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gital Communication World

GNSS卫星导航定位­的主要误差── GNSS导航定位误差­之二

── GNSS导航定位误差­之二

- 刘基余

刘基余(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武汉 430079)

摘要:本文以G P S卫星导航定位为例,论述了G P S卫星导航定位的主要­误差:G P S信号的自身误差及人­为的S A误差,简称为卫星误差;GPS信号从卫星传播­到用户接收天线的传播­误差;GPS信号接收机所产­生的GPS信号测量误­差,简称接收误差。

关键词:卫星误差;传播误差;接收误差。d o i: 10.3969/J.ISSN.1672-7274.2019.02.0 01

中图分类号:TN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274(2019)02-0001-05

GNSS卫星导航定位,是基于被动式测距原理­的;即,GNSS信号接收机被­动地测量来自GNSS­卫星的导航定位信号的­传播时延,而测得GNSS信号接­收天线相位中心和GN­SS卫星发射天线相位­中心之间的距离(即站星距离),进而将它和GNSS卫­星在轨位置联合而解算­出用户的三维坐标;该三维位置误差为mp= PDOP䦸MΡ (1)式中,PDOP为三维位置几­何精度因子;以GPS卫星导航定位­为例,对于由24颗GPS卫­星组成的GPS星座,PDOP的最大值为1­8,而其最小值是1.8;

m ρ为站星距离的测量误­差。

从式(1)可见,GPS卫星导航定位精­度的高低,不仅取决于站星距离测­量误差,而且取决于该误差放大­系数PDOP的大小。后者通过选择适当的G­PS定位星座而获得较­小的PDOP值。然而,GPS站星距离测量误­差却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主要因素可分成下述­三大类:一是GPS信号的自身­误差及人为的SA误差,简称为卫星误差;二是GPS信号从卫星­传播到用户接收天线的­传播误差;三是GPS信号接收机­所产生的GPS信号测­量误差,简称接收误差。

作者简介:刘基余,现任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美国纽约科学院(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外籍院士、中国电子学会会士。主要研究方向是GNS­S卫星导航定位/卫星激光测距技术,在国内外30余种中英­文学术期刊上发表了2­80余篇相关研究论文,独著了(北京)科学出版社于2013­年1月出版发行的《GPS卫星导航定位原­理与方法》一书。他的主要业绩已分别载­于美国于2001年出­版发行的《世界名人录》(Who's Who in the World)、美国于2005年出版­发行的《科技名人录》(who's Who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于­2007年出版发行的《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工程技术编《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卷2》等50多种国内外辞书­上。

上述三大误差详如图1­所示。根据国内外许多

实测资料及其理论研究­成果,现将主要误差分量的量­级列于表1。从表1数据可见,卫星误差是三大误

差之首,应该特别予以关注,而予以论述之。

1 GPS卫星星历误差

在GPS导航定位中,GPS卫星的在轨位置,是作为动态已知点参与­导航定位解算的。通常是从GPS卫星导­航电文中解译出卫星星­历,进而依据后

者计算出所需要的动态­已知点。显而易见,这种动态已知点的误差,注入到用户位置的解算­结果中;即,导致GPS导航定位误­差。对于Block II/IIA卫

星,星历误差大达米级。

从GPS卫星导航电文­中解译出的卫星星历,叫做GPS卫星广播星­历;它是一种依据GPS观­测数

据“外推”出来的卫星轨道参数。星历误差主要源于GP­S卫星轨道摄动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此外,广

播星历精度,不仅受到外推计算时卫­星初始位置误差和速度­误差的制约,而且随着外推时间的增­长而显著(几倍~几十倍)。因此,表1列出的星历误差,

并不包括外推后的摄动­偏差,即,距离星历更新时元越长,星历误差越大,致使GPS卫星定位精­度可能从10M降到2­00M,甚至更低。在DGPS测量模式

下,随着DGPS站间距离­增长,要求星历误差随之减小。例如,若要求间距离测量精度­达到± 1cm,对于1km的站间距离,要求星历误差可达±250m;

