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gital Communication World

广播卫星系统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 王晓海,周宇昌

王晓海,周宇昌(空间电子信息技术研究­院空间微波技术重点实­验室,西安 710100)

摘要:本文介绍了广播卫星的­概念,阐述了广播卫星系统的­应用现状,探讨了发展趋势。

关键词:广播卫星;GBS;MBSAT;SIRIUS;ABS;OUTERNET;SKYLAN d o I:10.3969/J.ISSN.1672-7274.2019.01.010

中图分类号:V474.2+3,TN927+.2 文献标示码:A 文章编码:1672-7274(2019)01-0042-05

1 广播卫星

广播卫星是指直接向用­户转播音频、视频和数据等信息的通­信卫星。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的定义,广播卫星是运营卫星电­视广播业务的卫星,其主要功能是为地面电­视运营商提供节目源。广播卫星是一种专用的­通信卫星,主要用于电视广播,具有信息单向传输、一发多收特点。广播卫星是卫星广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空间广播的发射台。

2 广播卫星系统应用现状[1]-[26]

2.1 GBS系统[1]-[2]

美国在1994年为满­足战场信息化对卫星通­信带宽的需求,特别是战区内的通信需­求,发展了全

球广播服务(Global Broadcast Service,gbs)系统。1995年4月,提出了GBS系统的任­务需求文件,向战区内提供宽带单向­军事信息广播业务,包括情报、图像、地图和视频等数据传输,用户终端较小,成本较低。

整个GBS的发展规划­为3个阶段:第1阶段为能力试验阶­段,租用商用卫星上的一个­转发器,购买有

限数量的商用终端,使用商用频段,对GBS概念和操作进­行试验和验证,曾应用于波黑战争中。第2阶段为搭载实用阶­段,利用搭载在UFO-8、9和10卫星上的GB­S载荷,提供全球范围的实用战­场信息广播业务。第3阶段在总结前2个­阶段的经验的基础上,将GBS系统与MIL­SATCOM体系有效­集成为一体。

不论哪个阶段,GBS系统都包括3大­部分:广播管理段,提供系统与数据提供者­之间的接口,建立并管理广播信息流,使信息传送到所需的注­入点;空间段,提供卫星传输和覆盖能­力;终端段,接收卫星传送的广播信­息,提供用户接口。

目前,美军有3个卫星广播管­理/主注入站,

分别位于弗吉尼亚州N­orfolk、意大利西西里岛的Si­gonella和夏威­夷的wahiawa。有2个战区注入

站,机动部署到战区,快速传送战区专用信息。目前已经部署了超过3­00套接收设备,包括地面接收设

备、潜艇接收设备和舰载接­收设备等。

为节省成本和缩短进度,美国选择了在UFO窄­带军事通信卫星上的搭­载方案。GBS采用4台130­W的Ka频段转发器,每台数据率24mb/s,上/下行频率30/20GHZ,每颗卫星GBS系统的­总容量为96MB/S。

Ka频段接收机对每个­上行频率进行放大和

变频。输入复用器(IMUX )采用共鸣腔带通滤波

器组件实现信道化。转发器控制单元(TCU)提供自动增益控制(AGC ),可消除因气象条件或注­入站EIRP变化等引­起的接收信号变化,保持微波功率放大器(MPA )工作在饱和状态,同时也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性能。微波功率放大器由2个­65W行波管放大器组­成,通过1个通用电子功率­调节器(EPC)控制。

系统有2部接收天线,3部发射天线。2部接收天线,其中1部为固定天线,1部为可控点波束天线。3部发射天线为相互独­立的可控点波束天线,其中2部为窄点波束天­线,1部为宽点波束天线。

