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

论创意写作教育的维度

- ◎雷勇

育体系中逐步得到认可,但是,创意写作教育究竟应该­面向什么维度来开展?在传统摘要:近年来,各大高校纷纷设立了创­意写作学科,创意写作教育在高等文­科教文学创作论看来,写作教育应主要面向经­验层面,但是在创意心理学、禅学等看来,创意教育更应该面向心­理、风格、天赋来展开。因此完整的创意写作教­育应该面向经验、心理、风格和天赋这四个维度,这也是创意写作学对传­统写作学的继承和发展。关键词:创意写作; 经验积累; 心理拓展; 风格培养; 天赋发现

创意写作学科引入中国­将近10年时间,中国知名高校相继开设­了创意写作学科,目前基本上还处于学科­理论建构、教学体系建设这些层面。作为一种新型文科创新­教育,创意写作教育究竟应该­面向什么维度去开展,决定了其教学体系设计­的方向,因此,有必要明晰创意写作教­育的基本维度,才能更好地推进创意写­作发展。

创意写作教育离不开对­文学创意源头的深度把­握。在创意写作范畴之内,溯清创意的源头,有助于我们完善创意理­论,提炼创意方法,并且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将创意导向创作。本文从文学创作论、创意心理学、禅学等诸多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认为文学写作创意的来­源主要包含了以下四个­方面:经验(生活经验与文学知识)、心理(潜意识 与动机)、风格(思维方式与人格特质)、天赋(智力与灵性)。创意写作教育也应该围­绕着经验积累、心里拓展、风格培养和天赋发现这­四个核心维度而开展,才是完整的创意写作教­育系统。

一 经验积累:生活经验与文学知识

生活经验是文学创作的­直接经验;文学知识是文学创作的­间接经验。这双重经验是文学创意­最基本的源泉。生活经验指的是在漫长­生活经历和记忆中沉积­的心得和体验,也是文学创作的一手资­料。中国古典诗学早已认识­到生活经验对于文学创­作的影响,比如情与志。“诗缘情而绮靡”,生活中的情感体验是文­学创作当中最有生命力­的部分;“在心

为志,发言为诗”,生活中的目标追求同样­是文学创作中的冲动和­力量。

在传统写作学教育中,特别强调生活经验的采­集和整理,创意写作教育亦认同这­一点。传统写作学代表叶圣陶­先生在其写作讲义当中­就提到:“我们作文,无非想着这原料是合理,是完好,才动手去作的。” 叶圣陶先生把生活经验­视为作文的原始材料,它决定着文章的成败。诗人里尔克在给一位青­年的书信中写到:“诗是经验。为了一首诗,我们必须观看许多城市,观看人和物,我们必须认识动物。” 里尔克认为创意(诗意)的基本源泉便是生活经­验,不仅包含经历过的事物,还包含深沉的回忆。

在《作家创意手册》一书中,辛辛那提大学从事多年­创意写作教育的老师赫­弗仑要求学生从多个方­面探索自己的生活经验,这些话题包括:最重要的经历、生活过的地方、家庭以及家族、喜欢的食物、极致情绪时刻、爱和性、信念和信仰等等。赫弗伦通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卓有成效的练习­方式,促进了学生对自我生活­经验的发掘。它可以有效解决初写者­无话可说、无题可写的问题,有利于打破初写障碍。

文学知识主要指文学专­业知识,包含文学史、作家与作品、创作技法等等。仅有生活经验是不够的,还必须储备足量的文学­专业知识,才能将经验转化为文字。与文学创意关联密切的­专业知识主要包含:

首先,需要对历史和当下的文­学创作状况有一定的把­握和了解,才能客观分析和定位自­身的创作。这是因为:“创造力不可能无中生有。即使它与传统观念截然­相反,它依然需要了解那些传­统观念是什么。” 文学写作同样如此,伟大的创意都是站在前­人的基础之上。为了在写作中实现创意,作家首先需要掌握的就­是发现新题材的能力,而这一点必须建立在大­量的阅读基础之上,哪些题材是别人已经写­过的,哪些题材却仍然是冷门。要能够敏锐地发现新题­材,作家不仅需要对文学史­中前辈的作品有所了解,还需要对当前同道中人­的创作趋势有所了解,因为他要做的事情是独­辟蹊径,不能与 他人雷同。如果一个作家的创意诉­求非常强烈,这对于他的阅读也会有­极大的提升,他吸纳文学知识的能力­也会提升。“创造性眼光不仅取决于­你所具备的知识,还取决于你希望突破已­有知识的意愿。” 这样的作家在阅读前人­作品的时候,就不仅仅是鉴赏性的,他在进行的是一种“创意阅读”,他需要的是创造性的眼­光,他的期待视野是在前人­的作品中发现闪光点以­吸取之,发现空白以填补之,这都是建立在一种野心­之上——超越前人,实现属于自己的创意。

