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mporary World

美洲国家峰会难解拉美­国家分歧和美拉关系困­局

- 李菡 袁东振

内容提要 第八届美洲国家峰会是­在拉美地区政治生态和­政治力量对比发生显著­变化、拉美国家内部出现严重­分歧、美拉关系调整处于关键­时刻、中美关系和中拉关系进­入敏感期的背景下召开­的。会议从筹备到召开一直­充满不确定性。尽管此次峰会成功的难­度较大,但会议取得的共识和成­果基本符合各方预期。然而,本次峰会未能完全化解­拉美国家间的矛盾和分­歧,以及拉美与美国关系的­困局。

关键词 民主治理;“利马承诺”;美洲峰会;美拉关系

2018 年4 月 13—14 日,第八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简称“美洲峰会”)在秘鲁首都利马召开,来自该地区 33个国家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或代表,在“民主治理与反腐败”主题下,就治理与反腐、反腐败与可持续发展、反腐败国际合作以及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构建­反腐联盟等议题展开讨­论。美洲峰会一般每三年或­四年召开一次,是美洲国家领导人探讨­西半球日程、应对该地区面临的最紧­迫挑战、推进积极变革的最重要­和最高级别的多边会议。

本届峰会召开的背景及­其特殊性

第八届美洲峰会是在极­特殊环境下召开的,从筹备到召开一直充满­许多不确定性。因此,不管是峰会本身,还是其成果乃至将要产­生的影响,都格外引人关注。

本届峰会是在拉美政治­生态和政治力量对比发­生显著变化的重要节点­召开的,会议本身不确定性多。20世纪末以后拉美开­启新一轮左翼执政周期,委内瑞拉、智利、巴西、阿根廷、乌拉圭、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和尼加拉瓜等­国家相继由左翼政党执­政,左翼执政国家一度占拉­美总面积的 71.8% 和总人口的53.8%。左翼执政党试图修正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执行民众主义特色的社­会政策,一些左翼政府甚至提出“社会主义”的口号和政策主张。由于近年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加导致社会形势­不断恶化,拉美不少左翼执政党陷­入困境;中右翼政党重整旗鼓卷­土重来,并在阿根廷、巴西、秘鲁等重要国家重新执­政,引起地区政治生态和力­量对比的新变化。一些继续执政的左翼政­党也遭遇前所未有的严­重挫折,执政压力剧增,处境艰难。2018年墨西哥、巴西、委 内瑞拉、哥伦比亚、巴拉圭等要举行大选,酝酿着地区政治变局和­力量对比变化的新风险。拉美政治生态和力量对­比已经和将要出现的重­要变化,势必会在美洲峰会这个­平台上得到明显体现。

本届峰会是在拉美国家­内部出现严重分歧的背­景下召开的,成功的难度较大。近年上台的一些右翼政­党改变其前任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的立场和政­策,与委内瑞拉等左翼执政­国家在政治理念和发展­道路方面分歧和摩擦增­多。围绕委内瑞拉问题,拉美国家事实上已经形­成了左右严重分裂和对­抗的局面。早在2016 年右翼把控的“南方共同市场”中止委内瑞拉成员国资­格;2017年委制宪大会­选举和制宪大会成立后,古巴、玻利维亚、尼加拉瓜、萨尔瓦多等左翼执政国­家支持委政府,对选举表示祝贺;而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秘鲁等则拒绝

承认委选举结果及制宪­大会。为回应外部压力,委内瑞拉宣布2018 年提前举行总统选举,这进一步加剧了拉美国­家间的分歧。由11个国家组成的“玻利瓦尔美洲联盟”支持委提前大选,重申对马杜罗政府的支­持。而“利马集团”的12个国家则质疑马­杜罗政府,反对委提前举行选举,断言委“不可能举行民主、透明、可信的总统选举”。在拉美右翼力量支持下,此次峰会东道主秘鲁收­回对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的参会邀请。拉美国家在 委内瑞拉问题上选边站­队,严重危及地区团结,损害脆弱的一体化进程。而美国等西方国家推波­助澜,进一步加剧拉美国家在­相关问题上的分歧,为此次峰会蒙上阴影。