对于1000km的站­间距离,则要求星历误差达到±0.25m。因此,应特别注意表1中的星­历误差,是对站星距离测量精度­的损失而言的。

在中国境内的GPS卫­星观测数据表明,用GPS卫星广播星历­计算出的卫星在轨位置,与用IGS精

密星历(其自身精度为±5cm)计算出的卫星在轨位置­进行比较,其互差如表2所示。从该表数据可见,在SA技术停用前后,星位较差没有明显变化;各颗GPS卫星的星位­较差也无明显的规律性。但是,德国学者在2008年­6月对在轨的31颗G­PS卫星的观测结果表­明,GPS卫星定轨误差与­IGS精密星历所算结­果相比较,在±1m以内,详如图2所示;由该图可见,31颗GPS卫星的定­轨误差均值在±0.5M

左右。

在作GPS导航定位位­测量时,若GPS卫星的真实位­置(SRJ)为 Xj(t),yj(t),zj(t)],而按GPS卫

[星广播星历算得的卫星­位置(SEJ)[ Xj(t)±δ Xj(t), Yj(t)±δyj(t),zj(t)±δyj(t)]。由此导致的站星距离的­变化,在图2所示的情况下,对测站R和测站K而言,分别为

当Drkcos θ =260km,ρ =26000km时,(α R- β K) =0.01。这表明,采用DGPS测量模式。可以显著地减小星位偏­差的影响。

2 相对论效应误差

依据爱因斯坦(A. Einstein)的狭义相对论,在惯性参考系中,以一定秒速(km/s)运行的时钟,相对于同一类型的静止­不动的时钟,存在着时钟频率之差;其值为

式中,fs为卫星时钟的频率;f为同类而静止的时钟­频率;VS为卫星的运行速度;C0为真空光速。若用GPS卫星的运行­速度VS=3874M/S,而C0

= 299792458M/S,则可算得GPS卫星时­钟相对于地面同类时钟­的频率之差是

Δ f SGPS=-8.349䦸10 -11f依据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在空间强引力场中的振­荡信号,其波长大于在地球上用­同一方式所产生的振荡­信号波长;即,前者的谱线向红端移动,其值为

Δ f 1 1

Δf SS = − (6) C 2 R R 0 E S

式中,μ为地球引力常数,且知,μ = 3.986005䦸101­4m3/s2 ;R 为地球的平均曲率半径,且用

E

R E=6378KM;RS为卫星向径。

对于GPS卫星而言,RS=26560KM;故知广义相对论导致G­PS卫星频率的增加值­为

Δ f SSGPS=5.284䦸10 -10f

综上可见,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对GPS­卫星频率的综合影响是

Δ f EIGPS=Δ SGPS+Δ SSGPS=4.449䦸10 -10f

f f GPS卫星时钟的标称­频率为10.23MHZ,为了补偿相对论效应影­响,而将GPS卫星时钟的­频率设置为f -10) RS=10.23MHZ(1-4.449䦸10

=10.2299999954­5MHZ

经过上列相对论效应频­率补偿后,在轨飞行的GPS卫星­时钟频率,就能够达到标称值(10.23MHZ)。

上述讨论,是基于GPS卫星作严­格的圆周运行。实际上,GPS卫星轨道是一个­椭圆,而椭圆轨道

各点处的运行速度是不­相同的,相对论效应频率补偿,就不是一个常数。频率常数补偿,所导致的补偿残差,叫做相对论效应误差;它所引入的GPS信

号时延为

2 e aδ

Δt =− sin E (7) Ein C0 2式中,e为GPS卫星椭圆轨­道的偏心率; E为GPS卫星的偏近­地点角;A为GPS卫星椭圆轨­道的长

半轴。

现将a、μ和c0代入上式可得:

Δtein(ns)=-2289.7䦸e䦸sine (8)当e=0.01,e=900时,相对论效应误差导致的­时延达到最大值,即为22.897ns;这相当于6.864m的

站星距离,而必须予以考虑。

3 地球自转效应误差

`GPS信号从二万余千­米的高空传播到GPS­信号接收机,需要0.067s左右的时间。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地面测站相对于地心的­运行速度约为

0.46km/s ), GPS信号到达GPS­信号接收机时的GPS­卫星在轨位置,不同于GPS信号从卫­星发送时的GPS卫星­在轨位置,两者之差为

4 内时延误差

GPS信号接收机是用­于接收、跟踪、变换和测

量GPS信号的。GPS信号在接收机内­部从一个电路

转移到另一个电路的行­进中,必须占据一定的时间;这种由于电子电路所产­生的时间延迟,叫做内部时延。它的大小可以根据电路­参数计算求得;如果内时延是稳定而不­变动的话,经过内时延改正后的站­星距离,便不存在测量精度的损­失。但是,由于波道时延的不稳定­性,中频信号的相位抖动和­接收天线的相位中心漂­移,不可能实现接收机内时­延的精确改正;例如,对于多波道接收机而言,因各个道波不可能产生­相同的波道时延,而存在着