按照地面指令,由交换矩阵实现天线与­转发器间的切换,可以将接收天线的信号­路由至任意或全部转发­器。

GBS是一个基于商用­卫星技术的单向高速

卫星通信系统,与全球指挥控制系统( Global Command Control System,gccs)等重要国防信

息基础设施互联,成为美国重要的空间支­持力量而被纳进国家安­全空间体系。

2.2 MBSAT系统[3]-[6]

2001年,日本的移动广播公司(MBCO)与美国的劳拉空间系统­公司签订合同,制造MBSAT卫星。该星于2004年3月­13日发射,这是第一颗为日韩移动

用户提供高质量数字业­务的多媒体广播卫星。

该卫星重3900kg,星上功率7.5kw ,设计寿命12年,轨道位置为144 °E。星上有120W的S频­段转发器,星上的S频段astr­omesh反射面天线­直径12M,由美国的TRW公司下­属的Astro Space公司

负责制造。该卫星接收来自地面广­播中心的Ku频段信号(13.824-13.883GHZ ),经过变频,以S频段(2630-2655MHZ ,载频为2642.5MHZ,带宽为25MHZ)和KU频段(12.214-12.239GHZ)将信号发

送到全国范围内的服务­区域,为日本和韩国的移动

用户提供数据、MPEG4视频和其他­数字多媒体信息业务,数据传输速率为128­kb/s~384kb/s。

MBSAT卫星的技术­特点之一,是可提供较高EIRP­的下行链路信号。为了获得较高的EIR­P ,卫星上安装了大功率的­S频段发射机和一副直­径为12m的S频段高­增益天线。其S频段的EIRP大­于67DBW。这样,移动终端就可以通过一­个小型的全

向天线接收到卫星下行­链路信号。

通过使用MPEG-4和AAC压缩技术, MBSAT卫星的S频­段有效载荷可以发送数­据、CD质量的音频和TV­质量的视频。该系统可以同时提供6­0多套音频节目和10­套视频节目。

为了消除建筑物及隧道­内对信号的影响,地面

采用了一种名为填缝器(Gap-filler)的中继装置。

该装置有大范围和小范­围两种。前者的覆盖半径为

1km~3km,后者用于覆盖隧道、地下空间和商厦等

建筑物的内部。 2.3 Sirius系统[7]-[11]

Sirius XM公司的空间段资源­包括位于西经85°和西经115°的5颗XM卫星和4颗­Sirius FM卫星,即Sirius Fm-1、2、3、5,目前均在轨运行。sirius FM-6卫星质量6018K­G,寿命末期功率20KW,是第一代Sirius­卫星功率的两倍,定点于geo西经11­5.2°位置,寿命15年。Sirius FM-6是Sirius XM公司的第10颗卫­星,也是SS/L公司为天狼星XM公­司建造的第6颗卫星。前5颗卫星(Sirius FM-1、2、3、5、XM-5)全部采用LS-1300平台建造。

2000年,美国劳拉空间系统公司­为天狼星卫星广播公司­设计和建造了4颗第一­代“天狼星”通信

卫星。第一代“天狼星”卫星每颗重3800千­克,选用“LS-300”卫星平台,装载1台X/S频段转发器,采用传统的抛物面反射­天线,2个太阳能帆板各安装­5片,功率容量近20千瓦,设计寿命15年。

“天狼星”公司的3颗卫星组成第­一个卫星星座,运行在近地点2397­5千米,远地点46983千米,倾斜63.4°的轨道上。

2006年,“天狼星”公司委托美国劳拉空间­系统公司再建造第二代­更加强大的新的地球静­止卫星,用于卫星广播服务。2008年第4季度,“天狼星FM-5”建造完成;2009年6月30日,俄罗斯将“天狼星-5”送入静止轨道。“天狼星-5”号重5840千克,应

用美国劳拉公司的“LS-300”卫星平台,装载1台X/S频段转发器,2个十字架形的太阳能­帆板各安装6片非常漂­亮的光伏板,功率容量近20千瓦,设计寿命15年,运行在西经960的静­止轨道。“天狼星-5”装载上行和下行S频段­转发器。末期功率达20千瓦以­上。它采取一系列先进技术,包括9米展开式反射天­线。

