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ltural Geography

Wulong

长孙无忌流放之后

-

地处渝东南的武隆地区,古时候尽管风景优美,但并不为外人所知,甚至连特别钟情岩溶地­貌的“中国第一驴友”徐霞客,也错过了武隆。相反,艰苦、险恶的环境却使武隆在­历史上成为了流放圣地,唐朝初期的重臣长孙无­忌,就是流放到此地的第一­位名人。

尽管作为武隆过客的长­孙无忌的故事,充满了历史的吊诡和孤­寂的风情。但从武隆大地走出来的­晚清李铭熙和明朝刘秋­佩两位重臣,却高风亮节,骨鲠清流,更有意思的是,当他们厌倦官场之后,都选择了回到家乡,进入书院……从这个角度来说,除了是流放之地,武隆也是非常好的归隐­圣地。 在武隆的江口镇蔡家村,有一座被树木草丛环 绕的墓碑,荒凉、孤寂,初见之下,会让人认为是乡村野墓,但走近一看,却是唐初宰相长孙无忌­的衣冠冢。地方志记载:长孙无忌的衣冠冢修建­之初,规模宏大,占地三亩,基址古朴庄重,楼台亭阁工艺精湛,石狮、石兔、石马栩栩如生。遗憾的是,在历经1300多年风­雨沧桑之后,现存的墓地早已没有当­年的宏大规模,仅存一座高5.35米、直径30米的圆形黄土­冢。作为初唐时期的肱骨之­臣,长孙无忌享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尊崇,但命运无常,最终居然客死他乡。

长孙无忌(约597-659)出身于官宦人家,16岁那年父亲去世,他和母亲、妹妹都被同父异母的兄­长赶出家门,最终由舅舅抚养成人。就在那时,长孙无忌偶然与秦王李­世民成为挚友,妹妹也嫁与李世民为妻,也就是后来的文德皇后。

可及者唯其人之所不见­乎。”机缘之下,他的试卷呈于光绪皇帝­审阅,帝见其所答,十分赏识,又见其后的五言八韵诗,诗艺尤雅,称赞道“:果然大才子,可以‘文魁’赐之。”后来,光绪所赐“文魁”牌匾,悬挂在江口李进士故居­大门,只可惜在上世纪50年­代被毁。

中进士后,李铭熙被派到浙江清吏­司主政。赴任后鼓励百姓兴业,发展粮食生产及经济,并将一系列相关农工商­务、银行币制改革规划写成《浙江经贸改良疏议》上表朝廷,皇帝见改良策略详尽,且文笔非凡,对李铭熙大为赞赏,特赐“中宪大夫”。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大清甲午战败,日本商人在租界内耀武­扬威、横行霸道,企图以改良机械为借口­强行收购杭州丝绸股份,李铭熙为了保护本国商­人,利用俄法商人牵制日商,化解了日商强行入股的­阴谋,保护了国人的权益。这样的行为,引起了同榜进士——榜眼文廷式的注意。文廷式专程拜见李铭熙,与他秉烛夜谈,辩论如何才能救亡图存,最终两人达成共识,认为唯有变法才能救国。自那日起,李铭熙看淡了官场名利,向朝廷递交辞呈, 回到家乡归隐,在彭水鹿山书院任教席,并以此为中心,组织地方各书院开展“筹积股、定差费、治保甲、兴学堂”等地方上的变法活动,为民兴利除弊。

可惜,仅凭有志之士的一己之­力,根本无法抗衡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势力。变法失败后,清廷密电各地官员,严拿变法活动参与者,李铭熙虽然提前逃离故­乡,却还是没能躲过朝廷的­刽子手,最终惨遭杀头。李铭熙的亲人将他的无­头尸带回故乡,但为了避免家人遭清廷­迫害,便用面团捏了个假人头­让李铭熙留了具“全尸”,并在撰写碑文时将他的­死因记为“光绪二十三年入犍传授­减灶煎盐法,惜未卒业,以疾终”。事后,有人解读:“减灶煎盐法”正是那饱含辛酸的戊戌­变法,“惜未卒业”即指变法未成。 在武隆凤来乡高楼村紧­邻观音岩的高台上,有一座铁门紧闭的院子。推开铁门,院子里面有几栋

很久以前,在山高路陡的渝东南仙­女寨,当地人生产劳作要消耗­大量的体能,但那时,他们的食物常以红薯、土豆类的粗粮为主,肉食则是可望不可及的­奢侈品。由于饮食长期荤素搭配­失衡,致使他们在劳作时经常­有气无力。后来,有人得知食用山中的野­巴豆(即仙女豆),可以强身健体。消息一传十,十传百,久而久之,家家户户都开始在房前­屋后种植仙女豆,一时间,仙女豆受到当地人热情­的追捧,直到后来成为“武隆三宝之冠”。

诗人王维在写“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的千古佳句时,只知道红豆生长于南方(今四川南充),却不曾想到,在重庆武隆的仙女山、仙女湖、仙女寨等地,也同样生长着他所寄思­的“红豆”。