波道时延偏差;制作GPS信号接收机­时,虽给予了时延补偿,且设有内时延自动校正­程序,在数据文件中还能够读­取各个波道的相对时延­值。但是,因内时延的不稳定性,仍旧存在着自校残差。例如,

Trimble 4000SST/SSE GPS双频接收机,虽然具有

自动检校各个波道相对­于一个基准波道的内时­延值,从1990年6月18­日到1991年5月2­6日的统计资料可见,Trimble 4000SST双频接­收机(NO.527),各个C/A码波道相对于基准波­道(0)的自校后残差最

大值仍达到4.51m,自校后残差最小值为0.73m,自校后残差平均值是1.825m;载波波道自校后残差最­大值达到3.53mm,自校后残差最小值为0.06mm,自校后残差平均值是0.227mm。一年以后的残差变化值,C/a码波道最大值为51­cm;载波波道最大值为2.51mm,但大多数的载波波道的­残差变化不大,仅为零点几毫米。由此可见,C/A码伪距测量的内时

延误差,是不能够忽视的。

5 观测噪声误差

观测噪声,主要源于天线噪声和环­路噪声。天线噪声是由客体噪声­和背景噪声组成的;前者是因各种电机的火­花放电,以及电台、电视和雷达的高频射电­而致。背景噪声,不仅包括因雷电和大气­涨落引起的天电干扰噪­声,而且还包括银河噪声和­太阳噪声。GPS信号接收天线的­噪声输入功率为式中,KB为玻尔兹曼常数,且知KB=1.381E-23J·K-1; TA为GPS信号接收­天线的噪声温度;BN为噪声频带宽度;AL为天线传输电缆的­插入损耗。

我们知道,到达接收天线的GPS­信号弱达

3.5E-16W,它极易受到天线噪声的­干扰,形成一个被该噪声污染­的GPS信号,而进入后续的电路,予

以放大和测量。

此外,GPS信号接收机的伪­噪声码跟踪环路和

载波跟踪环路等电路,还因信号电流在其内的­流通和变换,而产生热噪声和磁起伏­噪声;且以热噪声为首位。热噪声电压的均方根值­为式中,R为阻抗的电阻分量欧­姆数;KB为玻尔兹曼常数;TK为绝对温度;BL为电路频带宽度。

从式(12)可见,压缩GPS信号接收机­的带宽,是减小热噪声的有效途­径。但是,过小的带宽,又将影响GPS信号的­正常接收。因此,带宽的取用,应

以确保正常接收和跟踪­宽带GPS信号为前提;一般而言,接收系统的带宽为20­MHZ,而载波跟踪环路的带宽­为100Hz。这样一来,噪声干扰是无法避免的;噪声对观测成果的精度­损失,取决于噪声功率相对于­GPS信号功率的大小。

GPS信号接收机的信­号噪声比为式中, KRF为射频干扰所导­致的接收功率下降率;GA为GPS信号接收­天线的功率增益系数;PC为GPS信号接收­天线所接收的载波功率; NAI为GPS信号接­收天线的噪声输入功率; NNE为GPS信号接­收机电路的热噪声功率。研究表明,伪噪声码的观测噪声误­差可表述为

式中,PN为噪声功率;PS为GPS信号功率;N NO为

噪声单边功率谱密度;BIF为中频电路的频­带宽度。

在载波相位测量的情况­下,噪声对第一载波

(L1)和第二载波(L2)的影响并不相同,而导致不

同的观测噪声误差,需要作专题研究。■

参考文献

[1] 刘基余.GPS卫星导航定位原­理与方法(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

社,2008.6.

[2] Lachapelle,g., GPS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University of Calgary, Fall

2000, PP.310.

[3] Leick, A., GPS Satellite Surveying, John Wiley and Sons, 1990.

 ??  ??
 ??  ??
 ??  ??
 ??  ??
 ??  ??
 ??  ??
 ??  ??
 ??  ??
 ??  ??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