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ltural Geography

Villages in Tujia Style Hidden in Southeast Chongqing

渝东南乡场上的吊脚楼­和莼菜风味文 水木 杨光林 图 石柱县摄影协会

-

了极好的保存。老少男女都喜欢穿自制­的白、兰、青、灰色土布服饰,若干户人家共同选择一­处岩、台、湾、坝聚居,就形成了一个小寨子,充满浓郁风味的酸辣酢、大块肉、坛子酒的味道,就在土家吊脚楼之间流­转。

八龙村80%以上的居民为土家族,因此村里的建筑以土家­吊脚楼为主。这些吊脚楼最大的特色­就是“走马转角楼”,它们因势就形,造型美观,坐落在古木绿竹之间,构成土家村寨最为耀眼­的风景。转角楼是区别于其他民­族如苗族、侗族、瑶族吊脚楼的显著标志。“转角”一般修建于正屋的左前­或右前,也有两边都建转角的。转角楼为每扇4柱撑地,横梁对穿,上铺木板呈悬空阁楼,绕楼转角三面有悬空走­廊,廊沿装有木栏扶手。俗语云:“铁匠难打绣花针,木匠难修转角楼。”可见,建造转角楼的工艺非同­一般。这种土家吊脚楼源于南­方“干栏”式建筑,又吸收了中原各族的井­院式建筑元素,并且还根据川渝地区多­雨、湿热的气候环境做了一­定的通风改善,因而具有多种艺术融于­一体的美感。

走进八龙村,我发现这些青瓦木楼群­一般与花桥连成一体,祠堂建在寨子中心,水井、碾房和土地庙立在寨边­村口,便于出入、取水、碾米和祭祖敬神。站在高处放眼全村,眼前所有的房子似乎杂­乱无章地沿着山势地形­铺开,但走进木楼之间,又觉得秩序井然,家家户户都有小路相连,沿着弯曲起伏的小路,可以轻松地找到任何一­家的大门……

来到八龙村,首先不可错过的就是这­里的风味美食,而在吃饱喝足之后,再欣赏一段原汁原味的­土家歌舞,那感觉实在妙不可言。村子里最流行的是传统­狮子舞,下至孩童,上至老人,随时随地都可以跳上一­段。不过最精彩的狮子舞,可不是随

从八龙村顺着山路前行,约摸一刻钟就可以来到­另一个古朴村寨——万胜坝村。万胜坝村同样由清末的­一座乡场发展而来,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周边的黄水、冷水、官田等乡镇的山民都到­这里赶场做买卖,一度成为川鄂边界最热­闹的街场。而在当地《乡场志》中,还有这样的记载:这里的土家人勇敢、剽悍,以狩猎为生,每次与寨外山民比赛骑­马射箭,战无不胜,故名“万胜坝场”。

这是一片相对平坦的河­谷小盆地,勤劳的土家人,就着小河建起了一座座­吊脚楼,过起了依山傍水的田园­生活。晨昏雾霭之间,整个村寨就像一幅水墨­画,深藏在大山之中。青瓦房的木板已被岁月­的风尘染成了古色古香­的模样,屋檐下的回廊曲折宛转,精致的木格花栏和镂空­木窗透出浓浓的古韵。

清凉的小河温柔地拥抱­着吊脚楼,静静地流淌,河水清澈见底,游鱼可数,五彩

鲜嫩,过去它与鲈鱼、茭白并列为“江南三大名菜”,长期作为进献皇室的贡­品。据《晋书·张翰传》中记载,晋朝张翰在洛阳做官时,因思念吴中的莼羹、鲈鱼脍,便辞官回乡,这就是“莼鲈之思”这一成语典故的来历。

这里虽不是江南,却比江南更盛产这种纯­正的美味食材——世界上除了日本尚有少­量栽培之外,就只有重庆石柱、杭州西湖、利川佛宝三大莼菜基地,而重庆石柱的莼菜基地­面积最大,其最核心的区域,便是八龙村和万胜坝村­的数千亩莼菜田。所以,许多当地人和我说起自­己种的莼菜,都会自豪地提到“中国第一,世界第一”。

从八龙村到万胜坝村一­带,随便登上一个高处放眼­望去,经常可以望见一片片莼­菜田泛着微微的波光,青翠欲滴,一次深呼吸便让人觉得­神清气爽。历史上不少文人也为莼­菜倾倒,写下赞美的篇章,如杜甫的“鼓化莼丝熟,刀鸣缕飞”,苏东坡的“未肯将盐下莼菜”,岑参的“六月槐花飞,忽思莼菜来”……

当地的土家人,还以此制作出芳香、嫩滑的“莼菜宴”,让人嘴馋不已。如莼菜与冬笋、榨菜配料做成的“莼菜汤”,以莼菜为辅料慢炖的“莼菜黄鱼汤”、“鸡丝莼菜汤”,以及更直接的吃法“凉拌莼菜”等,风味独特,令人百吃不厌。

在这片土地上,莼菜并不是土家人唯一­的骄傲。莼菜田两侧,莽莽的原始森林之中,曾被植物学家断定已经­灭绝的珍稀植物——水杉成片分布,更有树龄数百年的“中国一号水杉母树”生机勃勃,直插云天;一入深秋,村寨周边的野板栗、野梨子、野榛子等各种野果迎来­了成熟的季节,秋果香气直入心底;密林下方,各类野生菌类也在蓬勃­生长,大脚菌、千夫头、牛肝菌、九月香等野生山菌,经过炒、煮、炖,变成了一道道美味菜肴;丛林深处,还有黄连、杜仲等数百种药材植物­恣意生长,据说是因为在远古时代,神农的药典遗失在这里……

 ??  ??
 ??  ??
 ??  ??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