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gital Communication World

供电抢修中数字化技术­运用研究

田中亮,孙 亮,宗祥瑞,徐嘉鸿,张亚楠

-

(国网天津东丽公司,天津 300000)

摘要:文章首先介绍了供电抢­修中数字化技术的应用­现状,其次明确了供电抢修中­数字化技术应用的必要­性,论述了供电

抢修中数字化技术运用­的可行性,最后深入探讨了供电抢­修中数字化技术的实例­应用及成效,谨供相关人士参考借鉴。关键词:数字化技术;供电抢修;设计应用

DOI:10.3969/J.ISSN.1672-7274.2024.03.041

中图分类号:TM 73,TP 18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码:1672-7274(2024)03-0130-03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Digital Technology in Power Supply Emergency Repair

TIAN Zhongliang, SUN Liang, ZONG Xiangrui, XU Jiahong, ZHANG Ya'nan (State Grid Tianjin Dongli Company, Tianjin 300000, 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first introduces the current applicatio­n status of digital technology in power supply emergency repair, clarifies the necessity of digital technology applicatio­n in power supply emergency repair, discusses the feasibilit­y of digital technology applicatio­n in power supply emergency repair, and finally delves into the example applicatio­n and effectiven­ess of digital technology in power supply emergency repair, for reference and reference by relevant personnel.

Key words: digital technology; power supply emergency repair; design applicatio­ns

提升供电抢修工作成效­是保障人们正常用电的­关键手段。以往供电抢修主要依靠­人力,要消耗较多的人力成本,工作效率也不高,抢修时间过长。电力企业应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大数据战略,重视数字化技术在供电­抢修中的运用,全面发挥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价值作用,加快推进电力数字化建­设,主动挖掘电力大数据资­源,充分利用现代信息通信、大数据分析应用等技术,进一步提升公司智能化、信息化水平,有效化解公司人力资源­紧缺困难,缩短供电抢修时长,从而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能,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1 供电抢修中数字化技术­应用现状

当前,供电企业正处在由信息­化到数字化的全面跃迁­和加速演变期,按照数字化转型发展战­略要求,加快推进数字技术与设­备管理深度融合,全面驱动业务流程、作业模式和管理形态变­革,探索数字化应用场景意­义重大。

按照国网公司设备部和­营销部的有关要求,数字化建设方向主要有­以下两个。

一是要发挥中台核心支­撑作用。扎实推进电网资源业务­中台建设,实现电网资源、资产、拓扑等核心数据实时量­测,打造电网“动态一张图”,发挥业务中台、数据中台和技术中台协­同优势,大力推动配网透明化,实现配电侧可观、可测、可控、可调,助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二是要突出设备管理赋­能赋智。聚焦设备智能化升级,全面应用配网智能融合­终端等末端状态感知设­备,提升配网“运检抢”数字化管控水平,实现设备管理由离线到­在线、由粗放到精益、由被动到主动。发挥数据中台数据汇聚、价值挖掘能力,构建管理决策支持模型,提升资产运营质效。

2 供电抢修中应用数字化­技术的必要性

按照国网公司现行《配网抢修指挥管理办法》

《配网故障抢修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公司10 kv以下低压抢修业务­主要依托“95598客户服务中­心——地

市公司供电服务指挥中­心——地市供电所低压抢修网

格”开展相关业务,实行7×24小时全天候响应用­户报修诉求,客户拨打95598客­户服务热线后,由话务人员记录生成故­障报修工单,经95598业务支持­系统、PMS

设备(资产)运维精益管理系统,传递至现场抢修人

员PDA等手持终端进­行处置,抢修工单流转全过程由

供电服务指挥中心配网­抢修指挥人员通过供电­服务指挥系统进行监督­管控,对外业抢修人员作业全­过程进行管控评价,提升抢修工作质效。

(1)破解“如何指挥”的顽疾。应基于现有抢修

指挥业务需求,结合数字中台及接口兼­容贯通工作,以工单为数据汇集指令­源,实现生产、营销、调度等多业务系统的数­据对称调用。丰富指挥手段,提高指挥能力。

(2)解码“指挥什么”的疑问。应基于现有系统和故障­抢修指挥体系,构建用户的服务风险“定级”,智能匹配“个性化”服务手段,根据事件等级,通过“大数据”智能匹配,启动“定制化”服务体系,平衡抢修资源,实现“抢修人员评星”“事件分级”“策略成套”。

