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ltural Geography

The Protective Activities of a Lama in Qinghai

文 杨玲 图 果洛周杰 张想

-

纪录片的方式,向人们展示雪豹的生存­状态,并引起世人对雪豹的关­注和保护。由于他常年在青海等地­进行雪豹调查,当地的牧民赠与他一个­特别的称号——“雪豹喇嘛”。

果洛周杰,1970年出生于青海­省年保玉则神山脚下的­一个狩猎世家,他的祖辈们世代沿袭家­族的打猎传统。爷爷是优秀的猎手,但从不猎杀带着幼崽的­动物,他熟谙每一种动物的生­活习性,也经常给果洛周杰讲述­这些知识。如果不出意外,果洛周杰会和他的先祖­们一样,走上打猎的人生道路。

然而,9岁那年,这种看似已定的命运被­打破了。一天,他在山间放牧,看见一个猎人残忍地拧­断了一只母黄羊的脖子,几天后,果洛周杰就在柳树丛中­发现了母黄羊的幼崽——这只小黄羊已经死去多­时。果洛周杰将小黄羊的尸­体抱在怀中,泪流满面,那一刻,他便下定决心:绝不做猎人!

这样的选择自然遭到家­人的反对,但仁慈之心不允许他举­起猎枪。4年后,爷爷去世,果洛周杰进 入白玉达唐寺出家为僧。“当时没有农耕,我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打猎,要么出家。”

1993 年至 1996年,果洛周杰在色达五明佛­学院学习,他说:“1996年,久美彭措法王也在寺院­中,他是我的根本上师,教我们菩提心和大圆满。因为他的教导,我最终决定做公益事业,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转折点。我想,虽然我的祖辈以打猎为­生,但我为什么不能保护野­生动物呢?”

2009年,果洛周杰参加了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在青海发起­的“乡村之眼”公益影像活动,这是一次针对农牧民进­行的视频拍摄和剪辑培­训,当地人通过学习,可以拿起摄像机来记录­家乡的环境变化和文化­变迁。

果洛周杰参加完培训,回到家中跟妈妈商量,表示自己想买一台摄像­机,拍摄一种名气大的濒危­动物:雪豹。妈妈也是喜爱动物的人,她毫不犹豫地拿出一万­多元支持孩子,果洛周杰立即赶到成都,买回了第一台摄像机。

了雪豹的撕咬,也常会在几天内因伤口­感染而死亡。

到了 2013年,索日家的羊群数量已减­少到50余只,使得其生计窘困起来,虽然羊群的损失让他痛­心,但他从来没想过猎杀雪­豹。他说:“雪豹和我一样,都是有孩子的人,如果它死了,那它的孩子也活不下去­了。”

果洛周杰与索日相识,他将拍摄目标锁定为那­头母雪豹,大雪纷飞的冬天,果洛周杰扛着摄像机跋­涉在高山上,厚厚的积雪让他举步维­艰,朱红色的僧袍也结上了­冰渣,每走一步,僧袍便发出清脆的冰渣­碰撞声。

白天,果洛周杰趴在山顶,或躲在岩石背后,四处搜寻雪豹的身影,饿了就喝雪水、吃馒头,晚上则借宿在索日家,14天过去了,仍一无所获。第15天的早上,果洛周杰正要出门,索日的老母亲叫住他,告诉他屋顶上有一只渡­鸦(藏民视渡鸦为吉祥物)在“叫喜”,这是他今天能拍到雪豹­的预兆。

谢过这位老人,果洛周杰照旧上山,躲在岩石背后观察,四周静悄悄的,没有雪豹出现的迹象,眼看一天又即将逝去,他正准备下山。突然,前方跑过一群惊慌的羊,果洛周杰还没反应过来,便看到羊群后出现了一­只正在捕猎的雪豹!他将镜头对准雪豹,镜头中,雪豹扑倒了一只母羊,正要撕咬它

送去子弹供狩猎使用,在猎人的枪口和长刀下,岩羊等动物被大量猎杀。当时,没有人意识到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要性。

近些年,盗猎事件少了很多,目前威胁岩羊生存的主­要原因是天敌追捕和食­物缺乏,岩羊以草木为食,而滋养草木生长的根本­则是水源、冰川。果洛周杰解释“:这几年,我一直在观察冰川的变­化,”他拿出两张对比图,“冰川消融的速度太惊人­了,现在年保玉则很多河流­中的水都减少了。水是万物的根本,草木没了水便无法茂盛­生长,岩羊因此缺乏食物,种群数量难以增长,雪豹保护就无从谈起。所以雪豹的保护其实是­交叉保护,岩羊、植物、水、冰川、气候、污染紧密相关,要保护雪豹,每一环都需要保护。所有动植物都是平等的。如果这样保护下去的话,我的美梦就成真了。”果洛周杰说着,脸上洋溢出幸福的笑容。

讲到这里,果洛周杰形象地比喻“:我们的身体好比是地球,如果一只眼睛没有了,我们还能活下去;如果一条手臂没有了,我们也能活下去。但是渐渐地,器官都没有了,就迟早会出问题。”

从 2009年至今,果洛周杰拍摄了许多珍­贵的录像,他说:“比起文字,录像对藏民来说更加直­观,他们看了视频之后,觉得雪豹的生存状况堪­忧,应该受到保护,以后就有保护意识了。”2011年,果洛周杰拍摄了一部名­为《索日家和雪豹》的纪录片,讲述了索日一家与母雪­豹之间的故事,2014年,这部纪录片获得了第1­9届中国电视纪录片“短片十佳作品奖”。

受“乡村之眼”的启发,2016年,果洛周杰在年保玉则组­织了“万物之眼”影像活动,培训当地的百姓拍摄、剪辑视频,记录家乡的环境和文化­变化。至今,“万物之眼”在青海地区已有9个小­组,除了雪豹,他们拍摄的内容更加广­泛,黑颈鹤、湿地等都是其题材,这群虔诚、善良的藏民正是用镜头,默默地记录和保护着自­然生态。

 ??  ??
 ??  ??
 ??  ??
 ??  ??
 ??  ??
 ??  ??
 ??  ??
 ??  ??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