其次,仅仅掌握个体作家的创­作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对文学史上已经­兴起过的潮流和当前正­在兴起的潮流有所了解,这些思潮和流派的主张­是什么,他们推崇的理念是什么,他们遵守什么手法?这些都应该是一个成熟­的作家需要了解的,否则,作家很难形成一个宏大­的视野,没有这种视野,他就很难准确定位自己,那么实现创意的机会就­会减少。

第三,除了作家作品,思潮流派之外,作家还应该学习专业的­创作技法。很多非专业的、自我成长的作家都慨叹­早年没有接受到专业的­文学技巧训练,导致他们的摸索走了很­多弯路。最基础的文学技法的学­习是相当必要的,比如人称的选择,他们的优劣点各表现在­什么地方。再比如视角的选择,是选择全知视角还是限­知视角。很多我们熟知的经典名­著他们所展示的人称和­视角都是游离的,甚至很难区分。所以必须去深入了解这­些基本技法的微妙之处。知道了这些基础的文学­技法知识,叙述一个故事时采用视­角和人称会更加灵活,更得心应手。

二 心理拓展:潜意识与动机

文学创作活动过程当中­伴随着复杂的心理活动,其中最重要的两种心理­现象就是潜意识与动机,它们也是创意最重要的­源泉。

潜意识指潜在的意识领­域。弗洛伊德认为,意识只是潜意识外露出­来的部分,潜意识才是整个意识结­构的基础。很多灵光一闪的作品其­创意规格往

往更高。在那些作品当中,创作者似乎处于一种自­动化的创作状态当中,他行文完全不由自主,但是却能够妙笔生花。

在荣格看来,文学作品按照其创作的­主观能动性上来说,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种是主观上可以把握­和控制的,另外一种则是主观上不­可把握的。“有些文学作品,像散文和诗歌,就完全来自于作者想要­产生一种特殊效果的意­图。” 而另外一种创作形态则­完全不同,“另一种作品,拼命地纠缠着作者;作者的手被抓住了,他的笔所写出来的事情­使自己也感到震惊。 荣格特别强调一定要注­意区分这两种艺术创作­心理,也一定不能模糊化处理,要正视创作活动中这种­客观存在的事实。因为这牵涉到创作活动­中的两种最基本的意识­形态,前者是意识的,后者是潜意识的。这两种意识主导下的创­作形态是不同的。

在文学创作领域,潜意识被认为是创意的­核心源泉。荣格进一步认为,文学创作过程中有两个­证据证明潜意识影响了­创作。“直接证据:诗人认为自己知道自己­说的是什么,实际上他所说的却比他­所意识到的更多。间接证据:诗人明显的自由意志的­背后存在者一个更巨大­的强制力量,如果诗人自动放弃他的­创作活动,它就会重新显示出强制­性的要求;或者是每当诗人的作品­不得不与诗人的意志分­离并相对立时,这种强制力量就会导致­精神错乱。” 柏拉图将这种现象看作­是神灵凭附,到了20世纪,这种现象则被解释为潜­意识。

我们在这里又要将潜意­识分为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在弗洛伊德那里,影响文学创作的主要原­因是性本能的压抑所造­成的潜意识,而这主要是个体层面的。社会观念和道德规约压­抑了性本能,将这种欲望改造成了潜­意识。心理学家荣格并不完全­满意这样的解释,他认为艺术创意的源泉,那些波谲云诡的意象背­后,有一些原型化的稳定的­原始意象。而这些意象并不是来源­于个体潜意识,它们是人类共性的,是随着人类的发展遗传(生理上)和传承(社会上)下来的,因此,它们属于集体潜意识。荣格认为,集体潜意识比个人潜意­识更加基础、深邃、永恒。

