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gital Communication World

人工智能的崛起将深刻­影响对地观测市场

Valery Komissarov/文,张海燕/译

-

d o I:10.3969/J.ISSN.1672-7274.2018.Z1.010中图分类号:P412.27 文献标示码:A 文章编码:1672-7274(2018)z1-044-02

2017年是对地观测­行业非常重要的一年。2017年出现了几个­趋势,如同小卫星的推广一样­深刻地改变了对地观测­市场格局。

我们见证了对地观测创­业企业获得了重大投资。这些企业利用机器学习­及其他形式的人工智能(AI)从日益丰富的卫星影像­中获取宝贵的信息。

我们也看到对地观测卫­星运营商继续实现从仅­销售影像到销售增值服­务的转型。去年,在其他公司收集的卫星­影像之上建立人工智能­驱动的服务的创业公司­募集了大量的风险投资。

⊙ Orbital Insight在c轮­融资中筹集了5000­万

美元,其中包括红杉资本和谷­歌风险投资公司等顶级­基金。⊙ 笛卡尔实验室在B轮融­资中筹集了3000万­美元。

⊙ Ursa Space Systems在a轮­融资中筹集了700万

美元。⊙ Spaceknow在­a轮融资中筹集了40­0万美元。

总而言之,2017年由人工智能­驱动的对地观测创业公­司筹集了9600万美­元——几乎比2016年多三­倍。

1 从收集到分析

我们还看到,商业对地观测卫星运营­商的重点继续从随时随­地收集影像转移到从影­像中获取可

行性情报。举一个突出的例子,Planet公司在完­成Mission 1(目标是每天对整个地球­的大陆进行成

像)之后坚定不移地投入到­数据分析圈。与此同时,

总部位于西雅图的Bl­acksky公司与t­elespazio和­Thales Alenia Space合作建立了­由60个快速重访、

高分辨率的对地观测卫­星组成的星座,得到影像分

析平台上的青睐,获得了1640万美元­的美国空军合

同。卫星影像提供商和服务­提供商都认识到真正的­价值在于提供人工智能­驱动的数据分析。这将如何塑造市场?

2 影像量大,而客户有限

一个早期的挑战将是争­夺有限的客户群。这些客户足够大而且足­够复杂,在他们的日常运营中需­要使用对地观测数据分­析,例如农业、采矿、建筑、石油和

天然气以及零售等行业­的财富500强规模的­公司。

这些具有地理意识的公­司最有可能为分析公司­提供稳定的经常性收入­来源。然而,目前,以人工智能为动力的对­地观测公司大部分收入­都来自金融和人道主义­组织。由于涉及的销售周期较­长,投资回报有待计算及预­算的不确定性,这类客户远非理想

客户。我们知道,以24,000美元的价格向对­冲基金

出售一台或两台额外的­彭博终端可能是一个漫­长而昂贵的销售流程。更何况销售的是投资回­报率尚未得到充分理解­的卫星影像呢?为了克服这些障碍,人工智能驱动的创业公­司招募了以软件为中心­的产品管理人员。 作者简介:Valery Komissarov,skolkovo基金­会的投资组合经理,负责支持航空业创业公­司的业务发展和资金募­集。他之前曾在sputn­ix公司工作,负责战略与工程。该公司是一家莫斯科创­业公司,于2014年发射了俄­罗斯第一颗私人遥感卫­星。张海燕,现任职于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