本届峰会是在美拉关系­调整处于关键时刻、拉美国家对美国的拉美­政策充满忧虑的情况下­召开的。对拉美来说,美拉关系一直是最重要­的双边关系。拉美对美国在投资、贸易、侨汇方面仍有较大依赖,拉美与美国之间有不可­割舍的经济利益,开展和深 化对美合作一直是拉美­国家的重要政策选项。然而,特朗普政府的拉美政策,为美拉关系带来许多不­确定因素,增加了拉美国家的忧虑。特朗普政府的保护主义­倾向,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重新谈判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决策,以及反非法移民的政策­等引起相关拉美国家严­重忧虑。本届峰会前夕,美官方宣布的拉美政策­信息复杂,含混不清,甚至相互矛盾。美方一方面希望深化与­拉美的历史性联系,致力于促进该地区安全­和繁荣

另一方面对一些拉美国­家恶语相加,威胁退出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重新谈判,把“危险非法移民潮”的责任归咎于拉美。拉美国家希望借此次美­洲峰会之机,推动特朗普政府纠正不­利于拉美国家的政策,在与美国的合作与斗争­中争得最大利益。

本届峰会是在中美关系­和中拉关系进入敏感期­的背景下召开的,中国议题与峰会关联性­增大。特朗普执政后把中国作­为主要战略竞争对手,视中国为对美利益的主­要威胁之一,并加大在拉美围堵中国­的力度。美国官方前所未有地关­注中拉关系发展,警惕中国在拉影响力的­扩大,力图压缩中国在该地区­的利益空间。美国一方面不得不承认­中国在拉美影响力不断­扩大的事实,另一方面极力贬低中国­对拉经贸合作的正面作­用,污蔑中国用不公平的贸­易手段损害拉美制造业,指责中国以短期收益换­取拉美国家对自己的长­期依赖,认为中国正利用经济影­响力将拉美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警告拉美不要过度依赖­与中国的经贸联系;号召美国和拉美共同抵­御中国等域外势力在该­地区影响的不断扩大。美国政府官员在峰会前­后多次表示,美国而不是中国应该成­为拉美国家的优先贸易­伙伴。在美国刻意渲染下,中国话题前所未有地成­为美洲峰会关注点。

本届峰会是在拉美国家­反腐斗争面临新挑战的­背景下召开的,反腐成为该地区国家的­新共识。近期巴西奥德布莱希特­公司行贿案持续发酵,引发拉美国家新一轮反­腐风暴[1]。秘鲁两位前总统因涉嫌­受贿被追责,现任总统在本届峰会召­开前被迫辞职;巴西前总统卢拉因与此­案有牵连遭调查并被判­刑,前总统罗塞芙遭议会弹­劾, 前众议长因涉嫌贪腐和­洗钱被判刑,多名官员因涉嫌受贿被­迫辞职;厄瓜多尔副总统因索贿­和贪腐被解职。拉美地区多位现任总统­也被爆牵扯该案。拉美国家在反腐败问题­上形成广泛共识,希望进一步凝聚共识,完善民主体制和民主治­理,确保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峰会的成果与缺憾

总体上看,本届峰会的成果基本符­合各方预期。峰会东道主秘鲁总统甚­至认为,与以往峰会相比,此次峰会取得了重要共­识和前所未有的成就。

峰会的内容相当丰富和­充实。峰会能够定期按时举办­本身就是一项重要成果。美洲地区35个国家中­的33国领导人最终出­席会议。峰会就各方拟定的共同­议程进行讨论,不仅举办了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间的大会,还进行了频繁的双边会­谈,实现了就本地区面临的­最紧迫挑战、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交­流经验、寻求对策的目的。作为第八届峰会的平行­活动,还举办了一系列的会议­和论坛,其中包括公民社会论坛、原住民论坛、美洲国家青年论坛、美洲国家企业家峰会、社会部门和政府高级官­员对话会等。联合国拉美经委会等还­联合发布《2018年拉美经济展­望》报告。这些论坛和会议极大丰­富了本届峰会内容,为该地区国家的各社会­群体提供了共同探讨和­应对本地区重大挑战的­机会和场所。

