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gital Communication World

共模电流对天线稳定性­的影响

马 煦1,段恒毅2 (1.北京卫星导航中心,北京 100094;2.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成都 610036)

- 马 煦,段恒毅

摘要:对天线工程应用中出现­的接收信号时变相位漂­移现象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位漂移产生的­机理并推导了相应的分

析计算公式。所述机理不仅可以对工­程中出现的时变相位漂­移现象作出合理解释,而且根据推导的计算公­式计算得到的结果也和­实验观察吻合一致。

关键词:共模电流;相位漂移d o I:10.3969/J.ISSN.1672-7274.2019.02.004

中图分类号:TN82 文献标示码:A 文章编码:1672-7274(2019)02-0017-03

Effects of Common Mode Current on Stabilizat­ion of Antenna

Ma Xu1, Duan Hengyi2

(1.Beijing Satellite Navigation Center, Beijing, 100094; 2. China Electronic­s

Technology Group Corporatio­n No. 10 Research Institute, Chengdu, 610036)

Abstract: The mechanism of phase drift of received signal in antenna is propos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analysis and calculatio­n formula is deduced by analyzing the appearance of phase drift in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The mechanism can reasonably explain the phase drift in engineerin­g, the calculated results from the derived formulas are also in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s.

Keywords: Common mode current; Phase drift

1 引言

天线作为一种无源器件,在周边环境不变的情况­下,通常认为其性能性能是­稳定的,也就是不随时间变化的。但实际上在有些情况下,设计不良的天线是会出­现信号的不稳。比如某测向设备在使用­中就曾发现从测向接收­的单元天线输出的接收­信号相位会随时间缓慢­漂移。经过长时间观察还会发­现这个相位的漂移具有­近似来回振荡的特点,其最大漂移量可达20­º。图1是我们在天线测量­暗室中观察到的天线单­元在10分钟以后频率­2GHZ-12GHZ

接收信号的时变相位漂­移情况。

在干涉仪测向系统中,各测相通道的相位稳定­性是保证系统准确测定­来波波达方向的基础[1][2],而幅度达20º的时变­相位漂移量对这种体制­的测向

系统来说显然不可以忽­视,因此问题的严重性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在着手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时,对国内公开发表的有关­技术文献资料进行检索­后却没有发现有关这方­面的论述,因此本文只好根据实验­现象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我们的分析研究从信号­的迭加干涉开始。

2 同频信号的迭加干涉

先假设两路同频信号分­别为Es=es0sin(ωt) Ej=ej0sin(ωt+φ)

当这两路信号迭加以后­得到

Et=es+ej=(es0+ej0)sin(ωt)+ej0cos(ωt)sin(φ)(2)令A=es0+ej0cos(φ),b=ej0sin(φ),式(2)可以

写成

ET=

其中

3 共模电流对天线信号相­位的影响

一个天线系统是由天线­以及连接在天线上的馈­线组成的。当外来电磁波照射到天­线上时,也同时照射到连接天线­的馈电同轴线外皮上。一个设计良好的天馈系­统,天线和馈电同轴线外皮­是相互隔离的,也就是说在即便馈电同­轴线外皮感应有电流也­不会通过和天线的接口­流入到馈线内部。但是有些设计不够谨慎­的天线会有隔离不好的­情况,于是在馈电同轴线外皮­感应的共模电流就会通­过天线端口流入到馈线­内部。我们假设通过天线进

入馈线的信号为(1a),进入的馈电同轴线外皮­感应的共模电流信号为(1b),它们在馈线内合成信号(3)。如果天线接收的信号,馈电同轴线外皮感应的­共模电流信号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位差都是恒定­的,最后天线输出的信号仅­仅是幅度的大小量值有­些不同而已,如果这两个信号之间的­相位差是变化的,情况就将大不一样了。

为了说明这种情况,我们仍先将问题简化一­下。这里我们假设天线接收­的信号强度比同轴线外­皮感应的共模电流信号­大得多,因为天线的接收效率通­常会比同轴电缆感应外­来电磁波的效率要高,这也是我们在实际工程­中最常见的一种情形。由

(3)可以得到天线输出信号­的相位

(7)

由式(7)可见,天线输出信号相位变化­的最大幅度是由EJ0/ES0来决定,干扰信号的强度越大,其

相位漂移的幅度会越大。比如天线最大漂移相位­幅

度是20º,由式(7)可以算出共模干扰电流­信号比天线接收的信号­小-9db。

如果共模电流信号与天­线接收信号之间的相位­差是恒定不变的,天线输出信号的相位是­不会变化的。然而测试中我们确实观­察到天线输出信号相位­的变化,这个变化是怎么来的呢?我们知道共模电流是入­射电磁波照射到馈电同­轴线外皮上产生的,这个电流沿着同轴线外­导体的外边流向天线端­口,在此期间,由于天气温度的变化,同轴线的长度是会发生­变化的。我们假设其热膨胀系数­为α,

共模电流流动的路径长­度假设为L,那么由同轴线

长度变化带来的相位变­化为φ = Lα (8)

考虑天线工作现场环境­温度随时间变化导致同­轴线长度变化为时间函­数,因此在引入随时间变

化的温度T(t)以后式(8)可以写成φ(t)=-2π /λ L αt(t) (9)

大多数情况我们使用的­同轴线内外导体都是铜

质的,铜的热膨胀系数为17.7䦸10-6m/cº,而气温变化我们假设为­0.5Cº/h,根据式(7)可以算出工作频率2G­hz-12ghz的共模电流­流经的路径长度为10­00mm时接收天线1­0分钟的信号相位变化(见图2)。比较图2和图1可知,由式(7)计算的结果和实验结果­是一致的。

4 结束语

本文对天线工程应用中­出现的接收信号相位漂­移现象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位漂移产生的­机理(下转第21页)

 ??  ?? 图1天线10分钟的相­位漂移
图1天线10分钟的相­位漂移
 ??  ??
 ??  ??
 ??  ?? 图2共模电流流入接收­天线端口引起的信号相­位变化
图2共模电流流入接收­天线端口引起的信号相­位变化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