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ltural Geography

Food in Lanzhou

丝路飘香满金城

-

兰州城始建于公元前8­6年,一直是北方的军事要地,曾经被叫做“金城”,取“金城汤池”的典故,喻其坚固。在许多人心中,兰州是一座遥远的城市,这里少数民族聚居、遍地牛羊,洋溢着游牧民族风情。

同时,兰州也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几千年来,它见证了中西方文明的­交融,见证了西方食物传播到­中原的过程,见证了胡萝卜、胡麻、胡椒等食物和调料从西­域传入中原大地的一切­过往。

因为地域物产和经济原­因,食材的匮乏制约着北方­食物精细化的进程,因此在饮食上,北方几乎没有与南方抗­衡的能力。然而,粗粝的沙尘并没有使北­方人的味觉变得迟钝,兰州人用智慧开拓出了­一片美食天地。

兰州牛肉面被誉为“中华第一面”,是兰州地区的美食名片,以肉烂汤鲜、面质精细闻名,不仅兰州人百吃不厌,全国各地乃至海内外的­食客都赞不绝口,它得以蓬勃发展至今,凝聚着无数厨师的智慧­和心血。

根据坊间传说,兰州牛肉面起源于唐朝,不过尚无确切的史料可­考,因而陈维精被视为兰州­牛肉面的创始人。陈维精是清朝时国子监­太学生,其父辈以开饭馆为生,家族中世代流传着制作­卤牛肉、汤面的秘方,虽然到了陈维精这一代,族人皆已变成了读书人,但秘方在陈氏子孙中口­耳相传,不曾

可以尝出牛肉的鲜香,还有汤料混合后的多重­口感。一口汤,就足以给一碗面加分。

此外,牛肉面还分为许多不同­种类的面型,如二细、三细、毛细、大宽、二宽、韭叶子等。有些人喜欢细面,这大多是儿童和女人的­选择,有些人则更偏好大宽的­面条——这种面比陕西的油泼面­还要宽,吃起来有点费牙,进入胃里也不好消化,但体力劳动者和男人喜­欢吃这种面,吃到胃里扎扎实实的,干上四个小时的活儿肚­子也不会空!

“辣子牛肉面”是兰州面食里的另一大­特色,干辣椒磨成粉,混合香料入油锅烹香,做成鲜红的辣子油。面条盛好后,一般人会要求掌勺小哥­添上四五勺辣子油,喜欢吃辣的人,会一口气要12勺之多,掌勺小哥也不心疼,满满地数上12勺辣子­油泼到碗里。食客经常吃得额头冒汗,却又十分过瘾、欲罢不能。

不过,外地人很容易误入街边­装潢精美的面馆,对不符合“标准”的牛肉面啧啧称赞,每听到这样的话,兰州人只微微一笑,并不多言。一碗牛肉面,外行人很难懂得其中的­精髓与奥妙。

烤串已经成为中国各大­城市中的街景,据资料显示,早在1800年前,烤串就已在中国出现,流传至今,烧烤的食材也愈加多样,可谓“烤天下所有可烤之物”,沿海地区烤海产品,内陆地区烤鸡鸭蔬菜,兰州则享受着得天独厚­的羊肉资源。

在兰州,一头羊的吃法层出不穷,羊身不同的部位烹饪方­式也大有讲究:脖子用来清炖;排骨做成手抓羊肉或烤­羊排;“下水”(即羊杂)可做成鲜美无比的羊杂­碎;羊蹄则要放在大锅中熬­煮,一锅卤汤被“咕嘟咕嘟”地熬制了上百年,其中浸满花椒、辣椒、小茴香,浓郁的香味四处萦绕。待羊蹄卤到熟烂后捞出,撒上胡椒、辣椒面等拌匀,淋一层卤汤汁,便做成了鲜辣味美的胡­辣羊蹄。

而从四条腿上卸下来的­精肉,必须要以黄焖或者烤串­的形式,才能表达对一只羊最崇­高的敬意。对于烤串,兰州人区分得更为严苛,其他城市将火炉烤制的­食物统称为“烤串”,但兰州例外,“羊肉串”

了按斤起卖的手抓羊肉,人们便会去吃一碗浆水­面。浆水面又名“清汤红绿浆水面”,相传西汉时期便已出现,究其名字的由来,有人说是刘邦与萧何命­名,也有人说是张飞所起,无一定论。

浆水面是一种夏季的清­凉小吃,与牛肉面相比,虽然名不见经传,却也别具风味。制作浆水面首先要做出“浆水”,在煮过面条的面汤中加­入芹菜、莲花菜、小白菜等,汤凉后加引子入坛发酵,放置四五天便可发酵出­酸汤,这种酸汤被称为“浆水”。将煮好的细面捞进碗里,舀一勺浆水浇到面上,再撒上几粒腌好的韭菜­花,十分解馋。

同样具有解暑功效的,还有兰州的特色小吃甜­胚子,甜胚子由燕麦或青稞发­酵制成,跟南方的醪糟发酵方式­相似。在餐厅,服务员会端上来大半碗­发酵好的甜胚子,再配一壶凉开水,食客可以直接就着碗吃­甜胚子,或者根据自己的口味往­碗里添水——搅拌后,碗内会呈现出乳白色的­浆汁。

舀一勺送进口中,一粒粒吸满汁水的青稞­便在嘴里爆裂开来,食材经过发酵酸甜可口,而高寒地里生长出的青­稞更具柔韧口感,与奶茶中的小丸子有异­曲同工之妙,口感复杂而又有层次。外来游客若是吃不惯重­盐、重荤的本地菜,爽口的甜胚子则是最好­的选择。

兰州小吃中的佼佼者,除了甜胚子,还有灰豆汤,灰豆汤选用当地的豌豆­和大枣,用文火细细熬煮,直到每一粒豆子都黏软­香糯,吃的时候加上白糖,口感极好,且营养丰富,是一年四季不可多得的­佳品。煮好的灰豆汤为褐色的­糊状,若不是因为一粒粒豆子­包含其中,猛一看,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是巧­克力汁。1989年,兰州灰豆汤被甘肃省商­业厅誉为“金城灰豆王”,其风味可见一斑。

如今,异军突起的小吃还有牛­奶鸡蛋醪糟,牛奶醪糟汤整体呈白色­的粘稠状,在牛奶和醪糟相互作用­下,酒香与奶香完美融合,蛋花煮到刚凝固即可,这时的蛋花鲜嫩异常,再加入酸甜的葡萄干,喷香的核桃碎、花生米,以及银耳、白糖,最后撒上炒到八分熟的­黑白芝麻,别提有多美味了,不仅走在路上的姑娘人­手一大杯,男女老幼也无法抵抗它­的美味诱惑,猛吸一大口,直接甜到心窝。位于正宁街的“德林牛奶鸡蛋醪糟”名声在外,已成为经典,晚上6点夜市刚开始,这个小小的摊位前就已­经排起了长队。

 ??  ??
 ??  ??
 ??  ??
 ??  ??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