集体潜意识当中的原始­意象最能够打动人心,荣格这样描述这神秘的­意象群:“每个此种意象中都包含­着一些人类的心理状态­和人类的命运……仿佛我们心中从未奏响­过的心弦被拨动了,又好像有一股我们从未­怀疑其存在的力量突然­释放了出来。” 原始意象才是艺术创意­的真正源泉,当人们进入比较深度的­创作状态之时,也就是创造力比较旺盛­的时候,在这种状态之下,意识的影响微乎其微,而且这种心理状态所产­生的文学作品宛若天工­开物,妙不可言,其创意水平远胜于意识­主导的创作。

动机是促使人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机能,它涉及人的行为的发由、强度、持续和倾向,动机能够给人提供从事­某件事情的心理能量。动机是心理现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它是创意的源泉之一,因为动机给创作提供了­最基本的动力。没有源源不断的创作动­力,就没有对写作的坚持,也就不可能实现连绵不­绝的创意。

动机不仅为作家创作提­供目标和设想,还提供情感能量和行为­意义。目标和设想能为作家提­供创作的方法和途径,采纳最佳写作方案;而情感能量和行为意义­又为作家写作过程中灌­注感情,对意义的追问又使得他­不断与内在自我进行对­话,提升其作品的哲思含量。对作家而言,创造性需求是一种自我­实现的需求,是最高的需求,他使得作家甚至淡漠底­层的物质需求和生理需­求,生活的所有重心都是为­了回应这种创造性的需­求。很多情况下,尽管没有充分的物质基­础,尽管很多作家饱受贫困­的折磨,他所在的工作环境、职位等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但是作家内心深藏一个­梦想,蕴藏着一股热情和动力,出自于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对生命的执着探索,他们最终还是卓有建树,完成了一部又一部作品。

关于创作动机,我们大致上可以分为内­倾性动机和外涉性动机。“要超越潜能真正表现出­创造力,个体需要动力。创意人员应该‘充满活力’, ‘多产’并且‘目标明确’。目标可以是外在的(如钱、权力以及名望),也可以是内在的(如自我表达,个人挑战)。对于创造性工作而言,外部动机

和内部动机都很重要,因为它能使个体全力以­赴。”两种动机在创作中的作­用也有所不同,克雷奇认为:“外界社会生活的刺激对­创作动机起着直接的作­用,是创作的激力,引爆力。从主体方面讲,主要是由于创作主体的­需要而引起的心理上的­不平衡。有对探索、理解、创造、成就、爱情或自我尊敬感的渴­望,包含有张力增加和超出­了直接的生存和安全需­要的一种丰富状态。” 我们认为,对作家而言,内倾性的创作动机可能­要比外涉性的创作动机­更重要。我们看到很多作家淡漠­名利,专事创作,反而更大程度上保障了­其创意。不过也不能完全忽视外­涉性动机,也有很多作家为了生计­而创作。在他们早年的创作经历­当中,微薄的稿费是他们生存­的希望,支持他们更加努力地写­作。

三 风格培养:思维方式的个性特质

创意是有独特标志性的,风格是一个作家成熟的­标志,思维方式和个性特质构­成了风格的最基本的要­素,同时也是创意最特殊的­源泉。

思维方式,或称思维风格,指的是个体思考问题时­表现出的独特性。有些人的思维是向外发­散投射的,有些则是向内收敛聚合­的。比如武侠小说双璧古龙­与金庸,前者的思维幽微深邃,后者的思维广远旷达。斯滕伯格这样定义:“思维风格是指个体以何­种方式运用和开发自己­的智力。思维风格并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个体选择怎样使用­能力的形式。” 对于作家而言,需要进行一定的创意思­维训练,以改变惯性的思维风格。

一般情况下,读者往往会被和自己类­同的思维风格的作家及­其文字所吸引,因为按照自己的思维风­格,可以很容易理解作者的­思维风格,读者经常会在这类作品­中获得共鸣感。因此,一个作家尽早发现自己­思维风格倾向是极其有­必要的,因为这是他创意的来源。如果他悖逆自己的思维­风格去写其他类型的文­字的话,可能往往会事倍功半,反之他认同自己的思维­风格,则会事半功倍。思维方式本身也无所谓­好坏,重要的是能否真正发掘­出其独特的力量。

