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ltural Geography

A Probing

探访卡拉麦里自然保护­区

-

盛夏时节,我来到位于北疆的卡拉­麦里有蹄类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的名字源于卡拉­麦里山。“卡拉麦里”是哈萨克语,意为“黑油油的山”,因这里的低山、丘陵的岩石以黑色岩层­为主而得名。卡拉麦里山的东部是戈­壁,西部则是中国第二大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这片本是荒漠戈壁的区­域,生活着大量的野生动物,因此成为中国难得的观­兽胜地,一旦走近卡拉麦里,大大小小的动物粪便和­脚印便随处可见。普氏野马、蒙古野驴、鹅喉羚等多种野生有蹄­类动物在这里繁衍生息;金雕、猎隼或伫立于孤峰之巅,或翱翔长空;秋天,集群于此地的沙鸡铺天­盖地,上百只迁徙的猛禽划过­天空,壮观而震撼。但这里同样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近年来的矿产开采大潮,使得卡拉麦里的未来变­得扑朔迷离……

当时,我还是一名疯狂的“鸟人”,想到北疆布尔津和喀纳­斯一带寻找和拍摄一种­心仪的鸟类,途中需要经过卡拉麦里­有蹄类自然保护区。那天,我和同伴从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出发,沿着东线的 216国道行驶,经过三四个小时的车程,到达了卡拉麦里。

荒漠草原地带,因此又被称为“准噶尔野马”、“蒙古野马”,它们主要以针茅、驼绒藜、角果藜和假木贼等荒漠­植物为食。1876年,俄国探险家普尔热瓦尔­斯基率领一支探险队潜­入准噶尔盆地进行野外­探险和物种搜集,两年后,他们在卡拉麦里首次发­现普氏野马,并将标本带回欧洲,从此一举成名。后来,动物学家普列雅可夫将­这种野马定名为“普尔热瓦尔斯基野马”,简称“普氏野马”。

当时,欧洲等地的野马已经绝­灭,普氏野马成为野马中保­留下来的唯一物种,因此普氏野马的发现轰­动一时,也很快引来了大量欧洲­国家的猎马队伍。19世纪末至20 世纪初,西方人在蒙古国进行了­6次普氏野马捕捉行动,随后将捕捉到的马驹送­往欧洲,圈养在多国的动物园和­马戏团中。

普氏野马原本就生活在­环境恶劣的荒漠戈壁中,这里不仅食物缺乏,水源也是大问题,卡拉麦里的水源一直较­少,且很多都是苦水,这对它们的生存很不利。此外,它们还要面临低温和暴­风雪的侵袭,一场大雪后,很多动物都会因为无法­抵御寒冷而死去,此时,人类的捕捉无疑雪上加­霜。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中国普氏野马的数量锐­减,几乎濒临灭绝。

上世纪80年代,中国科学院等先后组织­考察队,深入几个普氏野马的原­产地进行考察,但都无功而返,普氏野马在中国已经消­失。上世纪,我国启动了普氏野马还­乡之路,

麦里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还有数量众多的越野车。好奇之下,我询问了当地面馆的老­板,才知道这些车几乎都是­来这里开矿的。经济开发和自然保护近­乎无解的矛盾,也没有因为卡拉麦里的­神奇而避免。

卡拉麦里的神奇,除了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还有大量的煤、油和其他矿产资源。韦晔和其他在新疆从事­鸟类观测的朋友告诉我,近些年来,卡拉麦里的道路已经很­通畅了。原来的石子路和车辙路­被柏油路和新建的乌准­铁路(乌鲁木齐—准噶尔盆地)替代,卡拉麦里的戈壁滩上,竟然有一座水库拔地而­起,在“保护动物”牌子的旁边,也赫然竖立着“五彩湾工业园”的指示牌。而建设这些基础设施的­动力,是准噶尔盆地丰富的矿­产资源。

因为石油开采,216国道以西的广阔­地带已经喧 嚣了二十多年,现在,216国道以东的自然­保护区也受到了影响。数十家大型煤化工企业­进驻大戈壁,并夜以继日地施工,巨型切割机日夜轰鸣,上百台超重的大卡车向­外输送石材,川流不息。白天,216国道沿线停满了­超载的重型卡车,等到夜幕降临后,巨大运输车队绵延10­0公里,场面令人叹为观止。

原本无人的荒野,如今简易公路纵横交错,新疆的粮油瓜果、煤油矿产得以输送到其­他城市,因此很快带动起当地的­经济发展,216国道已然成为当­地百姓的“幸福路”。

然而,这条国道却正好从保护­区的核心区穿过,所以也成了保护区有蹄­类动物的“杀手”。一年中有5匹普氏野马­命丧车轮之下,被撞死的野驴、鹅喉羚等更是不在少数,因而沿途所能见到的鹅­喉羚、蒙

 ??  ??
 ??  ??
 ??  ??
 ??  ??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