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gital Communication World

基于“虚拟现实+”的数字媒体技术探索E­xploration of Digital Media Technology Based on "Virtual Reality+"

刘 薇

-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数字媒体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行业。基于“虚拟现实+”的数字媒体技术能够创­设全新

的仿真情境,为用户提供更加真实的­视觉以及听觉体验,对智能化发展有着显著­的推动作用。文章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及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现状,并从二者的交互性、多感知性、构想性等方面探究了基­于“虚拟现实+”的数字媒体技术用户体­验,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虚拟现实+”;数字媒体技术;结合

DOI:10.3969/J.ISSN.1672-7274.2024.03.021

中图分类号:TP 37,TP 39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码:1672-7274(2024)03-0069-03

LIU Wei

(Fu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Fuzhou 350108,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digital media technology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various industries. The digital media technology based on "virtual reality+" can create new simulation scenarios, provide users with more realistic visual and auditory experience­s, and have a significan­t driving effe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ce. 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e current applicatio­n status of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and digital media technology, and explores the user experience of digital media technology based on "virtual rea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ir interactiv­ity, multi perception, and conceptual­iza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relevant practition­ers.

Key words: "virtual reality+"; digital media technology; combine

基于“虚拟现实+”的数字媒体技术能够创­设虚拟场景,提升用户的操作感、视觉和听觉感受,显著改善用户的使用体­验[1],对于推动社会迈向科技­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虚拟现实+”以及数字媒体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与西方国家还存在差距。因此,深入研究“虚拟现实+”与数字媒体的有效结合,加强两者在多个层次上­的协作发展,是当前我国互联网各领­域广泛关注的问题。

1 数字媒体技术特点概述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智能电子设备在­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的­普及,数字媒体技术也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具体而言,通过将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于信息资源整合及分­析工作中,不仅可大幅提升相关工­作效率,而且还减少了不必要的­资源损耗,进而为企业争取更多的­经济效益。此外,现阶段我国诸多高等院­校也开始普及数字化教­育模式,该种教育模式的实现是­以数字媒体技术作为基

础的[2]。数字化教学模式的应用­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板书­教育模式,同时也能丰富课堂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可提升教学质量。

将数字媒体技术运用到­实际中,首先需要贯彻落实数字­化改革。具体来说,在各项应用开展中,通过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将传统的纸质资­料转变为数字化资料,由用户进行操控,借助相应的数据分析软­件对这些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处理,可将数据以特征化的形­式呈现给用户,为用户的使用提供便利。通过对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不­仅减轻了数据存储压力,同时还能显著提升用户­处理各项数据的效率,另外还能保障数据安全,最大限度规避数据信息­泄露风险。与传统媒体技术相比,数字媒体技术呈现出明­显的交互性特点,也就是说工作和生活产­生的数据信息通过互联­网实现不同用户、不同地域间的传输和共­享,提升数据信息的传输效­率。综上而言,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在

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数据­资料的存储模式,通过以互联网为依托对­日常产生的大量数据进­行收集、统计、归纳以及智能分析,方便用户选择有价值的­信息,同时能丰富用户的使用­感受,提升数据资料的针对性­和指向性[3]。

2 虚拟现实技术特点及应­用概述

虚拟现实技术能够借助­计算机软件为用户创造­一种全新的模拟环境,在该环境中用户的多个­感官系统被调动,进而丰富用户体验。虚拟现实技术在近年来­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这是因为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与多种类型的数字­化技术有效结合。现阶段,基于“虚拟现实+”的数字媒体技术为广大­使用者带来全新的视觉­和听觉体验,以VR技术为例,该技术能够将传统的视­觉呈现技术和基于互联­网模式下的新技术有效­结合,为用户创造全新的虚拟­环境。目前而言,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在设­计领域发挥较高价值, “虚拟现实+”以计算机软件为依托,为使用者创造仿真场景,如在建筑设计、装饰设计方面应用“虚拟现实+”技术,能够将建筑及房屋装饰­后的场景惟妙惟肖地呈­现给使用者,帮助使用者基于大量数­据进行决策。由此可知,虚拟现实技术在设计领­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4]。

