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hay

與鄭和去旅行

Ed Peters(加上一頭長頸鹿)與明朝的航海家一起登­上寶船下西洋去

-

鄭和集穆斯林、海軍統領、探險家和宦官於一身,可說是海上的中國版馬­可孛羅;他於15世紀時曾多次­航海,往返中國及非洲。鄭和從非洲回航時,曾經將一隻長頸鹿帶回­中國,進貢給皇帝明祖成 。皇帝及滿朝文武百官見­到這隻動物,認為就是古籍上所記載­的神獸「麒麟,」視為天降,祥瑞 表示上天肯定皇帝的正­統地位。

民間故事是這麼。講的

不過,正如馬可孛羅到底是否­曾踏出威尼斯城外,歷學有同史 家 不 的意見,這位出身昆明的三寶監­太 的事蹟,亦引來頗多辯論。鄭和的生平歷史上並無­完整的記載,如我對今 們 他的認識,都是從不文同獻中拼湊­出來的。研究者都認為,鄭和於十歲時被一位明­朝將擄軍 走,並受到宮刑,成為宦官後送去服侍燕­王朱棣(即後來的明成祖)。他從此不能如常人一樣­成家立室,可亦是 因此萌生更遠大的目標。他在燕王府時,正值燕王起兵反叛侄兒­文建 帝,因此獲得許多實用的軍­事知識,並立下戰功。燕王於勝利後登基稱帝,對鄭和信賴有加,委派他出海下西洋。他於1405年7月

11日從蘇州出發,首次踏上海上之旅,他一生總共作了七次洋­行遠 航 。

若要求跟鄭和一起七次­下西洋,似乎有點過份,因此我只會跟他一起出­航一次,藉觀他此 察 如何與旅途上遇到的蠻­夷(不只鄭和,當時的中華天朝,自天子以至庶民都, 是如此稱呼中土以外的­人)相。處

據明朝一位官員的記載,鄭和「身長九尺,腰大十圍,行如虎步,聲音洪亮」,極具威與儀。 鄭和一起去旅行,讓我有機會問他幾個與­下西洋有關的題問 。

首先,最重要的題問 是建, 造巨型寶船的技術從何­而來?這些寶船中,最巨型的一隻有九根船­桅,船艙有四層,從頭船 到船尾全長127米,比當時歐洲製造的船隻­龐大得多。

其次,鄭和大人之前不熟諳水­性與航海之道,要統領一支由317艘­船組成型的巨艦隊在汪­洋大海中航行,會不會暈船?此外,隨行的人中,必定有大批的通譯、領航員以及各式各樣的­專家,他們可能都有不少精采­的見聞可以講給人聽。

鄭和的船隊很少駛進未­知的水域裡, 他們跟隨中國商旅慣用­的航線而行;商旅數百年來均沿著這­些航線,瓷將 器及絲綢等貨物運往阿­拉伯,然後將象牙及其他當地­土產帶回家鄉。商船會選擇適當季節才­啟,航 避過風暴等惡日天氣,並且靠近海岸而行,從一片陸地向航 另一片陸地。鄭和帶著隊船 到過爪哇、孟加拉、馬爾代夫、、亞丁馬斯喀特、摩加迪沙以及其他地方。所到之處,當地的官員總會奉上大­量珍寶奇 異 ,讓鄭和帶回天朝,向皇帝朝貢。

皇帝委派鄭和下西洋,負有多個任務,其中一個是宣揚天朝的­威望。《明史.鄭和傳》中記載,明成祖少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鄭和奉有皇帝旨意,因此每遇上當地發生動­亂,或者發現海盜巢穴,就會出兵掃蕩;更他曾將錫蘭拘提國王­的軍隊打個落花流水。

鄭和每次回國,船上總會載滿珍寶,還有大批外國使節隨行,令他聲譽日隆有。 些文獻甚至說他抵達美­洲大陸,1957年在南京發現­的11米長船舵,也許可以證明這種說法­未必不可能。

老兵不死,老水手也一樣,只是漸逐 凋 零。鄭和一生的事蹟,由於欠缺文獻佐的證而­陷入一片迷霧之中,就連逝世的年是份14­33或1435亦不確­定。鄭和死後,朝下廷 旨不再派作種人 這 大規模的長途航海,但他卻從此成為中國及­東南亞一帶華人的民間­英。雄 鄭和七下西洋,一生豐功偉業,他的家鄉昆明原本打算­以他的名字來命名地當­的國機際,場可惜後來卻成為平平­無奇的長水國機際。場

 ??  ?? People’s hero Chinese admiral Zheng He (pictured below) is known in far-flung places like Malacca, where artworks (above) and a museum celebrate his achievemen­ts 人民英雄
奉詔下西洋的鄭和(下圖)曾踏足遙遠的馬六甲;當地有藝術品(上圖)及博物館紀念他的功業
People’s hero Chinese admiral Zheng He (pictured below) is known in far-flung places like Malacca, where artworks (above) and a museum celebrate his achievemen­ts 人民英雄 奉詔下西洋的鄭和(下圖)曾踏足遙遠的馬六甲;當地有藝術品(上圖)及博物館紀念他的功業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