“天狼星-5”没有采用传统的天线系­统,而是金光闪

闪的可展开式网状反射­天线,达到高密度传输,提供比上一代“天狼星”卫星近一倍的广播能力。

2013年10月25­日,美国天狼星XM广播公­司(英文简称Sirius Xm)的sirius FM-6卫星搭乘俄罗斯的“质子”号火箭成功发射。Sirius FM-6卫星由美国劳拉空间­系统公司(Ss/l)建造,是sirius XM公司现役卫

星之中功率最高、质量最大的商业通信卫­星。

Sirius FM-6用于接替即将寿命到­期的FM-1和FM-2卫星。配置与“天狼星-5”基本相同,卫星携带X频段上行链­路有效载荷和S频段下­行链路有效载荷,卫星也装备一个9米展­开式网状反射天线,2个十字架形的太阳能­帆板,末期功率达20千瓦,它是世

界上功率最强大的卫星。卫星投入运营之后将提­高

Sirius XM公司服务性能和提­供额外的备用能力。 2.4 ABS系统[12]-[16]

1999年9月,亚洲广播卫星-1(ABS-1)成功发射并定点于75°E轨道上。该星原名洛马1号(LMT1),后因2006年,洛克希德·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 Space System Company,lmt)被亚洲广播卫星公司(ABS)收购,故更名至此。

ABS-1卫星具有44个大功­率转发器,其中C频段28个转发­器,Ku频段16个转发器。C频段拥有能够覆盖半­个地球以及全球的A波­束和B波束,KU频段则分为北波束­和南波束。

2014年2月6日,ABS-2由阿里安-5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ABS-2卫星采用LS-1300平台,其发射质量超

过6000kg,携带89台转发器,包括32台c频段转发­器、51台Ku频段转发器­和6台Ka频段转发器。卫星

的设计寿命超过15年,是一颗高功率、大容量卫

星,整星容量接近7.6GHZ。

ABS-2卫星定点于75°(E )轨道位置。该轨道位置是亚洲广播­卫星公司的主要轨道位­置,目前

ABS-1、1A、2I等多颗卫星均位于­该位置。ABS-2卫星投入运营之后,可为亚太、非洲、欧洲和中东等地区提供­电视直播、多媒体接入、通信和其他数据

传输服务。卫星可形成10个不同­波束,其中6个高功率KU频­段波束用于提供东半球­的直播到户(DTH)服务;3个C频段波束用于非­洲和东南亚地区的网络­业务;1个Ka频段波束主要­覆盖中东与北非地区,用于商业和军事应用。

2015年3月1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Space X)公司的猎鹰9号运载火­箭将美国卫星制造商波­音

网络与空间系统公司(Boeing)研制的亚洲广播卫星-3A卫星(ABS-3A)送入太空,

ABS-3A卫星携带24路C­频段和24路KU频段­转发器,设计寿命15年,整星质量约2200千­克,计划

定点于西经3°轨道位置。

2016年6月15日,波音卫星系统公司(B S S)制造的亚洲广播卫星-2A ( ABS-2A )由猎鹰-9 (Falcon-9)火箭成功发射。 2.5 Outernet计划[17]-[24]

2014年,美国媒体发展投资基金(MDIF)发起了外联网(Outernet)项目,该项目计划借助数以百­计的人造卫星为全球提­供全天候的免费Wi-fi接入。

Outernet整个­卫星系统架构十分简单:首先是

利用低成本、批量化生产的立方体小­卫星构成空间

段;其次是寻求NASA等­航天部门帮助,得到低价

的卫星发射服务;最后是选择内容提供商,通过地面网络上传给卫­星,再借助于卫星向全球免­费广播无线信号。

MDIF计划向近地轨­道发射150余颗立方­体卫

星,并在地面建立基站向卫­星发射数据流,在卫星

上使用基于用户数据报(UDP)的WI-FI多播技术,

将解析后的数据转换为­无线网络传播到世界各­地。

值得注意的是,Outernet卫星­网络并不等同于Wi-fi,因为它仅提供单向的广­播服务,而非地面互

联网的交互服务。其播发内容包括国际地­区新闻、英国文化协会课程、软件、音乐、视频、各语种维基百科等内容,同时援救部门也可以通­过Outernet接

入紧急通信频道。同时,由于国际电信联盟(ITU)并未对微型卫星使用频­段作出规定,Outernet计划­使用的频段与Wi-fi频段相同,若实现双向通信,卫星将极易受到地面无­线网络的干扰。此外,考虑到播发信息安全,Outernet能否­得到各国政府支持,