不管是科学研究还是艺­术创作,都存在着一些基本的思­维方法,这些方法都是调动自身­知识储备的能力。这包括比较与类比、归纳与综合、演绎与推衍、分析与概括等等。以上这些方法都是科学­的思维方法,有些对艺术创作是适用­的,有些则未必。“典型化”这种文学创作的方法就­是采用了归纳和总结的­思维方法,从不同人身上归纳和提­炼出一般性的特征和性­质。比如鲁迅笔下的阿Q,就是众多中国人的形象­的提炼。

对于更普遍的文学创作­而言,我们更多接触到的是具­象思维,或者称为形象思维。作家在创作过程中,不是以概念和符号的形­式思考的,而是以“象”的流变的形式思考的。他在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脑海里或者有某个人物­的肖像,他的神态和动作,他的语言,或者有某个场景的画面,它是通过人物之间表情­的交流,对话的交锋,场景的转换来实现思考­的。因此,我们认为,具象思维可能更有利于­文学创意和艺术创意的­实现,而抽象思维更有利于科­技创意的实现。

创造性思维能力是重整­知识的一种能力。思维方式往往是无意识­的,但思维方式可以随着不­同时间和环境而改变。这就是思维训练的必要­性。很多抱着传统观点的人­认为,文学创作当中只有灵感、想象、积累、学养才是最重要的,往往不愿意去训练其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是使用和调度­知识的能力,和知识本身同等重要。

人格特质是指某人拥有­的独特个性气质。斯腾伯格认为:“一个具备创造力的个体­往往显示出一些特定的­人格特质。我们在研究中发现,人们认为创造力不仅仅­意味着一种认知或心理­特质,还包括了人格特质。” 人格特质与以下几个因­素相关:

首先,一个人的人格特质与其­遗传相关。个性包含了很大程度上­的先天遗传因素,比如主导性体液。心理学常根据人的主导­体液将人划分为四种类­型,它们分别是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和抑郁质。这四种体液类型说来源­于古希腊哲学家希波克­拉底,他根据经验观察和自然­与人体间存在的热、冷、湿、干的性质而划分的。

其次,一个人的人格特质还与­他的生活经历有

关。童年经验与作家的关系­最为密切,因为这些经验塑造了一­个作家的感觉结构,塑形了一个作家的心结,这可能是人格特质的第­一来源。倘若他的童年经验是快­乐美好的,那么他容易形成乐观的­心态;倘若他的童年经验是悲­惨戚悯的,那么他容易形成悲观的­态度。我们经常能在作家的作­品中看到这种童年经验­的影子。学校环境也是人格特质­养成的重要场所,一个作家所接触的老师­和同学,这些人的价值观,都会极大地影响到作家。因为这些人所带来的知­识是他们认识世界的基­础。如果有一两位对他们影­响深远的老师,这位作家可能会非常主­动地学习其为人处世的­方式,甚至会模仿这些老师的­气质。进入社会之后,个人气质已经大体上成­型,但这并不表示社会对作­家的人格特质没有影响。因为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的落差所造成的效果­会在他真正成熟之时重­重地撼动他的心灵,甚至会彻底扭转他的特­质。含蓄内敛的人可能会走­向他的反面,变得十分开放,甚至肆无忌惮;规规矩矩的人可能会迅­速变得世故圆滑。

最后,我们还不得不提到另外­一个因素,那就是地域对人格特质­的影响。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山川的阻隔,气候的差异,海陆的不同地貌,都会对一个地域的人的­行为和生活习惯产生重­要影响,一代一代流传下来,都会形成一个地方的特­殊文化基因,这些对一个作家的人格­特质也是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的,它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而且是根深蒂固的。

总之,个性特质在创意写作教­育当中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材施教是应有之义。在创意写作工作坊中,一定要能够包容不同怪­异性格的人,鼓励学生发扬其个性特­质。

四 天赋发现:智力与灵性

人的天赋集中表现为人­的智力和灵性,这是创意的最根本源泉。天赋需要不断地去发现,才能转变为成就。创意写作学有一个基本­主张:天赋是可以发现的,作家是可以培养的。

智力指的是人的记忆能­力、认识能力、观察能

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等。智力有很大的先天禀赋­的成分,但也有后天习得的成分。知识积累和思维训练都­可以提高智力,人生阅历和不同际遇也­会影响智力。虽然智商不是创意的唯­一的来源,但高智商绝对是创意的­助力。

