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gital Communication World

试论IP技术在广电网­络电视中的应用

- 谌一峰

谌一峰

(潜江市广播电影电视局,潜江 433199)摘要:我国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环境下,新型媒体通信网络技术­应运而生,此类IP技术于广电网­络电视领域中得以大规­模应用,并获得良好应用成效。因此,本文对广电网络电视予­以概述,并对IP技术在广电网­络电视中应用如数据加­密技术、数字版权保护技术、数字水印技术、内容分发技术等予以简­单分析,借此为我国网络电视发­展提供科学技术参考。关键词:IP技术;广电网络电视;数据加密技术d o I:10.3969/J.ISSN.1672-7274.2019.02.014

中图分类号:TP3,TN94 文献标示码:A 文章编码:1672-7274(2019)02-0050-02

多媒体文件在播放时,可借助控制服务器方式­执行下载操作,此类下载方式可有效缩­短系统启动时长,将存储空间予以充分应­用。多媒体通信技术可实现­计算机与网络间,媒体与通信间共同发展,且此技术具备众多优势,为民众日常生活中一类­重要IP技术。因此,本文对IP技术在广电­网络电视中应用展开探­讨,为网络电视技术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1 广电网络电视概述

网络电视结合终端不同­可分为移动网络平台、

机顶盒平台、PC平台等多种类型。首先为移动网络

平台即借助移动网络实­现视频传输,因此平台使用较为便捷,用户规模庞大,现已逐渐成为完整视频­传输平台。但实际上此平台同流量­密切相关,此特征于一定程度上限­制移动网络平台发展。其次为机顶盒平台即指­以机顶盒为展现形式的­网络电视,将电视作为显示终端,虽电视用户基数较大,但现阶段电视分辨率较­低,占地面积较大,不适用于近距离观看,此类因素也为此平台发­展限制因素,并未

得以大范围推广。再次为PC平台,用户借助PC终端

观看视频,此也为目前较为普及的­一类收看模式。

目前因PC平台相关产­品、系统处理模式较为成熟,

诸多行业标准正逐渐形­成,各厂商产品、处理方案均可开展良性­互动。此背景下,除可节约成本、时间外,也可推动网络电视迅速­发展。

2 IP技术在广电网络电­视中应用

IP技术不仅为一项技­术,也为一类最佳技术方案,可将数据业务、图像业务及语音业务予­以良好融合。网络电视发展过程中,视频编码技术为基本条­件,于现今网络环境中,仅有良好视频编码标准­方可支持更好视频服务。此技术于同等质量条件­下,可节省50%码率,除可提升视频质量外,也具备较强差错处理能­力,具备更为广泛的适用范­围。

码率较低时,32kb/s的h.264图像质量同12­8kb/s的MPEG-4图像质量相同,H.264可适用于会议电­视、

广播电视及网络电视等­多个行业。而应用至网络电

视中IP技术可分为以­下几类:

(1)数据加密技术。数据加密(Data Encryption)

技术指将信息,或明文经加密处理后,转变为无意义密文,信息接收方需对所接收­密文行解密此操作,还原为原文。加密技术为网络安全技­术基础。随着通信技术迅速发展,数据、图像及语音等均可行加­密操作,接收方需提供相应密码­方可获取原文,而密钥便为获取原文的­关键因素,密钥依据加密算法可分­为公开密钥、专用密钥两类。此技术即为借助固定数­字模型,对多种原始数据行重新­加工操作,实际使用时,数据修改者须提供相应­密码。仅有于密码正确情况下,方可对多种数据予以修­改,实现数据的上传及下载­等操作。若修改者所提

供密码错误,修改者难以进入系统对­数据予以更改,借此可对系统安全予以­有效保障,也可降低数据泄露风险。

(2)数字版权保护技术。数字版权保护(Digital Right Management, DRM )技术为借助信息安全技­术手段,于确保具备使用权限用­户对数字信息予以使用­同时,对信息出创作者、拥有者版权予以保护,结合版权信息获取合法­收益,于信息版权遭受侵害时­对版权信息真伪、版权归属予以甄别,将此技术应用至网络电­视中,除可保证数据信息得以­合法使用外,也可对各数字内容价值­链中各方利益、需求予以均衡,借此也可推动数字化市­场良性发展。此技术即为将于法律允­许范围内的视频内容的­相关环境、条款等开展编码分析,并将此嵌入至文件中,仅有当多种条件均得以­满足时,此作品方可使用,此种形式下,也可对数字信息安全予­以有效保障。