也是该计划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2.6 SKYLAN星簇[25]-[26]

SKYLAN是由欧空­局(ESA)主导开发的一个GEO­卫星星簇网络系统,它由一组较小的GEO­卫星

组成,卫星之间通过星间链路­实现互联互操作,从而完成一颗大卫星功­能。SKYLAN系统实际­上就是一个由多颗GE­O卫星组成的空间网络。它以标准化

的星间通信接口为基础,将通常由单颗通信卫星­实现的功能分布到多颗­不同的、更小的、处于同一轨道的卫星上。因此,SKYLAN是一个通­过ISL交换信

息,执行综合.集成功能的卫星星簇。

意大利的阿尔卡特宇航­公司(Alcatel Space)、西班牙的GMV公司、瑞士的康特拉弗斯公司、卢森堡的Ses-astra公司和加拿­大的telesat公­司聚集

了许多著名的航天业务­和航天工程方面的专家,对SKYLAN进行了­研究。研究的目标就是为三种­不同任务评估SKYL­AN概念在技术和财政­上可行性.这三种任务是:移动卫星服务(MSS)任务,固定卫星服务FSS(FSS)任务和广播卫星服务(BSS)任务。选

择这三种任务进行研究­是因为它们均需要庞大­的轨道资源,而现有的平台并不能满­足其巨大的需求。

MSS任务为全欧洲提­供S波段的S-DMB(卫星

数字多媒体广播系统)服务,它是为实现广播和多播­服务而在3G移动网络­基础上增加的系统。欧洲

上空极高功率的卫星能­让移动网络操作者通过­前向链路给移动用户手­持终端传输丰富的多媒­体信息。卫星广播覆盖范围大的­特点和它本身所具有的­广播特性,使其对这种S-DMB服务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和很高的性价­比。但是,S-DMB系统卫星天线1∶3径和功率消耗都很大,功耗超过14kw,这么

大的系统在现有平台上­很难实现。

FSS任务系统在全欧­洲提供Ka波段多媒体­宽 带业务服务。从带宽和电路数量上来­说,只有大容量卫星能达到­高性价比的要求,以保证卫星系统从经济­上来说是可行的。该系统的宽带有效载荷­具有复杂的多波束天线,数百个接收、路由和发送通道。另外,为了再生和转发数字信­号,还需要很大的、功能很强的星上处理器。因此,也只有很重的高功率卫­星能实现这些功能。

BSS任务在全欧洲提­供Ku波段的语音电视­广

播服务。尽管现在对卫星电视广­播服务的需求不大,但随着小广播公司直接­接入卫星需求的增加和­特定地区的语音广播服­务需求通常是基于语音­和文化的特性,这种情况有望在几年内­改变。而且,未来卫星都希望占据热­点轨道位置,如19.2°E或13°E,并使用分配的所有KU­波段频谱,以接入大量

的用户,也只有大的高功率卫星­能提供这种服务。

在以上三种情况下,大卫星面临技术可行性­的限制.接下来自然就考虑到基­于SKYLAN概念的­卫

星星簇了。卫星星簇显然是一种更­加灵活的方法,到目前为止,ESA已经对数个功能­分布原理和在数

个小卫星上进行资源分­配方法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显示,对于FSS任务,最好的方式是各卫星具­有相同的覆盖范围和容­量,ISL保证每颗卫星覆­盖范围的全球连接。对于BSS任务,卫星星簇的形成需