虚拟现实技术涉及人机­交互、智能化、不同类型媒介衔接、数字化成像等多方面技­术,因此可以将其看作一种­全新的人机发展流通模­式,而这种全新的流通模式­推翻了传统交互方式下­对操作的约束,是更加自然、更加真实的感觉互动。

3 “虚拟现实+”技术和数字媒体技术的­结合

目前,数字媒体技术的运用主­要集中在后期处理和场­景规划上。借助数字媒体技术可以­将设计工作中的诸多信­息参数进行提取和数字­化处理,将抽象信息以图像、视频等更加形象的方式­呈现给受众,从而优化用户的视觉及­听觉体验[5]。在促进“虚拟现实+”技术和数字媒体技术的­结合时,可以从实践以及服务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需要把技术的运用放在­第一位,最大限度地利用数字媒­体技术的数据处理能力。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日­益发展与广泛应用,许多电子商务平台和超­市都已经开始提供虚拟­现实体验设备,客户能够依照个人的喜­好挑选适合的虚拟体验­环境。同时,借助AR技术,客户能够享受到极佳的­感官体验。现阶段,随着智能电子设备的不­断成熟和普及,诸如手机、平板电脑等均能对视频­进行展示,这些设备具备虚拟现实­技术的特点。从数字媒体的角度来说,游戏体验类虚拟现实是­基于数字媒体技术内核­而实现的,同时还参考了人体工程­学,将人的感官和动作代入­其中,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人体­感官的还原。在这个阶段,许多产品制造商利用互­联网调查问卷和大数据­技术来分析和研究公众­的喜好,为VR游戏的开发打下­了基础,可提高游戏体验的真实­性,这无疑会更好的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6]。例如,任天堂、Rockstar等著­名游戏生产商在近些年­来都加大了对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力度,并且推出了如《Red Dead Redemption­2》《gta5》等力

作。可以预测,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内容的不断­扩充,将“虚拟现实+”和新媒体技术有效融合,为广大用户呈现全新的­技术模式,能够显著提升大众对二­者结合新技术的认知,进而拓展“虚拟现实+”技术和数字媒体技术融­合技术的应用领域,为相关研究人员进行进­一步的技术探索提供有­力支持,推动该项技术不断完善。

其次,将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数字媒体技术的­服务属性作为提升的目­标,能够充分发挥“虚拟现实+”技术在场景使用方面的­体验优势。不论是虚拟现实技术还­是新媒体技术,通过分析其受众群体可­知,学生以及产品测评机构­工作人员是重要群体,因此,想要实现VR技术的升­级,技术开发人员需要明

确技术的产品定位和功­能定位。举例来说,近年来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很多企业以及部门采用­居家办公的形式开展工­作,这种情况下,大众的情绪需要一个发­泄口进行宣泄,但是受限于活动面积,导致诸如运动之类的宣­泄途径无法实现。基于这种情况,数字媒体技术便可发挥­其价值,为用户提供视频、音频等数字化媒体内容,让用户能够通过传统视­频软件以及短视频Ap­p来观看自己喜欢的内­容。在视频软件的基础上,部分软件做了进一步优­化,推出了包含VR视频观­看功能的全新App,让观众不用去影院就能­够体验到3D影院。与此同时,腾讯游戏、米哈游等财报显示王者­荣耀、原神等近年来推出的可­在智能手机上操控的网­络游戏相关指数显著飙­升,这标志着游戏发烧友对­数字媒体形式的娱乐非­常感兴趣。任天堂游戏公司在进行­居家运动设施的研发时­应用了虚拟现实技术,将模拟的运动场景呈现­在显示屏上,用户只要携带相应的虚­拟现实技术运动设备便­可以将其

四肢、心肺等数据进行收集[7],进而实现在模拟场景的­运动。由此可知,以“虚拟现实+”为载体的数字媒体技术­在近年来朝着真实化、立体化、便捷化方向发展,从而显著提升其服务性,吸引更多的用户,为市场的扩大做好铺垫。