本届峰会签署了最终声­明《利马承诺》宣言。由于各国政府存在分歧,在不少敏感问题上各方­有不同倾向和利益,2012 年第六届和2015 年第七届峰会都没能按­预定计划发布最后声 明,以至于很多人对峰会的­意义和效果生疑。出席本届峰会的33 国代表一致签署具有5­7项内容的《利马承诺》[2],这是本届会议最重要的­成就。该宣言强调,无论是巩固民主制度、赢得人民信任,还是推动国家发展,都必须要预防和反对腐­败;号召各国团结一致,实施具体反腐措施,保证本地区经济社会稳­步发展;强调要巩固体制,加强民主治理,加强司法独立,推进信息公开,扩大公民社会的参与程­度,提高政府管理质量,预防公共工程、承包和公共采购领域的­腐败;规范对政治组织的资助,加强反腐机制建设,建立专门化反腐败队伍,建立各国检察机构信息­交流与共享,加强国际司法合作,加强银行与司法机构间­的合作关系,打击行贿受贿和有组织­犯罪等。

然而,峰会也有不少瑕疵和缺­憾,在某些方面脱离会议主­题和议题,在一定程度上加剧该地­区国家间的矛盾和分歧。围绕委内瑞拉问题的辩­论成为本届峰会的重要­内容。早在峰会召开前,美国政府就希望与美洲­国家领导人讨论委内瑞­拉危机,宣称美正在考虑对委制­裁的新步骤;阿根廷总统马克里等也­附和美国,提出把委内瑞拉问题作­为峰会议题[3]。美国、加拿大及部分拉美国家­在会议期间强烈批评委­内瑞拉政府,并在会议结束时发表声­明,继续支持和声援委内瑞­拉反对派,要求在委举行自由、公正、透明和民主选举,认为即将举行的大选如­把反对派排除在外就缺­乏合法性和可信性;古巴和玻利维亚等国家­则为马杜罗总统辩护。在委内瑞拉缺席峰会的­情况下讨论该国问题,不仅无助于问题解决,甚至可能引发新的对抗。

美国利用峰会打压拉美­左翼力

量。美国一直敌视拉美左翼,对委内瑞拉、古巴等左翼政府极尽打­压。尽管如此,美国政府此前和拉美左­翼政权间一直保持着各­种渠道的联系。2001年第三届美洲­峰会期间,美国总统布什与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曾举行会­晤 ;2009年第五届峰会­期间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与时任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先后三次握手,还欣然接受后者的赠书。2015年第七届峰会­期间,奥巴马与委总统马杜罗­简短会谈,表示美国不想威胁委内­瑞拉,而是要支持民主、稳定与繁荣;他还与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会面,实现两国元首自20 世纪60年代断交后首­次正式会晤。随着近期拉美政治生态­和政治力量对比的变化,特别是特朗普执政后,美国强化对拉美左翼政­府的打压力度,不断收窄对古、委政策,拉拢拉美右翼政府构建­反委联盟。本届峰会前夕,特朗普已采取多项限制­美古接触的措施,威胁要增加对委制裁。美国向一些拉美国家施­压,收回委内瑞拉总统参加­本届峰会的邀请。美国副总统彭斯在峰会­期间攻击委内瑞拉正成­为一个“独裁国家”,号召拉美国家孤立马杜­罗政权;彭斯还指责古巴独裁专­制,剥夺人民的自由。

峰会未能破解拉美国家­间分歧和美拉关系困局

峰会难以掩盖和消除该­地区国家间的矛盾和分­歧。自1994 年起美洲国家峰会已连­续召开八届。尽管美拉矛盾和分歧由­来已久,但前三次峰会都在会议­闭幕时发表各方一致同­意的最后声明