仙女豆为蔓性草本植物,需要搭架才能进行种植,它的根系发达,主根入土较深,具有耐寒的作用。仙女豆对温度的要求较­高,温度太低和太高的环境­都不适合它生长,但它的盛产季却常在春、冬两季,因此,它被种植在武隆仙女山、仙女湖、仙女寨海拔600 ~ 800米的高度上。另外,仙女豆对土壤的适应性­很强,有较高的抗盐性,而它的生产区山清水秀,生态环境好,加上大部分地区是砂壤­土,腐殖质丰富,因此尤其适合生长。

仙女豆果实呈扁平椭圆­状,似扁豆,幼嫩时,荚壁就已开始硬化,豆粒以褐红色为主,其间有白色的经络条纹、色彩斑斓。仙女豆虽小,但作用和功效却不容小­觑。仙女豆因含21种人体­必备的营养成分而得名,富含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因此也被当地人称为“极豆”“神豆”“养生豆”。

和许多豆类一样,仙女豆在烹煮前,也需要泡软。浸泡的时间大约在30­分钟左右,此后剥去外皮,换水再泡,待仙女豆中的杂质完全­去除后,即可随意烹调。作为筵中美味的煲汤上­品,它在古时是进献给皇帝­的贡品,而今为老百姓的家常食­物。

仙女豆的豆荚纤维较多,所以人们一般不会食用,其蛋白质及淀粉是豆类­之冠,进食后能供给人体所需­的大量热量。鲜嫩的豆仁,柔嫩味甜,既可以用作炒菜、卤肉或是煮汤,也可以加工制作成蜜豆­装罐,深受当地人欢迎和喜爱。

有意思的是,用仙女豆炖鸡肉或排骨,特别开胃,而且它能降低肉类中的­脂肪,实为神奇的煲汤佳品,在民间享有“豆中之王”的美誉。仙女豆多达17种的氨­基酸,具有补血补钙和治疗冠­心病的功效,对肥胖症、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动脉硬化具有一定的食­疗作用,是豆类植物的珍品。

在重庆市武隆区的火锅­馆里,或是在仙女山旅游度假­区农家乐的餐桌上,都必定少不了这样一种­当地特产——土坎晶丝苕粉。

土坎晶丝苕粉因产于武­隆区土坎镇而得名,距今已有近300年历­史。土坎镇地处武隆区中部­的丘陵山区,北靠仙女山,西临乌江,在临水面有高约30 余米的土埂,该片土地肥沃,盛产红苕。在河运兴盛的年代,当地人多以拉纤为生。相传,在清乾隆年间,土坎镇的一位纤夫,在一次拉船的过程中遇­到一位湖南商人,商人看到乌江两岸种满­红苕,便好奇地向纤夫询问当­地食用红苕的方法。纤夫告诉商人,当地人食用红苕只有蒸、煮二法,多余的则用作猪饲料。商人顿觉可惜,便向纤夫传授了将红苕­制成苕粉的方法。回到家中,纤夫与妻子按照商人传­授的方法,将红苕加工成苕粉。让他们没想到的是,把制好的苕粉用来煲汤,不仅吃起来鲜嫩有劲,而且汤味香气扑鼻,口感极佳。这样的苕粉不仅食用方­法多样、味道好,且存放时间长,改变了当时红苕因为过­多而被浪费的情况,于是,纤夫的妻子毫无保留地­将制作苕粉的技术传授­给了土坎镇的乡亲,这门手艺便传承至今。

土坎晶丝苕粉不同于其­他苕粉品种,外形晶莹剔透,有质感,成色有光泽, 用来烹制汤类时不浑汤,放在火锅中煮时,久煮不烂,口感滑而不腻,且颇有嚼劲。这上好的口感,与土坎晶丝苕粉独特的­制作工艺密不可分。

几百年来,土坎晶丝苕粉一直沿袭­世代相传的古法制作,主要原料为当地农户所­种红苕,集中产于仙女山和乌江­流域各村镇,而制作时使用的水是当­地的天然泉水,每次制作都需经过磨浆、过滤、取粉、制成粉片、晾晒等10余道工序,整个过程均为手工加工,过程复杂而精细,且每道工序都有不同讲­究:磨浆以石磨磨制为最佳;制作粉片时,需要先将粉浆放在铁盘­中,再把铁盘放到铁锅中烫­煮,而烫煮的火候、时间则直接关系到苕粉­的成败;晾干时,也必须拿捏好晾晒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苕­粉的口感,使其功亏一篑。

土坎晶丝苕粉的成品,根据苕粉的形状、大小,可分为“粉丝”“粉条”“粉块”三大类,而每一类都有不同的烹­制方法。在当地,经过近300年的生活­经验积累,村民们能变着法子将苕­粉做成五花八门的菜式:麻辣粉丝、大骨粉丝汤、煎炒粉丝……2013年,经过国家有关食品部门­专家的评审,土坎晶丝苕粉被认证为­绿色、天然、无公害的原生态农业产­品,成为来武隆游客的主要­伴手礼。

 ??  ??
 ??  ??
 ??  ??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