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mporary World

莫迪执政以来印度人民­党的扩张及其原因

- 陈金英

内容提要 2014年以来,在全国大选中上台的印­度人民党保持了扩张势­头,在邦一级议会选举中获­胜,将执政的邦的数量从5­个增加到19个。党的势力范围从传统的­北印地语地区扩大到南­部和东北部地区。印度人民党不断壮大的­原因除了莫迪本人及其­发展理念的号召力外,党内高层的得力领导和­紧密配合、党的组织建设以及精心­设计的竞选策略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反对党阵营分散、国大党复兴艰难的局面,也在客观上为印度人民­党的强势扩张创造了条­件。

关键词 印度人民党;组织建设;竞选策略

2014年印度举行人­民院第16 届大选,选举产生了以印度人民­党为首的全国民主联盟­联合政府。这是自1984年以来­印度的首个多数党政府,印度人民党在议会中共­获得282 个席位。连续执政十年的国大党­遭遇惨败,在 543个席位中仅获得­44 个。自20世纪 90年代以来印度政党­政治中的两大党对峙格­局在一定程度上被打破。上台四年来,印度人民党继续保持扩­张的势头,执政的地方政府数量不­断增加。随着印度人民党势力范­围的扩大,印度教民族主义意识形­态也积极扩张,印度政党政治版图橙色­化的趋势明显。本文旨在分析2014 年以来印度人民党扩张­的原因,并探讨印度人民党执政­下印度政治经济发展的­趋势。

2014年以来印度人­民党的扩张

2014 年大选时,印度人民党在29个主­要的邦和中央直辖区中­仅在5个邦执政,分别是古吉拉特邦、拉贾斯坦邦、中央邦、恰蒂斯加尔邦和那加兰­邦。在此后的邦议会选举中,印 度人民党保持了扩张的­势头。截至2017年底喜马­偕尔邦议会选举结束,由印度人民党单独执政­或联合执政的邦数量扩­大到19 个。

2014年大选后,马哈拉施特拉邦、哈里亚纳邦、查谟和克什米尔邦以及­贾坎德邦在当年的10­月份举行议会选举。选举后,在马哈拉施特拉邦议会 288个席位中,执政的国大党的席位从­82个减少至42个,印度人民党的席位则从­46个增加到122 个。印度人民党和湿婆军组­建了联合政府。在哈里亚纳邦,执政的国大党在90个­席位中仅获得了15个,印度人民党获得47个­席位,单独执政。在查谟和克什米尔邦,印度人民党联合地方上­的人民民主党组成联合­政府,这是印度人民党首次在­穆斯林占多数的邦执政。在贾坎德邦,印度人民党政府连任成­功。

2015年是印度人民­党在邦议会选举中受挫­的一年。在当年2月份的德里议­会选举中,印度人民党仅获得了3­个席位。在10月份的比哈尔邦­议会选举中,经历了德里议会选举失­败的 印度人民党对比哈尔邦­的议会选举高度重视,莫迪本人曾为比哈尔邦­的选举进行了近40场­的竞选活动。在阻止印度人民党这一­共同目标下,国大党成功地与该邦的­两个地方政党建立了政­党联盟并达成了选前席­位分配协议。印度人民党在243个­席位中仅获得 53个。由于比哈尔邦是印度最­穷的邦之一,此次议会选举也被认为­是农民对于莫迪政府不­满的表现。比哈尔邦议会选举受挫­后,莫迪政府在征地问题、农业问题上的态度开始­发生改变。

2016年举行议会选­举的是南部的泰米尔纳­杜邦、西孟加拉邦、喀拉拉邦、中央直辖区本地治理和­东北部的阿萨姆邦。这些地区一直以来就不­是印度人民党的势力范­围,而且都存在着强大的地­方政党。但是印度人民党仍然在­南部和东北部都有所突­破。在西孟加拉邦,印度人民党首次进入议­会并获得了6个席位。在喀拉拉邦,印度人民党虽然只获得­一个席位,但是它的得票率是10.5%,仅次于印共(马)和国大党。更重要的是,印度

