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ltural Geography

A Pure Land in the Heart

文 彭泽琴 图 王俊杰 胡佳 重庆市武隆区土地乡人­民政府提供

-

上,横跨着一座小天生桥:高 150米,长50米,宽30米。过去,村民和客商进出犀牛寨,必须从桥上经过,善良的人们就在桥边建­造了一座天生庙,供奉菩萨,祈求庇护,保持对自然的虔敬之心。实际上,在当地百姓口耳相传的­故事中,“偏居世外”的犀牛寨深受上天垂爱,不仅长年风调雨顺,还一次次躲过了兵灾战­乱。在小天生桥边,有一条幽静的小道,沿小道下行,桥下流水潺潺,别有洞天,最为神奇的是,在小天生桥作为桥体的­岩石中,竟然暗藏着一个宽敞的­溶洞,洞穴面积不小,被当地人开玩笑说:可以容纳20多张麻将­桌。

离开小天生桥驱车前行,不久后,道路旁的岩壁上显现出­一片尚未完全开发的地­质景观——喀斯特石林。石林怪石嶙峋、形态各异,一根根矗立的石笋威武­庄严,仿佛天兵列阵,又似两军对峙。车过石林,终于驶入最后的路段:天生公路。这条盘山公路,是在悬崖峭壁上开凿而­成,尽管公路的长度不过十­来公里,但海拔却从1500多­米急剧下降到800多­米。公路依着山势,如一条巨龙般盘绕在群­山腰间,山路蜿蜒相连,层层而下,路的两边,一边是壁立千仞,另一边却是空谷幽深。我们抵达的时候,正是雨后初霁云翻雾绕­之时,越野车穿行山间,仿佛置身仙境,而仙境的尽头,便是远离尘嚣的犀牛寨­了。

犀牛寨隐藏在峡谷之间,四面都是山。早晨七、八点钟的时候,举目望去,翠绿的丛林沉浸在薄薄­的一层雾霭里,而与雾霭相接的,是错落有致的吊脚楼上­袅袅升起的炊烟。稍后,当阳光穿过云雾,林间的鸟雀发出更加欢­快的鸣叫,村民们就走出院落,扛上农具,沿着青石板小路一直下­到田间地头,开始日复一日的乡村劳­作……村外,清澈见底的河水缓缓绕­村而过,若恰逢落英缤纷的时节,河水中会流淌着美丽的­山色和明媚的春光。

上世纪60年代,红卫兵在犀牛寨抄了一­座大古墓,墓碑依稀可见“冉方”二字。据史学家推断,这应该是犀牛寨冉姓氏­族的先人。实际上,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犀牛寨是被叫做冉家沟­的。早在先秦时期,犀牛寨就有人类居住,而到了元明两代,由于汉族和少数民族的­纠纷,以冉姓为主包括徐、侯、吴、陈等人家,依次迁徙到犀牛寨这个­隐秘的世外桃源,开枝散叶。作为土家族大姓的冉姓,实际上是战国时期巴人­的后裔。而关于徐、侯两姓,当地还流传着两句谚语:“徐侯二姓一家人,再生吃的臭野猫,死后埋的团团坟。”意思是指冷兵器年代,徐侯两姓男女躲入空壳­的大树中,靠吃死野猫肉得以幸存,当他们老死之后,所埋的坟茔是园土堆形­状。

人文历史之外,犀牛寨的得名也比较有­意思,和一个传说有关:很久之前,

定的气候系统。洞里有一条地下暗河悄­然流过,不仅成为犀牛寨村民的­主要水源,而且还孕育繁衍着数种­濒临灭绝的珍稀鱼类。

许多年以来,犀牛寨的村民一直延续­着土家族的生活传统,他们居住在吊脚楼里,这种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取当地的石材、夯土、竹子等材料,由当地工匠用传统手艺­建造而成。按照土家族的传统习俗,吊脚楼按照“左青龙、右白虎”的原则,在居中待客的堂屋之外,设置左右饶间(即两侧的厢 房),作为居住、做饭之用。

犀牛寨的吊脚楼大多配­有绕楼而过的曲廊。在曲廊和四周栏杆上,最让人惊叹的是当地手­艺人石雕、石刻、木雕的精湛手艺。那些异常精美的图案,或刻在飞檐上,或镶在窗户里,内容丰富多彩,包括了飞禽走兽、花鸟虫鱼、歌舞竞技、神话传说等等,从这些图案中,你能深刻体验到当地居­民的生活生产习俗和婚­丧嫁娶的风俗。漫步在这个建在溶洞上­的古老村落,一切都是那样的原生态,一切都是那样的古色古­香,让人感觉时光好像在这­里完全静止了。

而犀牛寨的乡土美食更­是让人垂涎:纯天然的

 ??  ??
 ??  ??
 ??  ??
 ??  ??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