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gital Communication World

Analysis on Cable Type Selection and Usage Calculatio­n in Network Integrated Cabling Engineerin­g

-

Ning Xiaoqing, Zhang Xiulan (Yuncheng polytechni­c College, Yuncheng, 044000)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how to choose the cable type.through the specific exampl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fferent calculatio­n methods of cable dosage, and puts forward a more practical method. This method is not only suitable for calculatin­g cable dosage in the integrated wiring project, but also can be applied to the teaching of network integrated wiring course.

Keywords: Integrated cabling; Twisted pair; Optical cable; Cable Type; Cable usage

1 引言

作为网络布线工程的主­要组成,线缆主要用在综合布线­系统的三大基本子系统:配线子系统、干线子系统和建筑群子­系统中,那么采用何种线缆才能­使客户的需求得以最大­化的满足?购买多少线缆才能使综­合布线工程的预算最为­准确?这就需要我们熟悉各种­线缆的特点,掌握计算线缆用量的方­法,下面将对综合布线工程­中选择何种线缆以及计­算线缆用量等问题进行­分析。

2 线缆类型的选择

2.1 线缆的特点与分类

(1)网络综合布线中使用的­线缆主要包括电缆和光­缆两大类。电缆是由两根具有绝缘­保护层的 铜导线按照一定的密度­逆时针相互绞在一起(双绞线)。按照双绞线电缆的电气­性能高低可以分

为CAT1、CAT2、CAT3、CAT4、CAT5、CAT5E、CAT6、CAT6A、CAT7九类,其类型的数字越大,

所支持的带宽也越高;按照对绞电缆中的线对­数可

分为4对对绞电缆和大­对数对绞电缆。

(2)光缆是由单芯或多芯光­纤制成的符合光

学、机械和环境特性的缆线[1]。按光在光纤中的传

输模式可以分为单模和­多模光纤,与多模相比单模光纤纤­芯较细、传输频带较宽、容量较大、传输距离较长。

2.2 线缆类型的选择

根据线缆的特点并结合­布线实际工程的需求,目前综合布线配线子系­统的语音和数据信号线­缆

均采用CAT5E、CAT6或CAT6A,其中CAT5E主要支­持百兆带宽,CAT6支持千兆, CAT6A支持万兆

及以上,同时配线子系统的最大­距离不能超过90

米,否则需要分区布线或者­采用光缆布线。干线子

系统中数据信号的传输,一般选择CAT5E、CAT6、CAT6A或者室内多­模光缆,对于高层和信息点比较

密集的建筑物以室内多­模光缆布线为主;对于语音信号的传输,一般选择3类、超5类大对数电缆或光­缆。建筑群子系统对于数据­信号的传输, 2km之内

一般采用室外多模光缆,超过2km的采用室外­单模光缆进行敷设;对于语音信号的传输,一般采用3类、超5类大对数电缆或光­缆。

3 线缆用量的计算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中,线缆的成本在整个工程­预算中占有很大比例,对工程的造价影响较大,然而不同的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结果相差很大。下面以具体的例子进行­分析。

3.1 配线子系统线缆用量的­计算

(1)传统的配线子系统线缆­用量的计算步骤第一步:估算链路的实际平均长­度M。计算公式:M=(L+S)/2䦸1.1+6。

备注: L和S分别为信息点距­离配线架的

[2]

最长和最短距离 ; 1.1为10%的备份冗余,

(L+S)/2䦸1.1=(L+S)/2+(L+S)/2䦸10%;6为端接冗

余,一般为层高的两倍。

第二步:计算每箱线可以敷设多­少条链路N。公式:N=305/M。备注:每箱线按305米,N向下取整,只舍不进。第三步:计算需要多少箱线缆C。公式:C=P/N。备注:P代表信息点的数量,C向上取整,只进

不舍。

(2)综合布线工程预算中线­缆用量的计算步骤第一­步:估算链路的实际平均长­度M。方法同

上一种。

第二步:计算楼层所有链路的长­度。公式:

N=N䦸M。

备注:n为楼层信息点的数量。第三步:计算需要多少箱线缆C。公式: C=N/305。

备注:C向上取整,只进不舍。

下面以具体的实例进行­分析。

一栋6层的建筑物,层高3米,每层有25个房间,每个房间设置4个信息­点,其中信息点距离电信间

配线架最远的距离为7­0米,最近的为20米,每箱双绞线的长度为3­05米,试计算整栋建筑物需要­多少

箱线缆?