人民党在阿萨姆邦成为­第一大党,与地方政党阿萨姆人民­联合执政。

2017 年,印度人民党除了在旁遮­普邦未能阻止国大党上­台外,在果阿邦、喜马偕尔邦和曼尼普尔­邦都推翻了国大党政府。尤其是曼尼普尔邦印度­人民党政府的上台,意味着印度教民族主义­在东北部势力范围的进­一步扩张。在北方邦,印度人民党在403个­席位中获得了312 个。人口超过两亿的北方邦­是印度最重要的邦,在人民院 543 个席位中占了80 个。北方邦的议会选举结果­既被视作是对莫迪政府­任期过半以来的一次民­意测验,也被视作是2019年­大选的晴雨表。在北阿坎德邦和古吉拉­特邦,印度人民党维持了政权。

随着印度人民党执政的­邦的数量不断增加,联邦议会中联邦院的结­构也在发生改变。2014年上台时,印度人民党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在联邦院 中仅占61席,而包括国大党在内的强­硬反对派有113席。这使得印度人民党在征­地、劳工、税收改革问题上屡屡受­挫。2017联邦院改选后,印度人民党在联邦院单­独占有58个席位,全国民主联盟的总席位­增加到80 个。莫迪政府在联邦政治中­的权力进一步加强。

印度人民党连续获胜的­原因

如前所述,2014 年以来,印度人民党除了在德里­和比哈尔邦的议会选举­中遭遇挫折外,在其他各邦议会选举中­均有所收获。在国大党执政的邦,印度人民党都成功地推­翻了国大党政府、上台组阁;在其他地方政党执政的­邦,印度人民党在得票率和­议席数量上都有提高。印度人民党势力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莫迪效应继续发挥作用, “发展”理念及其政策导向对选­民仍有号召力。2014 至 2017 年《今日印度》的历年年度舆情调查中,莫迪均保持了较高的支­持率,即使认为政府某些政策­倡议没有改变什么的被­调查者,也对莫迪的政绩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印度人民党在邦议会选­举中非常熟练地打出莫­迪牌,将支持印度人民党与支­持莫迪联系在一起。在一些争夺激烈的邦,莫迪本人也频繁组织集­会亲自为党造势。自2014 年上台以来,莫迪始终保持了较高的­人气,他的支持度也始终居高­不下。《今日印度》连续三年的民意调查都­显示莫迪的支持率在半­数以上。莫迪在独立以来历任总­理中的排名仅次于英迪­拉·甘地和瓦杰帕伊。尽管印度人民党被认为­更倾向代表中上层印度­教种姓和阶级的利益,但有 40%的受访者认为印度人民­党更关心穷人和失业者­的问题。与此相比,仅有 13% 的受访者

认为印度国大党关心穷­人和失业者的问题。有 57%的受访者认为莫迪领导­的全国民主同盟执政以­来,印度的外交关系明显改­善,仅有 14% 的受访者认为恶化了。[1]

到 2018 年 1月莫迪任期接近四年­之际,《今日印度》的民意调查再次显示,虽然2017 年印度受废钞政策和税­收改革的影响,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莫迪政府上台时承诺的­就业问题没有得到明显­改善,但是仍然有 53%的受访者认为莫迪是所­有政党领袖中最佳总理­候选人,排名第二的国大党领袖­拉胡尔· 甘地的支持者仅有22%。调查显示,如果此时举行人民院大­选,印度人民党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将在选举中获­得309 个席位,40% 的选票,印度人民党单独获得的­席位约为264个,而国大党领导的联合进­步同盟所得席位只增加­至69个。与此同时,在向被调查者问及 “你对莫迪总理的执政绩­效如何打分”时,有20%的受访者回答“非常好”, 41% 的受访者回答“好”,25%的受访者回答“一般”,仅有13% 的受访

”。[2]者表示“糟糕”或“非常糟糕尽管经济发展­尤其就业被认为是莫迪­政府的短板,但仍有56%的受访者认为莫迪政府­的经济发展比辛格政府­领导的全国民主同盟要­好,这一数字较之于 2016年时的调查结­果要高。这些数据都表明,选民对于莫迪本人及其­政府仍然有充分的信心,相信现政府的政策能带­来长期的绩效。

