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ltural Geography

Shenguxia Gorge神龟峡穿越­记

3

-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河流大多“一江春水向东流”,然而也有极少数河流特­立独行——自东向西“倒流”。蜿蜒在渝东南的阿蓬江,就是这样一条“西流河”。这条河在绵延起伏的武­陵山中穿行,沿岸遍布高山峡谷、温泉瀑布、地下暗河、溶洞钟乳等特色景观,自然之美,让人目不暇接。而众多峡谷景观中的精­华地段,当属神龟峡。

神龟峡,因峡口两山酷似雌雄双­龟对卧而得名,从重庆市黔江区两河镇­到酉阳县大河口,全长 38.9公里。有意思的是,神龟峡两岸并不像其他­峡谷那样呈开敞的“V”形,而是表现为垂直的“H”形嶂谷,不少峭壁甚至倾斜超过­90度,峡谷中并无明显的路径,行者只能在峭壁上自行­找路摸索前进,相当惊险刺激。7月 11日,我们一行11人从重庆­出发,带着澎湃的探险热情奔­向那个秘境……

“筋疲力尽”。老乡在“挖苦”我们的同时,脚下像踩了风火轮,走得比先前更快了,我们只能默默地跟在他­身后急行军。一个小时后,老乡提出要折回家吃午­饭,不能再给我们带路,于是就此作别。

走完一条遍布“地雷”(牛粪)的小路,我们旋即转入林间小道,中午12点,终于看到一户农家。农家的主人是一对夫妇,他们夏季临时居住在这­里种菇,其余季节则很少来此地。

经过一上午的徒步,大家的肚子早已饿得咕­咕叫,于是立即去打溪水、起炉做饭。农家夫妇非常热情,主动帮我们烧开水,当时我们还心存疑惑:他们会不会在事后狠敲­我们一笔?队友谨慎地上前询问,得到的答案是完全免费。在如此淳朴、热心的山民面前,想到刚才的猜忌,我们羞愧难当。

在他们的帮助下,总算准备好了这顿还算­丰盛的午餐,11只“饿驴”立马风卷残云般,将食物一扫而光。然后,大家坐在地上,仰望天空,静静地享受这与平日迥­然不同的静谧时光。

告别这对夫妇,已是下午两点。沿着田埂小路,我们很快进入了荒芜人­烟之处,爬上山梁后,一个三岔路口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大家都不知道应该往哪­个方向前行。就在这时,我们遇到了3个正在巡­山的护林员,得知我们的目的地后,给我们指了一条隐藏在­灌木林中的近路,并一再提醒:这条路可能不好走……

休整之后,我们继续前行。然而,队伍却在此时拉开了距­离,体力好的遥遥领先,而第一次参加徒步的新­驴则慢慢落在了后面。队伍拉得实在太长,我只好让前面的队友停­下来,等待落后者。

一路走走停停,时间慢慢过了傍晚7点。以这样的速度,要抵达大河口至少还需­要3小时,我只能催促队友加快脚­步。一小时后,我们看到了一间茅草屋,屋主告诉我们,天黑之后,路不好走,而且从这里到大河口途­中没有可以露营的地方。考虑到队伍中有很多人­都是初次徒步,我们最终决定在茅草屋­附近扎营,第二天一早再出发。

简朴的木屋、慵懒的小羊、摇曳的小船、时而响起的鸡鸣声……这一切,让我瞬间想到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木屋前的一位大哥说,前面有一条险要的崖道­可直通神龟峡峡口。大家听后,驴友的探险精神瞬间复­燃,都兴致勃勃地想去看看,而这位大哥也非常乐意­充当我们的向导。或许正是我们一路忙着­欣赏美景,没有细想“险要”二字的含义,为此后令人心惊肉跳的­悬崖穿越埋下了伏笔。

贴着崖壁走了一公里后,路忽然消失了。探身下望,悬崖深不见底,我的头有些发晕,心跳也陡然加速,身体本能地向后仰……经过一段艰难跋涉后,队伍开始沿着崖壁下行。下行途中,忽见一巨石中开,露出青石板路的痕迹,大家一阵欣喜。不过,仅仅几米后,整个人就没入了这巨石,刚才看到的 青石板路也没有了踪迹,眼前只有倾斜超过90­度的石壁。侧身下看,大家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只见刀削般的石壁直落­谷底,紧张的气氛顿时在我们­当中弥漫开来。

既然已经到这里,大家都不想退缩,于是硬着头皮朝下挪动,后面的人紧跟前面的人,手抓同一块石头,脚踩同一片石檐,屏住呼吸,慢慢摸索着往下爬。这段路极为艰难,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坠落­崖底,粉身碎骨。此时,大家全身趴在石壁上,手脚并用,一寸一寸地往下挪,有好几次,几位女队友把脚悬在空­中,找不到立足之处,吓得不敢移动半步。

折腾近一小时后,我们才终于摆脱这段“步步惊心”的崖道。回头望去,印象中的石道、岩檐哪

里还有半点踪迹可寻,大家都弄不清自己究竟­是从哪里爬下来的。

沿着崖壁,我们继续往下行,途中不时有小悬崖、乱石路,但相比刚才那段路已经­安全了不少,至少还能看到路的踪迹。半小时后,忽然听到下面传来阵阵­欢呼——原来走在最前面的队友­已经到达崖底。

当所有人都安全到达崖­底时,原来窒息的气氛瞬间爆­发了,大家在开阔的谷底拍照、休息、分吃干粮、打闹,那场面简直就像“劫后余生”的狂欢。

阿蓬江在这里穿峡而过,弯弯曲曲地向远处绵延­而去,整个河道斗折蛇行,呈连环的“S”形,几乎没有一段平直的河­道,其弯道之多,实属罕见。有诗曾叹曰:“船到崖前疑无路,调转船头又一弯。”

这里曾是与世隔绝的秘­境,由于峡谷两岸绝壁耸峙,河道滩险水急,水位落差近百米,一直没人能进入峡谷内。直到 1998年,阿蓬江下游的大河口电­站竣工,水位落差降低,库区通航,这里才慢慢有了人迹,而当时勘测坝址的水利­专家,无疑是第一批冒着生命­危险走进神龟峡的人。

尽管时近中午,但阳光仍不能照到谷底,整个峡谷昏暗不见天日。带路的大哥告诉我们说,附近有几个山洞,值得一探。但考虑到大家体力透支,我们决定放弃探洞,与好心的大哥作别后,直奔石泉古寨。

 ??  ??
 ??  ??
 ??  ??
 ??  ??
 ??  ??
 ??  ??
 ??  ??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