3 供电抢修中运用数字化­技术的可行性

根据天津地区城市配电­网公司配电抢修现状,按照《配网抢修指挥管理办法》《配网故障抢修管理规定》的有关管理流程,结合数据中台中探索区­配电抢

修全量数据字段,以数创平台、i国网数创应用为基点­开发配电抢修全过程管­控应用,以故障抢修为基点,构建“大数据”算法模型,实现故障抢修专业管理­评价、大数据模型优化抢修资­源配置、深度学习提升供电服务­水平等,提升配网抢修管控水平。

完成“基于‘接龙’模型设计的抢修全链条­线性管控”“基于算法的故障抢修专­业管理评价”“大数据模型优化抢修资­源配置”落地。以抢修工单为基准,一是完成基于“接龙”模型设计的抢修全链条­业务线性管控,实现抢修全业务全程可­视化分析展示等;二是利用“大数据”算法模型构建“故障抢修效率模型”实现抢修人员工作质量、工作效率、用户满意度等多维度质­效评价,提升抢修效率标杆评估­的合理性及多样性;三是完成“大数据模型优化抢修资­源配置”,对抢修人员实现高效、准确和多维度的绩效评­估,为后续

抢修资源配置、抢修力量平衡提供决策­依据[1]。

4 供电抢修中数字化技术­的具体运用4.1 基于“接龙”模型设计的抢修全链条­线

性管控

优化现有抢修业务流程,开发基于“接龙”模型设计的抢修全链条­线性管控:一是建立抢修任务智能­化推送机制,为抢修外勤人员提供全­流程解决方案;二是开发涵盖抢修人员­到达现场时间、到达现场坐标定位、抢修内容填报、设备基本信息自动生成­等的工单生成系统;三是以当前抢修业务全­流程为链条,开发“手持+被夹”模式,从抢修接单至用户复电,完成抢修全业务流程数­据自动归集,形成大数据分析基础数­据库。

4.2基于算法的故障抢修­专业管理评价

通过数字化手段对故障­抢修数据、历史服务数据进行细分,研究不同条件下影响业­务开展的关键因子,计算出区域、驻点、业务量的合理范围,对抢修超时、处理质量低、客户不满意等情况进行­归因分析,采用聚类、人工神经网络、深度学习、专家样本库等技术对数­据处理后,根据业务特点选择合适­算法,构建“故障抢修效率模型”,实现抢修人员工作质量、工作效率、用户满意度等多维度抢­修评价,提升抢修效率标杆评估­的合理性及多样性。

4.3大数据模型优化抢修­资源配置

针对抢修人员到达现场­及时率、故障修复时长、抢修质量、用户满意度等,以海量数据为基础,利用大数据手段构建抢­修人员信用评价及服务­风险评价模型,基于数据挖掘及边缘计­算技术,对抢修人员实现高效、准确和多维度的绩效评­估,为后续抢修资源配置、抢修力量平衡提供决策­依据。

5 配网故障抢修数字化系­统设计方案

研究

5.1故障信息源自监控系­统

在故障源自监控系统中,其智能配网故障抢修系­统的运行会分成三个层­次,即应用层、传输层、感知层。安装在配电变压器单元­及线路上的监测终端构­成了感知层,以此对配变、线路的运行信息进行采­集。网络传输层把监测终端­所监测和采集的数据向­应用层传送。应用层将接收全部信息,利用数据管理中心,对停电原因、范围及区域等信息进行­自动查询,并向有关人员及时发出­通知,进而实现第一时间进行­抢修。智能配网故障抢修系统­的数据管理中心就是应­用层,建立了配网抢修指挥平­台。纵观整个系统,信息量最大的就是应用­层,对网络传输层传送的数­据进行接收后,分析数据,并自主研判,在维修工单尚未提交的­情况下,停电信息会通过“故障停电编制”模块自动生成,进而及时将停电信息进­行报送[2]。

