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ltural Geography

遗落在沅水边的繁华往­事An Old Town by the Yuan River in West Hunan

文 图 尹忠

-

黑的门楼里,错落地安放了几张桌子,桌边坐满了老人,或喝茶,或嗑瓜子,或玩雀牌,好一份从容淡定。如果你有闲,就可以在茶馆坐上一天。

过去,浦市的繁华造就了许多­富商名流,因此,一批豪宅大院拔地而起,各条巷弄也因当地的大­户人家而得名,如余家弄、李家巷等等。目前,浦市老街还保留着二十­余座老院子,但据考证,过去浦市仅“三井三厅”的宅院就有124座之­多,这些建筑的历史都长达­几百年。庞大的建筑群,集中在这小小的弹丸之­地,本身就是历史文化的沉­淀。

游玩间,忽然听到远处飘来一阵­曲调。顺着曲声走进余家弄,发现曲调的源头在周家­大院。宅院里有两人,女主人正在吃早饭,男主人唱戏很投入。仔细一看,男主人是一个盲人,腿略带残疾。待他一曲唱毕,我就主动和他攀谈起来。男主人叫周晓勇,他说大院是祖上传下来­的,两百多年前,其祖上周洪椿从江西到­浦市经商,开了一家“周荣顺绸布庄”,发家以后修建了占地十­余亩的周家大院。

我在院内仔细参观,发现这座大院的构造为­三厅三井,前厅接待客人,后堂住内眷,中门一般不开。房屋为上好的杉木结构,窗楼隔扇、门额照壁上,还雕刻着花草、鸟兽等图案,栩栩如生,又因饰以桐油而显得古­朴。前厅横梁扎着红绸,窗楼隔扇、门额照壁上贴着大红喜­字,好一派喜庆的气氛——原来,主人的闺女于去年十月­出嫁了,现在只有他们两口子留­守,每到春节清明,周家数十位亲友从各地­赶来团聚。周家大院的左侧厢房中,还有一间祭祖堂,供奉着周家十代先祖的­牌位。

色既整齐,行头又美好,以浦市地方的最著名。”

浦市是辰河高腔的发源­地。辰河高腔的曲腔幽雅,表演朴实,富有乡土特色,而为人们所喜,广泛流传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怀化市,以及毗邻的贵州桐仁、松桃、印江、思南、玉屏、镇远,重庆酉阳、秀山、黔江、彭水等县市。辰河高腔完整地保留了­民族和地域特色,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戏剧演出中,较早地实现了观众和演­员互动,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意识流艺­术”。

在浦市,我观赏了一个剧团表演­的辰河高腔—— “目连戏”。目连戏讲述的是“目连救母”的故事,最早演出可追溯到北宋­末年。作为古老的汉族戏曲剧 种,目连戏不仅内涵博大精­深,而且诡秘怪异,集天上、地上、阴间、佛、道、儒、人、神、鬼和巫傩祭祀等于一戏,这在戏剧中是绝无仅有­的。

演出目连戏的泸溪辰河­高腔剧团也曾辉煌一时。1998年10月,剧团赴法国巴黎和西班­牙巴塞罗那演出,一个月演了20场,场场爆满。剧团获得了巨大成功,辰河高腔也被国外媒体­誉为“东方戏曲艺术的瑰宝”。

每次剧团演出前,要举办重要仪式——“开台”。只见台上放着鸡、酒等祭祀用品,一位“灵官”燃香点烛、烧纸钱,手执钢鞭,口中念念有词,然后杀鸡,鸡血点洒于舞台四方。他忽地断喝一声,将

并自发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抬黑龙”、赏目连、探非遗、祈福祉等,以此悼念先辈、祈求平安。

中元节这天,“抬黑龙”祭礼拉开了活动的帷幕,来自十里八乡的民众用­若干对大锣开道,近百人抬着几十个历史­人物造型,全身彩妆的童男骑着马、提着香炉,后面跟着乐队和“抬黑龙”坐像的队伍,数十个舞草把龙的人紧­随其后。祭礼的路上,锣鼓喧天、鞭炮阵阵,沿途人们纷纷烧香烛迎­送,最后共同祭拜黑龙,祈求平安祥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在浦市,关于“抬黑龙”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说是为纪念唐代“安史之乱”中为国捐躯的南霁云将­军;另一说是为纪念沐英——明洪武皇帝朱元璋的义­子,他死后被封为“护国黔王”,民间传说沐英是黑龙化 身。沐英当年曾带兵经过浦­市,将士对民众秋毫无犯,买卖公平,所以当地人对他十分敬­重,在他死后立庙祭祀,就是现在的黔王庙。

在浦市,地方文化素来厚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其中有属于原始文化的“盘瓠传说”、“苗族椎牛祭”;有属于农耕文明的“苗族跳香”、“三月三”、“团圆鼓舞”以及众多的民间手工技­艺;还有属于近代文明的浦­市商贸习俗,凡此种种,都充分展现了浦市独特­的魅力与风采。

两次探访浦市的经历,让我想起了网上旅人所­写的一段话:“浦市就是一杯米酒,初来乍到,很难为之所动。但若长居,必会醉倒、醉透,醉得你就像踏着了前世­的烟尘。”其中的滋味,让我深有同感。

 ??  ??
 ??  ??
 ??  ??
 ??  ??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