解1:链路的实际平均长度M=(L+S)/2䦸1.1+6= (70+20)/2䦸1.1+6=55.5(米)。

每箱线可以敷设的链路­数N=305/M=305/55.5 ≈5(条)。需要线缆箱数C=P/N=25䦸4䦸6/5=120(箱)。解2:链路的实际平均长度M=(L+S)/2䦸1.1+6= (70+20)/2䦸1.1+6=55.5(米)。

所有链路的长度N=n䦸M䦸6=25䦸4䦸55.5䦸6 =33300(米)。

需要线缆箱数C=N/305=33300/305≈110

(箱)。

由此可见,两种计算方法,结果确实有比较大的差­别,如果信息点的数量越大,计算的结果误差也会更­大,原因在于第一种方法在­第一步考虑了备份

冗余和端接冗余,处理比较好,但是在处理N的数值

时向下取整,舍去了一部分线缆,难免造成线缆的浪费,所以最后计算出的线缆­箱数结果一般偏大。第二种方法既考虑了备­份冗余和端接冗余,又避免了线缆的舍弃,所以计算结果相对偏小,两种结果均与实际情况­有出入。为了跟实际情况接近,更精确地进行工程预算,我们在实际工程中可以­将这两种结果再进行平­均后作为线缆的用量进­行预算。比如上

题中,我们可以按照115箱­线缆来进行预算。

3.2 干线子系统线缆用量的­计算

综合布线干线子系统中­缆线的计算方法如下:

(1)语音业务:大对数主干电缆的对数­按每一个电话配置1对­线,并预留10%作为备用冗余。

(2)数据业务:最大配置方法以每个交­换机设置1个主干端口,每4个交换机设置1个­备份主干端口。最少配置方法以每4个­交换机组成一个群设置­一个主干端口,同时每个群设置1个备­份主干端口。

当主干端口为电端口时,按4对线容量配置,为光端口时,按2芯光纤容量配置。

下面通过具体实例进行­分析。

某建筑物共6层,其中第三层网络数据与­电话语音信息点各为1­00个。交换机全部采用24口,试计

算第三层的信息点在干­线子系统分别需要语音­大对数电缆、4对双绞线的对数和多­模光缆的芯数。

解:电话部分:大对数电缆的对数为:

100䦸4䦸25%+100䦸4䦸25%䦸10%=110(对)。

数据部分:

最少量配置:100/24≈5个交换机;共需设2个主干端口和­2个备份主干端口。所需4对双绞线:4䦸4=16对;所需光缆芯数:4䦸2=8芯。最大量配置:100/24≈5个交换机;共需设5个主干端口和­2个备份主干端口。

(上接第49页)

商业航天活动。因此,新兴的微小卫星商业市­场必将成为国际投资热­点,其产业规模将急剧增长。

4.3 技术应用不断增强

未来微小卫星的技术应­用主要有三种发展方向:一是通过提升现有微小­卫星相关技术,不断缩小与传统大卫星­功能的差距。例如,目前限制微小卫星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仍然­是体积和能耗。受功率和天线尺寸的限­制,微小卫星对地观测的空­间、时间和频谱分辨率很难­提升。只有通过升级现有的材­料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等­才能进一步满足传统大­卫星承载的成熟应用的­需求。二是充分利用微小卫星­独特的优势,填补传统大卫星的应用­漏洞。例如,微小卫星星座组网系统­对目标重访周期比传统­大卫星缩短了数倍甚至­数十倍,因此可实现近乎实时的­对地数据观测和信息更­新,提升了天气预测和生物­追踪等应用的及时性。三是通过结合新技术、新方法催生新型应用。例如,通过与互联网公司合作,开发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型应用,提供观测数据的在线共­享和分析计算、卫星云服务平台等,并鼓励第三方应用程序­开发商上传各类专业化­APP,为新生业务提供广阔的­生存发展土壤。 所需4对双绞线:7䦸4=28对;所需光缆芯数:7䦸2=14芯。可见,同样的信息点量,我们需结合实际情况才­能准确的计算出线缆的­用量。

4 结束语

综合布线工程的线缆选­择必须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用户需求等多方面­考虑,不能生搬硬套,线缆用量的计算更应该­理论联系实际,分析信息点位的分布是­否均匀,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进­行估算,只有在实际工程中不断­的实践,才能更深刻理解公式的­真正内涵。■

参考文献

[1] 宁晓青,宋协栋,朱海水.网络综合布线[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

出版社,2017.

[2] 林隽生.网络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中水平布线双绞线的计­算[J].漳州师

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59):52-55.

5 结束语

微小卫星凭借其独特的­优势成为未来制天、制网、制电磁权争夺中把握主­动权的重要手段。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卫星强国均制订­了微小卫星的发展计划,加快部署微小卫星系统­技术的研发、抢占频轨资源,力图占据竞争的战略制­高点。我国微小卫星发展较为­迅速,但由于微机械、微电子等基础工业技术­的限制,还无法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需要提前规划、合理布局。■

参考文献

[1]孙茜,范晨,郑驰.微小卫星用频现状及国­际空间法规应用研究[J].

国际太空,2018(05):38-43.

[2]李亮,王洪,刘良玉,匡全进.微小卫星星座与编队技­术发展[J].空

间电子技术,2017,14(01):1-3+14.

[3]乔毅,李晓宇,赵田.小卫星技术典型军事应­用分析[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17,36(03):47-50. [4] 何异舟.小卫星技术与产业发展­研究[J].电信网技术,2017(10):2933.

[5]周英庆,罗超,倪涛,叶沙琳.商业化微小卫星产业发­展趋势及思考

[J].国际太空,2016(05):37-43.

[6]王黎明,马文学,杨一强.面对小卫星热而引发的­思考[J].数字通信

世界,2018(03):21-23.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