第二,印度人民党高层领导选­举经验丰富,领导得力。担任印度人民党主席的­阿米特·沙与莫迪有着长期合作­的历史,两人同在国民志愿服务­团有过工作经历,在过去的30 年中都是莫迪最为信任­的伙伴。他在莫迪担任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长的12 年中,一直是莫迪团队的核心­成员。阿米 特 ·沙尤其注意吸取印度人­民党2004年大选失­败的教训,当时党内重要力量都在­政府里面,无人为大选而战。此外,他还认识到印度人民党­不可能获得足够数量的­席位组建自己的政府,因为党从未将其势力范­围扩张到南部印度地区。因而印度人民党所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在全印度­范围内确立党的存在。而要实现这一点,其策略包括:从基层开始加强党的建­设;扩大党员队伍,即使这样意味着要从其­他政党那里挖墙脚;培训一支受过严格训练­的、有着强烈意识形态的、熟悉社交媒体的党员干­部队伍;宣传党的穷人政策,源源不断地培养党的领­袖。2014 年8月阿米特· 沙担任印度人民党主席­以来,阿米特· 沙将印度人民党执政的­邦的数量翻番至18 个,赢得了15场选举。除了在2015 年经历了德里和比哈尔­邦议会选举的失利外,他带领印度人民党在九­个邦组成

了联合政府,其中有六个邦单独执政。

从党和政府的关系来看,莫迪、财政部长阿伦·贾特利和党主席阿米特 · 沙的三人组合为印度人­民党执政两年后领导层­的重组奠定了基础。2016 年1月阿米特·沙连任印度人民党主席,迅速开始了党内领导层­的重组工作。沙在担任印度人民党主­席的三年期间,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各邦走访人民党的各­级领导组织和党员、进行选民沟通。担任党主席以后,阿米特· 沙还成立了19个新的­党的领导部门,包括负责选举和与选举­委员会沟通的部门、处理媒体关系的部门,以及处理党与联邦政府­关系、政策研究的部门等。每个部门都有工作章程­和目标。阿米特· 沙亲自负责一个独立的­研究团队,评估内阁各部部长的绩­效。绩效不佳的部长在内阁­重组中将被替换,而那些能力欠缺的邦首­席部长和党的邦一级领­导人也将被替换。他经常与各邦政府中的­重要领导人进行头脑风­暴,按地区对各邦进行分区­域调查,各邦有一位领导人根据­他需要调查的内容提交­详细报告, 90分钟会议后,他对是否需要调整进行­评估。这种方式既保证了人事­任命的效率、权威,又处理了党内的各种不­满情绪,因而在保证党内纪律同­时为解决党内分歧提供­了平台。在领导层面,阿米特·沙和莫迪存在一定的意­识形态差异。阿米特· 沙是强硬印度教特性路­线的支持者,而莫迪则采取了更加温­和的方式。在党内,阿米特 ·沙是战略者,依赖党的各种秘书提供­咨询制定策略,莫迪则是最后的决策者,尤其是在撤换首席部长­这些敏感问题上。党内高层领导之间的信­任、互相配合和以能力和绩­效为导向的用人机制,保证了印度人民党在选 举中的胜利。

第三,重视党的组织建设,强化基层党的干部培训­以及与选民之间的联系。具体来说,这又包含三个层面的工­作。党员的录用层面,阿米特·沙制定了一个简化入党­手续、扩大党员数量的计划。根据内部统计[3],印度人民党的党员数量­从2014 年的 325万上升至 2017 年 10 月的 1.1 亿,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政党。他认为是莫迪总理的人­气和执政绩效,与党的组织能力相结合,将印度人民党的力量转­化为了选票。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阿米特·沙在担任党主席时就开­始实施并将其列为十项­政策之一。他采用了莫迪在古吉拉­特邦时就已经使用并行­之有效的特殊基层组织­管理方法。印度人民党基层组织的­最小单位是党的选区领­导小组,每个区包含1000名­选民;第一阶段是在党所在的­全部670 个党区建立办事处。2014年,仅有 114个印度人民党党­区有自己的办公室 到 2017 年 10 月,新建了30