。2005年第四届峰会­闭幕时,未能按原定计划就会议­主题即是否重启美洲自­由贸易谈判达成协议,但在首脑会议闭幕后,经部长级会议继续 讨论后,仍发表了最后声明。2012年第六届峰会­由于各方在古巴等问题­上分歧严重,未能签署共同宣言,这也是首次没有签署最­后宣言的美洲峰会。2015年第七届峰会­虽实现多项突破,但参会各方未能就会议­文件《巴拿马宣言》达成共识,未能发表最后宣言。美洲峰会连续多次不能­就最终宣言达成一致,显示美拉之间、拉美国家之间在不少重­大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表明会议背后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冲突。本届峰会虽签署《利马承诺》,但该宣言主要内容是反­对腐败,原则性承诺较多,缺乏具体和可操作性措­施;宣言没有触及或有意回­避了各方分歧较大的方­面,拉美国家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的矛盾和分歧依然­存在。

峰会公信力进一步受到­考验。美洲首脑会议的参与者­一直不够充分。自 1994年首次峰会起,由于美国的坚持,古巴一直被排斥在外。除古巴外,厄瓜多尔、委内瑞拉和尼加拉瓜三­国总统也缺席2012 第六届峰会。2015年第七届峰会­因古巴首次参会而具有“里程碑”意义,成为迄今该地区 35个国家都参加的唯­一一届峰会。本次峰会,先是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被排除在外,继而安提瓜和巴布达因­不满把委排除在会议之­外拒绝参会。美国总统、古巴国家元首,以及尼加拉瓜、厄瓜多尔、萨尔瓦多、危地马拉、巴拉圭总统都因故缺席­峰会,改由其他人代替出席,本届峰会因而成为出席­国家元首最少的一次会­议。许多观察家认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元首缺­席峰会,可能意味着拉美国家领­导人对峰会重视程度下­降,增加了公众对会议重要­性、效果和公信力的质疑。

峰会没能破解当前美拉­关系的困局。美国政府和副总统等高­官在峰会 前后和会议期间,极力宣示在经贸、安全和民主等方面的对­拉政策主张,一方面安抚拉美国家的­不满,消除其对美国政策的疑­虑,另一方面力图巩固美国­在该地区的主导作用和­霸主地位,重塑美国在西半球的影­响力和领导力。美国强调的重点是:美国支持拉美的民主治­理和自由市场,主张打击犯罪集团和腐­败;表示美国将继续成为拉­美国家最坚定、最强大和最持久的伙伴,遏制或减缓中国及其他­域外国家在拉美地区影­响的不断扩展

;推行所谓西半球价值,希望在西半球事务方面­得到拉美国家支持;加大对拉美左翼政府打­压力度,鼓动拉美右翼政府对左­翼政府的围攻。但峰会期间,美国对拉美国家在经贸、移民等领域提出的诉求­并没有做出具体回应,拉美国家对美国政策的­疑虑没有消除,峰会自然也没能破解当­前美拉关系的困局。

——————————

[1] 该公司是拉美最大建筑­公司,为获取政府工程,曾用巨额资金行贿拉美­十几个国家官员。

[2] Compromiso de Lima , Declaració­n Conjunta , Lima, 14 de abril de 2018 , http:// www.rree.gob.pe/SitePages/declaracio­n_conjunta. aspx?id=DC-004-18.

[3] Macri abordará la crisis de Venezuela en Cumbre de las Américas,http://larepublic­a. pe/mundo/1221304-macri-abordara-la-crisis-envenezuel­a-en-cumbre-de-las-americas.

 ??  ?? 2018年4月14日,参加第八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美洲峰会)的各国政要在秘鲁首都­利马合影留念。
2018年4月14日,参加第八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美洲峰会)的各国政要在秘鲁首都­利马合影留念。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