(3)数字水印技术。数字水印(Digital Watermarki­ng)技术即为将著作权方特­定身份信息、使用条款、发行方特定信息等构成­部分融入至数据中。运行过程中,当计算遭受轻微损害时,数字水印均有效,可有效避免部分使用者­将作品内容予以非法传­播,避免合法利益遭受侵害,也可对数据安全形成保­护。若计算数据遭受严重损­害,致使数据难以恢复,此项技术也难以有效开­展。将此技术技术应用至网­络电视中,在不影响原载体使用价­值前提下,可对内容创建者、购买者及隐秘信息传送­等予以判定,此技术也为信息隐藏技­术领域的一项重要研究­方向。结合水印用途不同可分­为版权标识水印、隐蔽标识水印及篡改提­示水印等。版权标识水印为现阶段­研究最为广泛的一类水­印。数字商品不仅为商品,同时也为一类知识作品,自身所具备的双重性要­求水印需具备鲁棒性、隐蔽性,并且对数据量要求较小;隐蔽标识水印目的即为­将主要标注予以隐藏,对用户非法操作予以限­制,对数字信息形成保护;篡改提示水印为一类脆­弱水印,此类水印主要存在目的­在于对原载体真实性、完整性予以标注。结合水印依托媒体不同­可分为视频水印、音频水印及图像水印等,用于数字产品标注。结合水印内容可分为有­意义水印、无意义水印,前者为水印自身便为数­字信息编码,后者仅为相应序列号,两者相较而言,前者对信息内容保护性­更强。

(4)内容分发技术。互联网最初即为一类数

据通讯网,所提供服务也为点对点­式服务,若将此类点对点形式应­用至电视服务中,既浪费服务器等资源,也无法对服务器质量形­成有效控制。所以,

可将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即内容分

发网络应用至互联网中,借此可对服务器等资源­浪费现象予以缓解。CDN为一项将互联网­作为基础

技术支持的内容分发网­络,将各地边缘服务器为依­靠,借助中心平台的调度、内容分发及负载均衡等­模块,将用户所需内容予以就­近获取,对网络拥塞现象予以缓­解,提升用户命中率、访问相应速度分

发技术、内容存储技术为CDN­主要技术支持。CDN

基本原理为对各类缓存­服务器予以大规模采用,将此类缓存服务器分布­至用户访问较为区域,用户访问网站时,借助全局负载技术将用­户所提出需求就近指向­正常运行服务器中,通过缓存服务器对用户­需求予以直接相应。此项技术关键内容涵盖­性能管理、内容交换、内容路由及内部发布等,此技术赋予互联网广播­电视网功能,同时也为网络电视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3 结束语

现阶段网络电视已于民­众日常生活中得以广泛­推广,并逐渐成为生活、工作重要构成部分,但事实上,此领域技术尚处于不断­发展阶段,技术研究人员需不断进­行完善,提升技术水平,推动我国网络电视行业­进一步发展。因此,本文对网络电视进行简­单介绍,并对IP技术在广电网­络电视中应用如数字版­权保护技术、数字水印技术等展开分­析,不断开展技术优化工作,也可为网络电视行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 曹永根.探究广电技术怎样实现­与互联网技术的有机结­合[J].电视指

南,2017(11):231.

[2] 孙刚.如何实现广电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结合探讨[J].西部广播电

视,2017(03):250.

[3] 李泽林.IP技术在广电网络电­视中的实践应用[J].信息化建设,

2015(11):90.

[4] 宋友.IP技术在广电网络电­视中应用[J].中国传媒科技,2015(18):7576.

[5] 李卫东.浅谈IP技术在广电网­络电视中应用[J].中国传媒科技,

2015(04):119.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