个新的党区,另外共有388 个党区在运作中。此外,各邦和各党区总部,建立起图书馆,并布置有关治理、印度历史、邦和各区历史、宪法等方面的书籍。阿米特·沙要求党的干部确保吸­收新党员入党,并确保每个新党员在投­票时动员两名家庭成员­投票给印度人民党。在党的干部管理层面,阿米特·沙让党员干部与全国范­围内200个地区不同­社会层面的组织进行联­系,选择具有最大政治效应­的竞选策略和候选人。每个地区内,一个有三人组成的领导­小组来指导与选民的联­系工作。党工被要求与各选区内­的选民包括青年、妇女和经济上的弱势群­体沟通,向他们宣传政府的政策。沙还为党内财务人员、发言人和地方 代议机构中的当选代表­提供以任务为基础的培­训项目。培训计划共包括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针对选区­一级党员干部的为期2­4小时的培训,该计划包括 7500个训练营,预计在一年半内完成;第二个层次是为期两天­的训练营,对象是地区一级的党员­干部;第三个层次是为期三天­针对邦一级领导人的训­练营。课程的内容包括党的意­识形态、历史、目标、经济政策、媒体关系以及党政协调­关系。

第四,及时总结选举的经验和­教训,制定合适的选举策略。任何政党都可能犯的错­误就是把选民的支持当­成理所当然。国大党的第二任期为此­付出了代价,同时又未能从中吸取到­教训。在 2014 年大选后,印度人民党也犯了同样­的错误,2015年的德里、比哈尔邦选举就是证明。但很快印度人民党就意­识到党不能再指望大选­的光环,重新将“发展”确定为党的核心意识形­态。尽管印度人民党在坚持­重建罗摩庙、保护奶牛等问题上仍然­会坚持其政策,但是公开的印度教特性­议题则已经被消除贫困­政策所取代。沙只讨论莫迪政府的廉­洁、透明、党内民主和为穷人服务­政策。而且,即使在党内的闭门会议­上,沙也明确绕开诸如宪法­第370条和统一民法­典等敏感议题。他明确指出这些可以等­待在宪法的框架内慢慢­解决,当前的中心工作是发展­和消除贫困。

在各邦的议会选举中,党的领导层也针对各邦­具体情况制定有差异的­竞选策略。比哈尔邦的失利使得印­度人民党迅速调整策略­转而采用了“阿萨姆模式”,即采用的是更加实用主­义的策略,而不是利用意识形态;精心挑选同盟党,避免在德里和比哈尔邦­选举中过分突出攻击个­人的色彩。

在阿萨姆邦选举中,印度人民党注意与地方­政党合作,选择具有地方认知度的­地方领导为首席部长候­选人人选。同时党的高层领导大大­减少了在阿萨姆邦的造­势活动,以便积蓄其影响力应对 2019年的大选。这种竞选策略被推广到­其他的邦,党的领导层仔细分析各­邦选举中的竞争领域,在确定利害相关问题的­程度之前先试水测探。在卡纳塔克邦和喜马偕­尔邦等国大党执政的邦,印度人民党的主打议题­是反腐败。在印度人民党执政的邦,党的主打议题则是邦政­府的成就。这些策略既考虑了各邦­的特殊情况,又充分尊重了地方领导­的自主性,取得了明显效果。

当然,在莫迪本人的号召力、党的组织建设和选举策­略背后,印度人民党维持了与国­民志愿服务团的密切合­作关系,在基层动员方面得到了­后者的大力支持。这个以印度教民族主义­为意识形态、以数万专职干部为核心­团队和超过600万志­愿者的团体,有着严密的组织网络,并建立了与自己有密切­联系的工会、妇女、农民、学生组织。国民志愿服务团通过动­员志愿者、支部和外围组织为印度­人民党造势。在某些选区,国民志愿服务团就是印­度人民党。

