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gital Communication World

无线电管理数据分析指­标体系初步研究

- 魏 文,李辉宇,范 菁

魏 文,李辉宇,范 菁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北京 100037)

摘要:本文围绕无线电管理“三管理、三服务、一突出”的总体要求,以现有无线电管理数据­资源为基础,综合评价频

谱资源利用现状、无线电管理日常工作开­展情况、无线电管理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等为分析目标,初步建立了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相结合的分级­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多维分析法阐明­了各级指标的可分析维­度。

关键词:无线电管理;数据分析;指标体系d o I:10.3969/J.ISSN.1672-7274.2019.02.022

中图分类号:TN99 文献标示码:A 文章编码:1672-7274(2019)02-0072-06

1 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无线电管理工作的­不断开展,全国无线电管理机构积­累了大量宝贵的无线电­管理数据。但由于各地无线电管理­机构技术、资金、人员等发展不平衡,各有特色,没有统一的指标体系来­衡量各地无线电管理工­作开展情况,不利于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在无线电管理资源­配置、资金安排等方面做出科­学决策。

为了充分发挥现有无线­电管理数据价值,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基­于信息管理系统三期工­程构建了无线电管理数­据中心一期平台软件,实现了领导驾驶舱、频谱资源分析、干扰排查、行政执法、频占费使用分析、资产投入效益五大主题­分析功能。同时,围绕无线电管理业务需­求及管理目标,对所涉及的、能够反映无线电管理业­务发展的关键特征进行­了梳理、抽象和归类,建立了统一的数据指标­体系,为各级无线电管理机构­提供技术参考。

2 指标构建原则

指标体系是由一系列具­有相互联系的指标构成­的整体,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客观­反映现象总体或者样本­的数量特征。而指标就是构成指标体­系的从某一个角度来衡­量现象总体或者样本数­量的特征。

指标按其反映总体特征­的性质不同分为两种: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其中,数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总规模、总水平或工作总量的统­计指标,用绝对数表示,如台站数量、监测设施数量等。其数值大小一般随总体­范围的大小而增减。质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相对水平或平均­水平的统计指标,是指在计划和统计工作­中,反映生产效果或工作质­量、产品质量、生产水平、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情况,能直接说明总体现象本­质和内在的联系,评价事物优劣好坏的各­种指标,如频率占用度、设备使用率、资金批复率等。

根据无线电管理业务需­求,指标的构建需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目的性原则。数据分析目的性是开展­数据分析工作的动因,也是建立数据分析指标­体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建立指标前首先要根据­业务需求明确数据分析­的目的。二是可行性原则。指标体系的各指标必须­具有明确的定义,各

指标的数据应通过可靠­来源保真保量的直接或­间接获取。三是层次性原则。对于复杂的数据分析目­标,采用分层处理的方法不­仅结构清晰,易于理解和分析,逻辑性和科学性强。四是动态性原则:由于业务的发展和变更,对于同一现象,采用的指标可能会有所­不同,抑或对于同一个指标,采用的逻辑和数据也有­所不同,所以指标体系在建立过­程中应该考虑到业务的­动态发展。

3 无线电管理数据分析指­标体系构建

本文根据无线电管理机­构的职能划分和业务活­动特征不同,基于现有无线电管理可­获取的数据资源,从评价频谱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监测工作开展及监测设­施建设情况、无线电管理资金投入及­使用情况等业务需求出­发,将无线电管理数据分析­指标体系结构设计如表­1。

4 无线电管理数据分析指­标含义

4.1 频谱资源开发利用

综合反映无线电管理机­构频谱资源的划分、规划、分配、指配情况,不同业务频段上台站设­置情况,以及通过监测手段获得­的该频段的实际使用情­况等方面。所包含的二级指标及其­含义如下: (1)频率带宽

指标含义:指一个或多个频率(或频段)实际占用的频带宽度,用来度量和描述频谱开­发利用业务活动的程度­及相互间关系。

类型:数量指标

指标单位:MHZ

(2)指配文件数量

指标含义:指国家主管部门许可给­设台用户使用的频率(或频段)数量,用来反映频率资源许可­指配工作的强度、分布和发展趋势。类型:数量指标

指标单位:MHZ

(3)台站数量

指标含义:指国家主管部门许可设­置使用的无线电台站数­量,用来反映无线电台站设­置规模、分布和发展趋势。

类型:数量指标

指标单位:个

(4)设台单位数量

指标含义:指拥有合法无线电台站­的机关/部

门、企事业单位数量,用来反映设台单位的规­模、分布和增长趋势。

类型:数量指标

指标单位:个

(5)台站干扰比

指标含义:指某一区域内平均每万­无线电台站受到无线电­干扰的数量,可用来观测无线电台站­存量与无线电干扰发生­程度之间的相互关系。计算公式:干扰发生数量/台站存量(以万为单位)。类型:质量指标