另外,还需要加速推动虚拟现­实技术和数字媒体专业­的双向互动。在虚拟现实技术得到广­泛认可并在多行业应用­过程中,传统的人机交互形式将­会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全新­的人机交互方式。这种全新的交互模式更­加强调对人情感需求的­满足。通过多用户形式装置,借助虚拟现实技术能够­实现用户情感需求的满­足。传统的人机交互使用的­是和客体媒介密切相关­的单相线性交互,借助虚拟现实技术的交­互模式是一种综合性、多维度的信息流通。数字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提升了人们的­创造能力,让基于“虚拟现实+”表现场景更加真实和自­然。此外,“虚拟现实+”和数字媒体结合的新技­术更加强调情感和个性­的表达,对于推动与用户的情感­沟通是非常有利的。在新时达虚拟现实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相关工作人员需要重视“虚拟现实+”技术在数字媒体技术运­转当中的影响力,积极拓展思维进行创新,对于流通界面进行深入­的设计,不断拓展资源流通渠道,将人的情感化和感官体­验进行落实,同时还需要强调技术应­用时的人文精神,最终推动整个社会朝着­现代化、健康的方向发展。

4 以“虚拟现实+”为铺设的数字媒体

技术体验

4.1 多感知体验

数字媒体技术的一大特­性是信息传输能力,这一特性使得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体验到极­佳的视听效果。而在数字媒体技术的基­础上,结合“虚拟现实+ ”技术,可以让用户更直观地感­受到这种体验。举例来说,利用计算机科技和网络­科技,创作者为用户打造了一­个体验平台,让用户能够通过这个平­台进入一个

虚拟的3D场景,从而获得视觉和听觉的­感受。美国的科研机构在过去­几年里为观众提供了一­个可以散发特定气味的­显示屏,使得观众在视觉体验的­同时

也能获得嗅觉的感受[8]。另外,利用“虚拟现实+ ”技术作为媒介的数字媒­体技术在播放流媒体时­能够为观众构建一个更­加真实的环境,使得用户能从多个维度­获得全新的感受。

4.2 交互性体验

“虚拟现实+ ”的核心优势是为了营造­一个逼真的虚拟世界,同时数字媒体科技能够­增强用户的观察和听力­体验。所以,这两个方面的融合使得­无论用户采取什么样的­行为,他们的行为都能够被传­感设备精确地追踪和展­示到虚拟世界,从而带来极其逼真的体­验。因此,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数字媒体技术可­以承担传输艺术感受的­责任,同时因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该技术还具有非常可观­的互动能力,优化体验人员的互动感­受。举例来说,在进行装修时借助“虚拟现实+”技术的室内装修技术,相关设计工作人员能够­通过电子产品给用户呈­现一个和待装修房屋空­间完全一致的三维场景,由客户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房屋设计和装修,让客户获得最为直观的­使用体验[9]。

5 结束语

以“虚拟现实+”为基础的数字媒体技术­能够为各领域注入新的­活力。目前,数字媒体技术拥有广阔­的发展和应用潜力,能够帮助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进行多元化­的信息处理和艺术创新,不仅丰富了大众的生活,同时也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未来我们将积极推动“虚拟现实+”技术与数字媒体技术的­深度融合,以期创造出全新的感官­体验。■

参考文献

[1] 崔凌毅.基于“虚拟现实+”的数字媒体技术探索[J].山西财经大学学

报,2022,44(S2):188-190.

[2] 崔会娇,程慕华.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数­字媒体艺术教学策略[J].山西

财经大学学报,2022,44(S2):125-127.

[3] 熊昕.数字媒体背景下动画漫­游制作研究[C].2022第六届国际科­技创新

与教育发展大会论文集,2022.

[4] 秦菊.VR技术与数字媒体技­术的结合及应用[J].电视技术,

2022,46(09):156-158.

[5] 朱南瑾.分析数字媒体技术与当­代艺术设计的融合与发­展[J].艺术大

观,2022(26):76-78.

[6] 吕雪婷.数字媒体技术视域下应­用型院校音乐公选课教­学改革与探索——以兰州工业学院《合唱艺术》课程为例[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5(16):56-59.

[7] 殷莉.基于虚拟现实技术与数­字媒体技术融合创作初­探[J].明日风尚,

2022(16):183-186.

[8] 刘宝强.基于虚拟现实的数字媒­体交互设计探析[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

用,2022(08):126-128.

[9] 何志祥.数字媒体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的融合[J].艺术品鉴,

2022(21):27-30.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