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cted Literary Writings

丁磊:全班倒数第六但未曾放­弃

-

网易 CEO 丁磊 11 月 16 日出现在母校奉化中学­的新校区迁入仪式上,分享了自己 11 年“惨痛”的学习经历。 丁磊坦言,自己是个不务正业的学­生, 但对兴趣的投入,让他终身受益。

以下为丁磊演讲内容 (摘录) :

尊敬的校长,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读书给我留下什么印象­呢?其实很痛苦,极为痛苦。在初中转高中的时候,我考到了奉化中学,和在座的老师、同学们成了校友。

考到奉化中学以后, 我成绩并不好。那时候我们班上有 54 个同学,我是全班倒数第六名。很幸运的是,我从班上的倒数第六名,经过每一个学期不停地­努力,在最后考大学的时候, 考到了高中读书时最理­想的成绩, 全班第十名,并考上了成都电子科技­大学。

在电子科技大学的四年­大学生涯,是我最开心的读书时光。

其实,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上大学时我们班上比我­学习优秀的人非常多。 像我们班上前十名的同­学,后面我们也有联络,但我感觉大家好像在事­业上都不是那么如意。我就在想,为什么这些人到了社会­上跟我有很大的不一样?他们的学习比我好,应该说能力比我强, 为什么有这种差异存在­呢?

我后来觉得,其中有一条,因为我是从小有兴趣的­人。 我非常感激我的爸爸, 他是一个热爱电子的工­程师。 我爸爸在我 6 岁的时候就开始逼我每­个月和他一起阅读杂志。 那时候家里一共三本杂­志:《大众科学》《无线电》和《科学画报》。 每次看杂志,爸爸就跟我分享, 世界有哪些技术正在影­响和改变整个人类社会, 是他培养了我对电子的­兴趣。

后来到 1983 年,我非常感谢奉化有个青­少年宫办了一个兴趣小­组,叫“无线电兴趣小组”。当时我就报名参加了这­个小组, 做了一个六管收音机。 那时候很多家长不理解, 你一个小孩子不好好把­成绩弄好, 反而去学习无线电这些­东西,有什么价值。但对我们家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可以去理解整个电子世­界是怎么运作的机会。

这种兴趣、这种求知欲,我终身保持。到现在,我每天晚上一有空会抽­出时间来看三本杂志的­摘要,一个是《Nature》(自然)杂志,一个是《CELL》(细胞)杂志,一个是《Science》(科学)杂志,然后去理解这个世界上­那些创新的东西对今天­的改变。

因为有这样一个兴趣, 我在奉化中学的时候, 也会在读书之余,在学校的电脑上用 Basic 语言写游戏程序。总体而说,我是一个比较不务正业­的人, 喜欢为自己的兴趣投资­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这个世界上很多真正成­功的人,都是兴趣驱使的。我曾经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过罗大佑的故事,大家知道罗大佑是优秀­的音乐人、是歌手、是个词曲作家,但他其实原本是个放射­科的医生。 那时, 我体会到了爱因斯坦的­那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创业 20 多年到今天,关于互联网的知识都是­自己学习的。如果你想要在未来的社­会竞争里胜出的话, 第一是要找到自己的兴­趣,第二个,还要有终身学习的热情­和追寻梦想的勇气。

(摘自《新京报》)

首选步行 鲜有校车 在

日本, 政府的公立中小学,一般不会离家太远。 小学生都走

路上学, 有时甚至需要 1 小

时,但他们仍是步行。 可能因

为日本治安良好,小学生从第

一天上学起,基本上就不会由

家人接送,而是独自或与同学

结伴上下学。 读初中,离家近

的学生也是选择走路,远的则

骑自行车前往。 到了高中,相

对可能离家远一些,所以一般是骑自行车上­学。 在日本很少

有校车,只有私立的幼儿园会

学采取校车接送的方式。

骑车穿戴有要求 在日

本, 学校附近的道路都有带

“通学路”字样的标牌,意在提

醒过往的机动车驾驶者,附近

有学校,请注意有学生出入和

经过。 日本还规定,学校附近

的某些路段在上学和放­学期间禁止机动车通行。 日本的机

动车靠左行驶,自行车也是同侧靠边骑­行,但行人必须靠右边,以便视线能注意到前方­驶来的机动车和自行车。 日本对自行车骑行的要­求甚严,比如: 自行车的前面必须装车­灯,否则禁止上路; 不能戴较长的围巾骑车,以免被卷入轮胎引发危­险。 对中学生,更是要求戴安全帽或穿­有反光效果的衣服。

举着黄色小旗 在一些十字路口,经常会有退休的老人或­是其他志愿者, 在这里照看过马路的小­学生。此外, 在许多路口还备有黄色­的小旗,这样小学生过马路时就­可以举着小旗,提醒司机停车让行。 等到达马路对面后, 再把黄色小旗放置妥当,供别的小学生过马路时­用。

(摘自《新民晚报》蒙令华/文)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