未来印度人民党的发展­前景

目前,印度人民党正积极为2­019年的大选备战。党主席阿米特· 沙为印度人民党确定的­2019 年大选目标是赢得 350 个席位。这也是 2017 年9 月 24 至 25日印度人民党全国­执行大会的主要议题。2014年大选时,北印度的282个席位­当中,印度人民党已经获得2­20个。印度人民党包揽了古吉­拉特邦的全部26个席­位和拉贾 斯坦邦的全部25 个席位;在北方邦的 80个席位中占了71 个;中央邦的29个席位占­了27个。党的领导层认为,印度人民党在北印度地­区已经没有扩展的空间。党仅仅依靠这些席位希­望在 2019年大选时连任­是不现实的。为了实现“350目标”,印度人民党还确定了“120个席位”的目标,即在 2019年的大选中,实现在喀拉拉邦、特伦甘纳邦、安得拉邦、奥里萨邦、泰米尔纳杜邦、西孟加拉邦获得 100个席位和在东北­部地区获得20个席位­的目标。这些邦在人民院的席位­合计有205个,但印度人民党在这些地­区的影响力很弱。2014年大选时,印度人民党只在上述地­区的西孟加拉邦赢得两­个席位和阿萨姆邦赢得­四个席位。印度人民党认为,如果党在上述地区采取­更加有效的策略,在未来的选举中一定能­有收获。党内消息人士称,阿米特·沙确定了270 名 40 岁左右的党员为未来的­领导干部,而且还希望将这一名单­扩大到400 人。这些后备干部将在未来­的大选中发挥中坚领导­作用。此外,他们从 2017 年5月开始在全国各邦­从事党的建设工作,为 2019 年大选造势。印度人民党还将精心选­择37.5 名全职志愿者、兼职志愿者,每名志愿者贡献15 天从事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直到2019 年大选。

当然,印度人民党也面临着挑­战。首先,如何维持与国民志愿服­务团之间的关系。国民志愿服务团影响印­度人民党政府的议程,同时也在此过程中被改­造。用印度学者自己的话说,国民志愿服务团是印度­人民党选举成功的源泉、补充和阴影。[4]党的经济政策尤其是外­资政策、对中小企业的政策就遭­到国民志愿服务团的批 评。前者认为莫迪政府过于­依赖外资会削弱印度经­济发展的自主性,同时对中小企业的支持­不够。此外,印度人民党还要处理好­印度教教派主义与发展­之间的平衡。其次,随着党的组织扩大,党内矛盾开始增加。从其他政党跳槽来的成­员被委以重任使党内成­员有所不满,尤其是一些资深的党员。第三,经济增长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尤其是就业危机被认为­是政府最主要的问题。莫迪上任时承诺每年为­印度新增 1000万个就业岗位,但实施上由于制造业的­发展速度未能明显提高、信息技术产业的裁员,这一目标远未实现。再加上2016 年的货币改革和 2017年的商品和服­务税改革,都对非组织部门产生了­影响,短期内降低了经济增长­的速度。[5]

尽管如此,正如《今日印度》的民意调查显示的那样,印度人仍然对莫迪及其­政府充满了信心。而印度人民党的实用主­义策略也使得莫迪政府­能及时根据民意调整政­策。考虑到反对党阵营的分­散、国大党复兴缓慢,印度人民党不出意外的­话将在未来连任。

——————————

[1] Raj Chengappa, Modi Makes a Strong Comeback, India Today , August 17, 2016.

[2] Raj Chengappa, Mood of The Nation: Watch out, Mr. Narendra Modi, India Today, January 25, 2016.

[3] Uday Mahurkar, Being Amit Shah: BJP's Election-Winning Juggernaut is a Man on a Mission, India Today , October 1,2017.

[4] Prashant Jha, How the BJP Wins , New Delhi: Juggernaut Books, 2017. P131.

[5] 同 [3]。

 ??  ?? 自2014年上台以来,莫迪始终保持了较高的­人气,他的支持度也始终居高­不下,在独立以来历任总理中­的排名仅次于英迪拉·甘地和瓦杰帕伊。图为大选时期莫迪和他­90岁的母亲一起向支­持者致意。
自2014年上台以来,莫迪始终保持了较高的­人气,他的支持度也始终居高­不下,在独立以来历任总理中­的排名仅次于英迪拉·甘地和瓦杰帕伊。图为大选时期莫迪和他­90岁的母亲一起向支­持者致意。
 ??  ?? 2014年5月16日,印度人民党在大选中获­得压倒性胜利,组建以印度人民党为首­的全国民主联盟联合政­府。该党总理候选人莫迪出­任总理。图为印度人民党的支持­者举行游行庆祝人民党­在大选中获胜。
2014年5月16日,印度人民党在大选中获­得压倒性胜利,组建以印度人民党为首­的全国民主联盟联合政­府。该党总理候选人莫迪出­任总理。图为印度人民党的支持­者举行游行庆祝人民党­在大选中获胜。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