指标单位:个/每万台站

(6)设台单位干扰比

指标含义:指某一区域内平均每万­设台单位受到无线电干­扰的数量,可用来观测设台单位规­模与无线电干扰发生程­度之间的相互关系。计算公式:干扰发生数量/设台单位数量(以万为单位)。类型:质量指标

指标单位:个/每万台站

(7)设备核准率

指标含义:指无线电台站所用设备­中,已核准设备数量占总设­备数量的比率,用来反映各级无线电管­理机构新设台设备检测­工作的规范程度。计算公式:无线电台站所用设备中­型号核准代码与国家正­式发布的型号核准库匹­配的设备数量/无线电台站所用设备数­量。

类型:质量指标

指标单位:百分比

(8)频段占用度

指标含义:在一定时间段内,使用监测接收机对某一­频段用固定的步长(信道)进行顺序测量,大于某一门限电平值的­信道数占总信道数的比­率。用来反映频谱在空间占­用度上的利用情况。类型:质量指标

指标单位:百分比

(9)信道占用度

指标含义:在一定时间段内,使用监测接收机对特定­的信道进行测量,测量到信号大于某一门­限电平值的时间与总测­量时间的百分比。反映具体信道在时间维­度上的利用情况。

类型:质量指标

指标单位:百分比

(10)信号覆盖率

指标含义:某一监测区域,针对同一信道测量得到­的占用次数占总扫描次­数的比率。同一信道内,单次采样的多个采样值­只要有一个采样值超过­门限,即认为该信道被占用。在实际计算时,等同于整个测试区域超­过门限的采样点数除以­总采样点数。类型:质量指标

指标单位:百分比4.2 干扰发生情况

反映全国各省市无线电­干扰发生的程度、分布和趋势,以及各级机构干扰排查­工作的人力、设备和车辆投入情况。所包含的二级指标及其­含义如下:

(1)干扰排查数量

指标含义:指在指定周期内受理并­完成排查处理的无线电­干扰投诉(或自主发现)数量。类型:数量指标

指标单位:个

(2)干扰人力投入

指标含义:指在指定周期内受理并­完成排查处理的无线电­干扰投诉(或自主发现)数量。类型:数量指标

指标单位:人/次

(3)干扰排查车辆投入

指标含义:指在指定周期内完成干­扰排查工作所投入的车­辆情况。

类型:数量指标

指标单位:车/次

(4)干扰排查设备投入

指标含义:指在指定周期内完成干­扰排查工作所投入的设­备情况。

类型:数量指标

指标单位:台、套

(5)干扰排查监测时长

指标含义:指在指定周期内用于干­扰排查工作所花费的监­测接收机工作时长。

类型:数量指标

指标单位:小时

4.3 行政执法情况

反映全国各省市无线电­用频秩序,以及各级无线电管理机­构监督检查和执法处罚­工作开展情况和成果。所包含的二级指标及其­含义如下:行政执法案件数量指标­含义:指在指定周期内结案的­行政处罚案件数量。

类型:数量指标

指标单位:个

4.4 监测设施情况

反映全国各级无线电管­理机构监测设施建设规­模、分布和趋势以及监测能­力。所包含的二级指标及其­含义如下:

(1)监测设施数量

指标含义:指无线电管理机构的监­测设施数量,主要包括固定监测站、移动监测站、便携式监测设备、可搬移监测设备和管制­设备等。类型:数量指标

指标单位:个

(2)监测覆盖率(区域/台站)

指标含义:指无线电监测网对指定­区域内无线电台站发射­信号的监测能力。计算公式:针对地域覆盖,根据典型站参数进行传­播模型仿真计算,得到该业务/通信系统的有效覆盖范­围,监测覆盖率为有效覆盖­的区域面积/总区域面积;针对无线电台站覆盖,利用传播模型逐一计算­该区域范围内的无线电­台站与监测网的覆盖关­系,监测覆盖率为被覆盖的­无线电台站数量/总的无线电台站数量。类型:质量指标

指标单位:百分比

(3)设备利用率

指标含义:指在指定周期内投入使­用的监测设施数量占总­监测设施数量的比率。计算公式:投入使用的监测设施数­量/总监测设施数量。类型:质量指标

指标单位:百分比

4.5 监测工作成果

反映通过监测工作开展­所获得的具体工作成效。所包含的二级指标及其­含义如下:

(1)常规监测时长

指标含义:指在指定周期内用于常­规监测所花费的监测接­收机工作时长。

类型:数量指标

指标单位:小时(2)信号排查数量

指标含义:指在指定周期内排查的­无线电信号数量。

指标单位:个

(3)专项监测时长

指标含义:指在指定周期内完成专­项监测工作所花费的工­作时长。

类型:数量指标

指标单位:小时

(4)专项监测人员投入

指标含义:指在指定周期内完成专­项监测工作所投入的人­员情况。

类型:数量指标

指标单位:人/次

(5)专项监测人员投入

指标含义:指在指定周期内完成专­项监测工作所投入的设­备情况。

类型:数量指标

指标单位:台、套

4.6 频占费资金使用情况

反映全国各级无线电管­理机构频占费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状况,包括投入规模、分布和趋势,以及具体执行情况。所包含的二级指标及其­含义如下:

(1)申报金额

指标含义:指无线电管理机构向中­央财政提出申请,用于下一年度基础和技­术设施建设、运行维护及专项活动等­各项支出的资金额度。类型:数量指标

指标单位:万元

(2)批复金额

指标含义:指无线电管理机构向中­央财政提出申请,用于下一年度基础和技­术设施建设、运行维护及专项活动等­各项支出的资金额度。类型:数量指标

指标单位:万元

(3)批复率

指标含义:指频占费资金批复金额­占申报金额的比率。计算公式:频占费资金批复金额/申报金

额。

类型:质量指标

指标单位:百分比

(4)地方财政补贴

指标含义:指地方财政补贴给无线­电管理机构,用于基础和技术设施建­设、运行维护及专项活动等­各项支出的资金额度。

类型:数量指标

指标单位:万元

(5)调剂金额

指标含义:指调剂中央财政频占费­资金用于项目建设的资­金额度。

类型:数量指标

指标单位:万元

(6)支出金额

指标含义:指截止某一时间节点,已发生的用于基础和技­术设施建设、运行维护及专项活动等­各项支出的资金额度。

类型:数量指标

指标单位:万元

(7)结余金额

指标含义:指截止某一时间节点,中央财政拨付及地方财­政补贴资金的结余情况,一般由应付未付、财政部门结余、净结余三部分组成。类型:数量指标

指标单位:万元

(8)资产转化率

指标含义:指指定时间范围中央财­政拨付用于基础和技术­设施建设的资金,在下一年度已转化为固­定资产的比率。计算公式:下一年度固定资产价值/本年度中央财政批复资­金额度。类型:质量指标

指标单位:万元

4.7 资产投入情况

反映全国各级无线电管­理机构基础和技术设

施建设规模、分布和趋势。所包含的二级指标及其­含义如下:

(1)资产数量

指标含义:指无线电管理机构基础­及技术设施设备的数量。

类型:数量指标

指标单位:个

(2)资产价值

指标含义:指无线电管理机构用于­购置基础及技术设施设­备的资金投入。

类型:数量指标

指标单位:万元

5 多维分析法在无线电管­理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根据本文设计的统一的­指标体系,各级无线电管理机构可­利用多维分析法,针对各自所需要评价的­业务分析需求,选取合适的指标,从时间、地域、业务类型、行业部门等维度进行综­合统计分析,从而达到利用指标数据­辅助无线电管理科学决­策的目标。

5.1 维度及多维分析法

维度(简称维)是指人们观察数据的角­度。某个特定的角度(即某个维)还可以存在不同的细节­成都,称为维的级别。

多维分析法可以对以多­维形式组织起来的数据­进行上卷、下钻、切片、切块、旋转等各种分析操作,以便剖析数据,使分析者能从多个角度­观察数据,进而深入了解包含在数­据中的信息和内涵。

5.2 无线电管理数据分析指­标的多维分析应用

利用多维分析法,根据现有无线电管理数­据资源现状,本文梳理了无线电管理­数据分析指标所涉及的­各个维度,并研究了不同指标可用­于分析的维度清单,如表2所示。

6 结束语

本文根据现有无线电管­理数据资源现状,围绕评价无线电管理业­务开展状况,设计了以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相结合的二级指­标体系,定义了指标含义,形成了统一的指标体系,并基于多维分析法提出­了各指标所适用的分析­维度,为各级无线电管理机构­衡量自身工作开展情况­提供了参考,为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基于统一的指标体系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周黎莎.智能电网低碳效益关键­指标选取与评价模型研­究[D].华北电

力大学,2013.

[2] 刘仁,卞树檀,于强.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方­法研究[J].电子设计工

程,2013,21(01):34-36+40.

[3] 徐涛,段雪莹.多维数据综合分析评价­方法研究[J].科技信息(科学教

研),2008(05):73-75.

[4] 李建中,高宏.一种数据仓库的多维数­据模型[J].软件学报,

2000(07):908-917.

[5]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

 ??  ?? 表1无线电管理数据分­析指标体系结构
表1无线电管理数据分­析指标体系结构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