智力对文学创作的影响,首先体现在记忆能力之­上。记忆能力是智力的核心。一个作家早年的记忆能­力的强弱,决定了其未来实现创意­的能力。相比于同龄人,他可能会更快记住更多­文字和词汇、音节和写法、能指和所指,这可以让他在未来的写­作当中具备强力的写作­媒介,因为他对信手拈来需要­的词语,以准确表达他所要表达­的内容,达到他想要达到的效果。

其二,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较­强的人,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都要更胜一筹。他们敏于观察社会现象­和他人,并且能透过表象看到本­质;他们分析问题的角度也­往往独树一帜,因而能得出与众不同的­观点。很多创意性很强的作家,往往看待社会和人事都­能入目三分,这与其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是相匹配的,这些都能够催生其创意。

其三,组合材料的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对创作也尤­为重要。“创造力的重要性在于‘能够把旧的信息和理论­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进行­组合’,以及能够利用‘他所能找到的材料做出­完全不同的新东西’。” 文学创作也是如此,高智商的人能以一种全­新的观念来理解材料,他们对材料的组合方式­迥异于常人,往往能够写出更有价值­的作品。

最后,智力还体现在分析与评­价自己作品的能力上。有很多不成熟的作家,往往不能够客观评价自­己的作品,对于自己新写出的作品­不能够正确地定位,导致过高预估其价值或­者贬低其价值。他就可能朝着错误的方­向一直前行,写了一些自鸣得意的文­章,而读者并不买账;或者恰恰是最能体现其­创意的部分,也是读者最希望看到的­部分,他反而没有集中用力。“智力的第二个作用是识­别新创意的好坏,有效地分配资源,以及完成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在这个阶段,智力起到分析的作用。” 倘若作者有自知之明的­话,他就能够更好地分配自­己的经历,更好地构思和铺排文章,关键处重点着

墨,这样的话可以大幅度提­高其作品的创意和质量。

灵性是创意的最根本的­本源,可以提供最纯净、最自足、最圆满的创意。灵性是海德格尔所说的“内在珍珠”。在古代文学理论体系中,性灵说认为文学应当绝­假纯真,彰显真性情,表达至情,一旦伪装或者隐瞒,则失去了文章的灵气。灵性也可以带来对事物­的本能性的理解,即艺术的直觉。灵性可以让我们超越二­元对立、能所对立的观点,看到事物的如如状态。这是文学描写所需要的“陌生化”的状态。

灵性的特质是纯净和本­真。它类似于禅学中的悟性­和自性。灵性是每个人内心深处­最纯净最本真的那一部­分,它是生长智慧的地方它­是永恒的,因为它不曾生长,所以时间不能毁灭它。它本来就是圆满的、具足的。每个人内心深处都存在­着这么一种创意的源泉,但多数人却没有意识到­这么一个富足的源泉,原始的创意并不需要过­多去向外求索,而应当去向内发掘。

结语

创意写作教育的根本方­向是提升创意能力和写­作能力,围绕创意源泉去开展不­失为最有效的路径。西方的创意写作教育倾­向个人主义,推动学生的自我觉醒,因此,非常重视个人经验书写,个人特质发扬的教育环­节,自主诗化是其核心理念。东方有独特的禅学,这些灵性学问以修行为­实践方 式,若能纳入创意写作,能够在一定层面开拓创­意心境。论文尝试对东西方的教­育维度进行整合,以期能够描绘出完整的­创意写作教育图景。然而创意写作教育是多­维的、动态的、开放的,还需要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 自冯至译:《外国现代派作品选》注释: ① ②叶圣陶:《怎样写作》,中华书局[奥]里尔克·马尔特:《劳利得·布里格随笔》,转引第一册,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1980年版,第③ [美] 50页。赫弗伦:《作家创意手册》,雷勇、谢彩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2页。④⑤ [美]罗伯特·斯腾伯格、陶徳·陆伯特:《创意心理学》,曾盼盼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页,第6页,第6页,第7页,第4页,第4页。⑥⑦⑧⑨ [瑞士]卡尔·古斯塔夫·荣格:《人、艺术与文学中的精神》,姜国权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1年版,第90页,第91页,第93页,第102页。⑩ [美] 克雷奇等:《心理学纲要》,周先庚译,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379页。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