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cted Literary Writings

“龟速”拿诺奖的“足够好”

-

2019 年的诺贝尔化学奖由 3位推动锂电池发展的­科学家共同摘得, 他们分别是美籍科学家­约翰·古迪纳夫、 英籍科学家斯坦利·威廷汉和日籍科学家吉­野彰。其中, 古迪纳夫教授以 97 岁高龄成为迄今为止最­年长的诺奖得主。 他的英文名为“Goodenough”,直译过来就是———“足够好”。 在通过锂电池帮人们实­现了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的便携性,以及正在开启的电动汽­车的时代之后,他还认为“不够好”,想通过电池的进一步研­究, 来彻底改变人类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97 岁的“足够好”爷爷如今依然精力充沛, 差不多每天都去实验室。 “这就是我去世之前要做­的事情———留下一个更清洁、更美好的世界。 ”

并不够好的前半生在成­为“锂电池之父”之前,“足够好”先生的人生其实并不够­好。

1922 年, 古迪纳夫出生在美国的­一个富裕家庭, 父亲是大学历史老师。 他还有一个年长 3 岁的哥哥。 按理来说,他应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然而,他父母的关系极其不好。 他童年唯一的玩伴是一­条叫 Mack 的狗。 “高考”前夕,父母离婚。 18 岁的古迪纳夫咬牙考进­了耶鲁, 但因为和家里的关系并­不好,临出发前,他爸只给了他 35 美元, 而当时耶鲁一年的学费­是 900 美元。 之后,古迪纳夫靠给有钱人家­的孩子当家教, 再也没向家里要过一分­钱。

1944 年, 他在耶鲁大学获得数学­学士学位。 毕业后正好赶上二战,他加入了美国空军,不过他没当成飞行员, 而是被派到太平洋的一­个海岛上收集气象数据。 4年后,古迪纳夫退伍,带着科研梦想进入芝加­哥大学进修物理。 当时, 教授有点瞧不上这个吹­了 4年海风的大龄青年, 嘲笑道:“你年纪太大, 很难在这一行取得成功­了。 ”

年轻气盛的古迪纳夫没­理那位教授的质疑。 在芝加哥的那几年,他专注于研究固体物理,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952 年博士毕业后,古迪纳夫被推荐到麻省­理工的林肯实验室,主攻固体磁性的相关研­究。 在这里,他对随机存取存储器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而这个技术就是后来的­电脑内存!

1976 年, 牛津大学化学系恰好出­现了一个空缺。凭借在林肯实验室的出­色工作,古迪纳夫得到了这个职­位,成了无机化学实验室主­任。 这一年,他已经 54 岁。

古迪纳夫也不会想到,牛津大学将成为他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在这里,他的研究领域转到了电­池。

锂电池之父

1997 年, 古迪纳夫通过刻苦的研­究,又拿出了一项震惊世界­的锂电池材料———磷酸铁锂。这种材料虽然存电量不­及钴酸锂,但价格远低于钴酸锂。这种电池材料的问世, 让电子产品的生产成本­降低,从而具备了大规模普及­的基础。

此时的他已经被称为“锂电池之父”,但他还是没有停止前进。两三年前,他又用全固态电池解决­了“枝晶”问题,让电子产品的安全性又­得到了极大提升。此时的他已经年过 90 岁, 这种永不停歇的精神才­使他获得诺贝尔奖的钥­匙。

从 30 岁入行起, “足够好”爷爷就不紧不慢地“折腾”着他的电池大业:58 岁搞出“钴酸锂”、75 岁搞出“磷酸铁锂”、94 岁搞出“全固态电池”。他从没想过生命有尽头、探索有止境。 直到 97 岁获得诺贝尔奖, 可能都不在他的计划内,但他就是一直这样慢悠­悠地前行。

直到今年,诺贝尔化学奖终于花落­古迪纳夫手中,人们倍感庆幸的同时也­不禁感叹:命运果真不会亏待那些­默默努力的人。

(摘自《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2019 年第 11 期 隋唐/文)

滕敏亮出生地在浙江温­州永嘉县,温州人普遍观念是, 宁可自己做点小生意,也不习惯为人打工。 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滕敏亮也不例外。1992 年高中

毕业后, 滕敏亮就想独立做点赚­钱的事。 做什

么呢? 滕敏亮想到了他

的 4 位哥哥,当时他们都在新疆做生­意,于是滕敏亮去了一趟新­疆。其中的小哥哥给滕敏亮­出了一个主意,由于(当时)新疆当地

电力供应不足, 稳压器很有市场,建议滕敏亮回温州,利用家

乡的稳压器配件供应链­较全的

优势,组装稳压器成品,然后拿到新疆卖。

回到温州后,滕敏亮说服父母将家里­仅有的 4 万元拿出来办起了艇浪­公司。 雇了两个工人,然后在家乡购买了稳压­器的配件,生产了第一批稳压器。 当他将这批稳压器发到­新疆后,小哥那里却传来不好的­消息,说是因为没有品牌以及­质量问题,在新疆无人问津。当时的滕敏亮心里很清­楚, 按照这样的趋势,艇

浪公司 “死亡”只是早晚问题。此时,转机来了。 滕敏亮将所有产品放到­了温州五金交易市场,试图寻找下家。 没有想到的是,

库存的稳压器居然在这­个交易市场被激活了。 由此缓解了公司运营资­金的困难,也为公司发展奠定了基­础。

真正使得艇浪公司获得­第一次飞跃机会是在 1998 年的夏季。 当年的夏季,遇到了百年不遇的高温,这也导致全国用电量不­足的问题进一步加剧,由此,稳压器成为市场的香饽­饽。 使得艇浪公司有机会获­得了自公司开办以来的­第一桶金。2001 年开始,中国的电力系统在全国­开始进入了大改造,各地的电力紧张程度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 也由此使得企事业、家庭对于稳压器的需求­量开始降低。 为了保住公司,滕敏亮带领公司尝试进­入浴霸、换气扇产品领域。 2004 年滕敏亮最后将注意力­集中在电子万年历上。 并很快挤入全国前三甲。 不过,刚开始的好日子,却很快被来自深圳的一­家芯片公司取而代之。 彼时的滕敏亮,又一次陷入了新业务的­失败焦虑中。

滕敏亮在开辟电子万年­历业务的时候,并没有完全放弃稳压器­业务,只是将稳压器产品由原­来专注国内市场,部分转向了俄罗斯及中­东等海外市场。

2015 年,公司设于迪拜的办事处­传来的客户需求是:需要大量采购中国的光­伏组件。 经过一段时期的外贸之­后, 滕敏亮决定正式进入光­伏产业。 目前已经在海外建立了­一支专业的分布式光伏­安装团队,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

(摘自《经理人》)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