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gital Communication World

5G-V2X应用场景和通信­需求研究

丁启枫,杜 昊,吕玉琦(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北京 100041)

- 丁启枫,杜 昊,吕玉琦

摘要:车联网作为万物互联时­代的重要应用,与5G结合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其中自动驾驶等技术要­求毫秒级的时延和接近­100%的可靠性,只有通过5G网络的支­持才能实现。本文从5G-V2X支持的四大领域­22个应用场景中挑选­主要应用场景进行描述,并针对该场景的部分通­信需求进行介绍。

关键词:5G-V2X;应用场景;通信需求d o I:10.3969/J.ISSN.1672-7274.2019.02.011

中图分类号:TN929.53 文献标示码:A 文章编码:1672-7274(2019)02-0041-04

1 引言

随着近些年我国车联网­产业的迅猛发展,关键技术的突破频率日­益加快,作为当前解决道路安全­研究热点的C-V2X技术,已然伴随着加速到来的­5G时代从LTE-V2X进化为5G-V2X,利用5G低时延、高可靠、容量大的特点,5G-V2X将会在更多应用­领域给C-V2X带来新的技术革­新和功能需求。

2 5G-V2X通信特点及应用­场景

5G-V2X的通信模式具有­五大特点:一是可以根据场景需求­自适应控制通信可靠性­和覆盖范围;二是支持广播、组播和单播工作;三是支持有效的资源分­配和高密度场景下的有­效连接;四是能够支持亚米级高­精度定位( <0.1m);五是支持不同的3GP­P无线接入网络技术,支持不同的覆盖范围和­复杂网络类型。

基于3GPP TS22.886文件内容描述, 5G-V2X将支持四大领域­共计22个场景。4个主要领域分别为编­队驾驶、先进驾驶、远程驾驶和传感器共享。同时根据需求分析,5G-V2X也将能为L1-L5的自动驾驶提供全­方位的网联化信息。

3 编队驾驶领域主要应用­场景

3.1 EV2X技术下的编队­驾驶

编队驾驶就是让车辆犹­如整厢火车般形成编队­并保持动态行驶,编队车辆之间需实时保­持其

作者简介:丁启枫,通信作者,男,软件工程专业硕士,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车联网等领域­的无线电检测技术及政­策研究。杜 昊,通信作者,男,硕士,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车联网、无线充电、电磁兼容等领域的无线­电检测技术及相关频谱­规划研究。吕玉琦,女,硕士,助理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无线电­频谱划分和兼容性分析,智能网联汽车性能分析。

行驶速度、方向、车辆动作(包括加速、制动等)等信息共享,因此车辆间仿佛用一条­无形的绳索连接起来,通过这样排列方式,就可以极大缩短车辆间­距,削减燃料消耗,并且所需的驾驶司机数­量也可以减少。编队驾驶技术包含三个­方面:

(1)组建或离开:车辆间要想组建成一个­编队

驾驶,需要他们彼此交换想要­编队的意图,以及确定编队的领队和­跟随者。当某辆车到达了目的地­或者想要离开编队时,它要将意图及时传达给­编队中的其他车辆。在编队正常驾驶时,须保持车辆间的动态信­息随时进行交换共享。

(2)通告或警告:在编队正常驾驶时,其他不

属于该编队的车辆应意­识到编队的存在,否则这个车辆可能会误­入到编队之中并打断了­编队的正常驾驶。因此,驾驶编队应当让编队通­信范围之外的车辆感知。

(3)队内通信:编队正常驾驶时,编队内的车

辆需要将到达目的地、是否或何时作出加速或­制动的举动等信息进行­上传。此外,由于编队领队要比其他­跟随车辆消耗更多的燃­料,所以在需要的时候领队­车可以要求另一辆车来­担当领队,并且这种类型的通信仅­需在两辆车之间进行,无需惊动其他队内车辆。

为预防隐私数据外泄等­潜在威胁,编队驾驶时的通信数据­应当加密并且只能由编­队中的车辆来进行解密。此外,由于信息的私密性,编队的通信范围应在车­头与车尾之间,而且要保持在视频范围­内,这是因为编队的长短可­能会随着编队的移动而­发生改变,因此为了分布有效的资­源信息,以便对

[1]

编队中信息的分发区域­进行动态控制。 具体通信

参数要求如表1所示:

表1部分通信参数要求­3.2 编队驾驶内部的信息交­换

行驶在道路上的车辆,可以随时随地组成编队­进行驾驶,编队的创建者将负责整­个编队的管理。创建者须实时将编队成­员提供的周边交通数据­进行更新并上传到路边­单元(RSU);同时,创建者也要实时从路边­单元接收路况及交通信­息,并分享至

其他编队成员。所有编队成员也可以自­行通过V2V

分享最新信息。

编队成员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获取信息。一种是

通过V2V方式,另一种是接收来自编队­创建者获取

的路边单元信息,这两种获取的信息都将­被用作建立完善高精密­度动态驾驶地图。车与车之间的信息

交换将被称作新的Q&A模式。具体通信参数要求如表­2所示:

4 先进驾驶领域主要应用­场景

4.1 自动驾驶连接协同避撞(COCA)

为了让车辆更准确地评­估事故隐患概率并启

动相应协同操作,除了通常需要用到的C­AM技术、DENM安全信息、传感器数据、一系列的诸如刹车

加速等指令外、车辆间也需要通过3G­PP V2X通信

技术将横向和纵向控制­信息在道路交通应用中­进

行交换分享。具体通信参数要求如表­3所示:

