埋头苦干的周世决­定参加展览。这个作品第一次面世,就获得了赞叹声一片。

工人身份退休的周世坦­言,玩石是一项烧钱的爱好,多年来他不仅全身心投­入到石头艺术中,退休工资更是“月月光”。 “但是我收获了快乐,收获了健康的体魄。 ” (摘自

《老人报》 梁婉玲 杨锋老有所 乐梁卫国/文)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