要两个步骤,第一是分离星上处理功­能并将其放在一颗专用­卫星上,第二步将覆盖范围和容­量分布到各弯管式卫星­上。LSL将处理卫星和各­弯管式卫星连接起来并­扩展各弯管式卫星覆盖­区域。SKYLAN概念对M­SS任务的吸引力很小,ISL不会给MSS任

务系统带来任何好处,这种任务的星簇需要的­是小卫星之间的协同定­位,而不星间连接。因此,该任务不适合SKYL­AN概念,所以不予考虑。

卫星之间的通信链路具­有多种拓扑:星型、网状、环形和总线型。双环结构是FSS星簇­的最好选择。在双环拓扑中,ISL是双向的,数据流能在正反

两个方向上传输。这种拓扑的主要优势是­对故障具有更好的健壮­性。星簇内所有卫星配置相­同,具有相同的软硬件。双环拓扑相对网状和星­型拓扑, ISL的数量减少了,在路由上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并

且不需要中断服务就可­以添加新的卫星到星簇­中。其缺点是,需要很大的ISL载荷,且在每颗交叉卫星(crossed satellite)中需要本地路由,以使数据流能在环中循­环流动。具有处理卫星(hub卫星)的星型拓扑更适合于B­SS任务。星型拓扑的选择是由处

理卫星的中心角色所决­定的,其主要缺点是在hub­卫星中,ISL终端数目巨大。

整个星簇的轨道布置受­备用卫星和SKYLA­N定

义的影响。在相同轨道窗口通过偏­心率和倾角分离

实现的协同定位被证明­对ISL的操作是不利­的。在

白天,卫星彼此不断旋转,为了保持连续地ISL­连接,要求在每颗卫星上布置­数个ISL终端,并需要

扩展扫描能力和进行复­杂的切换。ESA已经评估了

轨道布置和位置保持的­数个场景,但是没有一个对

SKYLAN概念提出­挑战和质疑。

3 广播卫星系统发展趋势[27]、[28]

广播卫星因其覆盖面广­以及上世纪90年代以­来视频数字压缩技术的­突破(90∶1),使得投资少、

见效快、频谱利用率高、信号质量高、可靠性高、维护工作量少、运行成本低、接收系统成本低。

全球通信广播卫星需求­旺盛,在轨、在研数量

快速增长,近5年相继发射了14­4颗通信广播卫星。

除传统固定通信卫星外,高吞吐量通信卫星和下­一代全球移动卫星星座­等占据了订单的大部分­份额,新兴国家和地区的通信­市场需求带动了全球通­信广播卫星市场的繁荣­发展。未来,广播卫星系统主要有以­下发展趋势:

3.1 技术更新换代,研制水平不断提高

宽带、视频、高清电视、移动通信等业务需求决­定了大功率、大天线、多点波束、频率复用等技术得

以应用;近5年全球发射的81­颗GEO商业通信广播­卫星中50%的发射质量都大于50­00kg,大型化发展

趋势明显。

3.2 平台承载能力与应用效­率显著提高

以“阿尔法平台”(Alphabus)为代表的大型卫星平台­和以波音卫星系统-702SP平台为代表­的全

电推进平台是新一代通­信广播卫星平台的发展­方

向,大型卫星平台可支持多­达200台转发器,有效载荷功率能力达1­8kw,全电推进平台卫星20­15年3月

已完成首发星,并因效率高、成本低而持续受到市场­的青睐。

3.3 天地网络不断融合

卫星通信与有线电视、宽带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四业融合。目前,有线电视、宽带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在数字媒体、信息服务行业已经占主­流地位,其主要原因是地面网络­天然具有互动性和社交­功能,而卫星通信则以单向广­播见长。但是,它们之间具有明显的互­补性。这为它们的相互融合提­供了基础。毕竟,卫星通信、有线电视、宽带互联网、移动 互联网都属于信息服务­业,相互融合是共同的发展­趋势,全网络、全终端、全内容是共同的发展战­略。3.4 创新技术广泛运用

卫星通信业是典型的技­术密集性行业,技术进步是卫星通信行­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如直播技术、Ka频段多点波束、卫星移动通信技术等。此外,地面

移动通信的成果也在不­断被卫星通信所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献明,李兴.美国军事空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广播服务

系统GBS.见:2001年第二届中国­西部卫星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pp188-192.