5.2故障源于客户报修工­单

系统具体由微信客户端、移动终端以及后端业务­应用层构成。若发生停电,客户仅在微信客户端通­过文字或语音方式将故­障位置、联系方式及报修内容进­行报送就可以。完成报送后,数据会向后端业务应用­层直接传送,此层汇聚了云计算和大­数据等先进的技术。大数据中涵盖了线路及­设备基础信息、负荷情况和运行状况等。云计算会按照大数据及­客户报修的信息去处理­故障。语音报送的故障信息先­通过语音识别技术将故­障内容及地址等重要信­息进行识别,之后按报修时间及提取­的信息,同数据库信息对比,这时系统便会对此时段­负荷改变及易产生的故­障状况进行自动分析;对天气状况和天气对配­网运行的影响进行分析;对停电范围及设备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对故障区域和安全隐患­进行分析。

5.3故障源于监测技术

故障负荷监测技术主要­依附于配网故障定位系­统,并发展成为了一种新型­负荷监测系统,其作用在于对故障指示,以及对带电流的有效监­测,并借助于现代光纤技术,与通讯终端进行配合,这样就会完成对故障的­自动定位,同时也可以对开关设备­实施遥测。该项技术还具备运行快、质量高以及成本低等优­势特点,更为关键的是,这一技术不用通过设备­改造与升级,就可促进自动化故障监­测的实现,这对于配网故障的准确、快速定位来说十分有利。

6 供电抢修中数字化技术­的实例应用

及成效

6.1 实例应用

按照公司数字化转型发­展战略要求,加快推进数字技术与设­备管理深度融合,全面驱动业务流程、作

业模式和管理形态变革。如图1所示,依托现有信息化建设成­果,围绕夯实数字基础和增­强数字支撑力的主线,旨在形成“全面应用、数字技术领先、差异兼顾”

的可推广、可复制的模式[3]。

第一,东丽公司数字化团队应­用“Pathon+rpa”数字化技术,基于i国网“数创平台”应用,实现对抢修业务实时在­线“链条”管控,形成“智能点餐”式可视化工单接龙管控,有效强化对抢修工单全­流程管控能力,提升抢修服务水平。第二,对触电、频繁停电等敏感字段故­障提前预判主动服务,采用RPA数字化技术­自动提取工单敏感信息,实现定期登录系统,匹配敏感词汇库,挖掘触电、频繁停电类敏感信息台­账,通过i国网客户端实现­敏感信息实时监控,方便运维管理人员进行­故障分析,及时开展主动服务,避免投诉升级。

6.2 取得成效

第一,“菜单式”工单展示界面实时显示­工单处理进程,对临期工单自动进行提­醒,提升监控能力,避免工单超时,有效提高抢修工作质量。第二,通过照片回传,实现典型故障的积累,便于后期开展缺陷分析,进而指导运维检修工作,逐条形成工单全过程资­料,供

后期随时调用分析。第三,RPA工具大大节省了­值班人员查找敏感工单­的时间,便于在10 kv线路突发停电时

的快速响应和服务应急­行动,通过定时爬取系统数据

推送至数据中台,可以弥补数据中台T+1数据时效性不足的问­题。第四,应用该项数创成果后,2022年5月份

起,空港供电服务中心抢修­处理时长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抢修服

务连续9个月实现零投­诉。从图2中

可见,已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

7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人们对供电服务需求日­益增长。电力企业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在供电抢修中运用数字­化技术,可构建一套符合故障抢­修业务需求的管控平台,为各级人员提供简易方­便的现场管理及支撑服­务,实现业务在线互联管理,缩短故障抢修时长,减少人力浪费,实现电力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参考文献

[1] 陈晓霞,王冬青.基于精准投资的电网项­目数字化审计实践[J].数码世

界,2019(2):64.

[2]王美玲,张慧翔,奚杰,等.电力行业技经人才智能­数字化评价系统研究

[J].项目管理技术,2019(5):132-138.

[3] 宋文斐.配电网建设项目中工程­管理问题策略分析[J].数字化用户,

2019(24):213.

 ?? ?? 图1数字化供电所总体­架构
图1数字化供电所总体­架构
 ?? ?? 图2故障平均处置时长
图2故障平均处置时长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