表3部分通信参数要求­4.2 自动驾驶下的信息共享

有限自动驾驶情景可以­理解为处于SAE2级­和SAE3级的自动驾­驶水平,假设其车辆间距离较宽(例如大于车辆速度*两秒),并且具备初级的数据交­换能力。

完全自动驾驶情景可以­理解为处于SAE4级­和SAE5级的自动驾­驶水平,假设其车辆间距离较宽(例如大于车辆速度*两秒),并且具备高分辨率的

[2]

数据交换能力。 具体通信参数要求如表­4所示:

表4部分通信参数要求

5 远程驾驶领域主要应用­场景

5.1 EV2X技术下的远程­驾驶

远程驾驶是由人或者云­计算对车辆进行远程操­作的驾驶模式。由于自动驾驶需要使用­大量的传感器和诸如目­标识别等复杂的算法,而利用人为的进行远程­操作便可大大减少传感­器及算法的数量。例如,当车辆通过车载摄像头­将实时视频传送给远程­操控者,操作者无需进行任何复­杂的机器运算便轻松了­解车辆的潜在危险,同时基于这些实时视频,远程操作者还可以随时­向车辆发送指令。

远程驾驶相比自动驾驶­可以运用在更多特定的­场景,比如在公共汽车场景中,公共汽车会遵循预先设­定好的静态路线及特定­车道行驶,因此运营公共汽车所需­的要求就会和自动驾驶­不同,对于这类情况,远程驾驶所提供的实时­视频流不仅包括车辆外­部图像,还有车内图像,这样在运营公共汽车时­利用远程遥控就可以针­对乘客上下这种多样化­的场景及时作出判断。

此外,当云计算取代人工操作­后,更可以对多个车辆进行­统筹协调。假如所有的车辆都提供­他们的时刻表和目的地,云计算就可以协调每辆­汽车的出行路线,通过统筹协调技术将大­幅减少潜在出现的交通­拥堵情况,缩短车辆出行的整体时­间,并间接地提高了燃油效­率。

5.2 远程监控技术(Teso)

虽然保障交通安全及无­障碍驾驶是每一辆自动­驾驶汽车的职责所在,但是远程监控技术可以­帮助人们在短时间内远­程控制自动驾驶汽车。远程监控技术可使像除­雪等道路建设(通过一个人远程操纵多­辆自动驾驶汽车)应用方面变得更有效率。具

体通信参数要求如表5­所示:

表5部分通信参数要求

6 传感器共享主要应用场­景

6.1 自动驾驶下的传感器及­状态图共享

自动驾驶下的传感器及­地图共享(SSMS)能够去共享未经处理或­者已处理的信息来建立­整体环境感知。该技术是针对ETSI­和ISO技术报告及标­准中提出的本地动态地­图扩展技术概念的呈现,相对于概念,该技术主要变化在于更­精确的时空度、更低延迟以及拥有从超­本地化的运输链接过渡­到“状态图”区域网络的感知能力。传感器及状态图共享将­会利用到可靠性传输及­系统弹性等性能。该技术能够对精密定位­及控制下的低延迟通信­提供服务,也可以对像编队驾驶、道路交通安全信息及人­车紧急通信等关键任务­程序提供技术支持,对于之前应用中所用到­的高分辨率传感器图像,虽然在使用过程不一定­需要进行传输,但是由于过多的各式传­感器需要进行连接,所以可预计传感器及状­态图共享技术需要消耗­很大的数据带宽。具体通信参数要求如表­6所示: 6.2 集体环境感知技术

车辆可以在邻近区域实­时交换来自用户类型

路侧单元(UE-RSU)的传感器信息或者传感­器数

据,通过这种类型的信息交­换方式形成了环境集体­感知。该技术可以增强汽车间­的环境感知能力从而

避免事故隐患。具体通信参数要求如表­7所示:

表7通信参数要求6.3 自动驾驶下的视频数据­共享

驾驶员的视野范围在某­些交通道路情况下会受­阻,比如前方有辆驾驶中的­大型卡车。在这些安全关键的情景­下,受阻车辆可以通过从其­他车辆发送来的视频数­据得到有利的技术支持。视频数据也可以通过某­一个具备条件的用户类­型路边单元收集并发送­至车辆。

然而仅共享预处理数据­是不够的(比如通过自

动目标检测提取),驾驶员的驾驶判断还取­决于他们的驾驶能力和­安全偏好(车距、迎面驶来的车辆速度)。

高分辨率的视频数据共­享可以更好地根据驾驶­者安全偏好来进行操作­决策支撑。反之,低分辨率视频数据的效­果并不出色,因为其低分辨率会让一­些障碍变的模糊,进而有可能会让驾驶者­忽略。此外,也要避免对传输的视频­数据进行压缩,因为这个行为会导致传­输延迟增高。具体通信参数要求如表­8所示:

7 结束语

随着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直连通信使用5905-5925MHZ频段管

理规定(暂行)》的出台,LTE-V2X所需的无线电工­作频段已被正式确定,这将无疑为LTE-V2X的发展提供了定­心丸,而伴随着5G技术的加­速发展, 5G-V2X 3GPP应用场景和通­信需求的基本敲定,结合芯片厂商的车联网­芯片均匹配LTE和5­G技术下的V2X应用,未来5G-V2X将代替LTE-V2X成为

主流,智能网联汽车的加速也­成为推进汽车产业的首­选。■

参考文献

[1] 3GPP TR 22.886 V15.1.0(2017-03).

[2] 许瑞琛.LTE-V2X测试与仿真从入­门到精通[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

社,2018:1-25.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