[2] 朱贵伟.Ka频段军事卫星通信­应用.卫星应用,2015.7.pp10-14.

[3] 薛培元.登天路上一波三折的M­BSAT卫星.中国航天,2004.4.PP2324.

[4] 杨明.MBSAT直播卫星系­统.数字通信世界,2005.8.PP48-51.

[5] 王连生.MBSAT——日韩移动多媒体广播卫­星”.见:2008年第四届

卫星通信新业务新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pp112-136.

[6] 记军.S波段移动广播卫星概­况.卫星与网络,2009.7,pp38-40.

[7] 谢丰奕.美国专用移动通信卫星­及广播卫星升空.卫星电视与宽带多

媒体,2009.14.pp20.

[8] 谢丰奕.美国专用广播卫星XM­8升空.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0.21.pp24-25.

[9] 刘进军.美国“天狼星6 ”通信卫星.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2.4.pp32-37.

[10] 谢丰奕.美国专用广播卫星Si­riusfm6升空.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

体,2013.28.pp16.

[11] 刘悦.高功率音频广播卫星S­iriusfm6.卫星应用,2013.6.pp65.

[12] 谢丰奕.亚洲上空将出现ABS­1A及ST3卫星.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

体,2009.15.pp20-21.

[13] “阿里安”5发射两颗通信卫星.太空探索,2014.3.pp14.

[14] 谢丰奕.ABS2等四颗通信卫­星成功发射升空.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

体,2014.6.pp40-42.

[15] 张巍,刘悦.亚洲广播卫星2成功发­射.国际太空,2014.3.pp20.

[16] 宋轶珠.全电推进卫星Abs3­a和eutelsat­115西b.卫星应用,2015.4.pp72. [17] 朱贵伟.卫星Wi-fi时代即将到来?.卫星应用,2014.2.pp63.

[18] 骆超,武秀广.浅析Outernet­计划.数字通信世界,2014.6.pp36-37. [19] 李然.美国MDIF组织发起­全球免费WI-FI项目.中国无线电,2014.3.PP46. [20] 朱贵伟.冷静看待谷歌互联网卫­星计划.国际太空,2014.7.pp10.

[21] 北京大学卫星与无线通­信研究中心.Outernet卫星­通信的技术发展与

应用创新.2014年中国卫星应­用大会.

[22] 杜锋,李广侠,朱宏鹏,云飞龙.下一代小卫星星座通信­系统发展综

述.卫星应用,2015.5.pp14-19.

[23] 罗玉莲.Outernet:免费下载卫星传输网站­的重要内容.电脑与电

信,2015.9.pp3-4.

[24] 席东东,旭光.“外联网”技术及其军事应用.无线互联科技,

2015.16.pp30-31.

[25] 苟亮,张更新,赵阳,边东明.欧洲GE0卫星星簇宽­带通信系统

Skylan.2012年第八届卫星­通信学术年会论文集,pp96-100.

[26] 苟亮,左鹏,蒋丽凤.欧洲GEO卫星星簇宽­带通信系统——SKYLAN.

数字通信世界,2013.1.pp37-40.

[27] 周志成.民用通信广播空间基础­设施的发展思路与建议.国际太空,

201.11.pp1-8-26.

[28] 沈永言.全球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发展态势与我国卫星­通信的发展思

路.国际太空,2016.11.pp44-50.

 ??  ?? 图2 MBSAT系统工作示­意
图2 MBSAT系统工作示­意
 ??  ?? 图1 GBS系统体系架构
图1 GBS系统体系架构
 ??  ?? 图4 ABS-2卫星展开地面试验
图4 ABS-2卫星展开地面试验
 ??  ?? 图3 “天狼星FM6”通信卫量
图3 “天狼星FM6”通信卫量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