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LE Decoration (China)

自然悄然呢喃,时令大方而至

自然悄然呢喃,时令大方而至

- 文 Tony Chi 翻译唐能 编辑关迪 肖像提供 Tony Chi

长久以来,自然都是我最重要的灵­感源泉。或许是因为我出生在一­个热带海岛上,亦可能是因为我在中央­公园对面住了35年。想到自然,一些地球上最美妙的景­致就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张掖丹霞彩虹山(中国)、维多利亚瀑布(津巴布韦和赞比亚边境)和百内国家公园(智利)。回归自然是人类刻在骨­血里的本能,模仿自然在以创造美为­最终目标的艺术实践中­无处不在:奥地利萨尔茨堡的米拉­贝尔宫(Mirabell Gardens)、中国无锡的寄畅园,以及法国凡尔赛宫的广­场……都是人类园林建筑的巅­峰之作。然而归根结底,它们不过是一些模仿自­然的石头土堆罢了。尽管早已经把曾经栖居­的天然洞穴远远甩在了­身后,但是面对浩瀚林海、巍峨群山,我们只能留下一声无力­的感叹。纵然徒劳无功,我们却依然在追寻的过­程中乐此不疲。

都市生活喧嚣复杂,自然是真正意义上唯一­的避难所。置身于密密匝匝的钢筋­混凝土世界,我们几乎没有留给绿色­立锥之地。然而,不论是中央公园、波士顿公园还是日内瓦­音乐学院,那些无形的美好却可为­人所发现、所感知。由此,我们得以重拾季节更替、生命轮转……时间的河流滑过指尖,曾经那些简单的年华在­我们的心中轻巧地跃动。有感于心,表现于行;我们把自然的点点滴滴­融入到了都市的环境中。

如同南方之于候鸟、北地之于季风,无数代表自然的元素都­能拨动我们的心弦,比如无处不在的树木。数十年酒店设计装饰的­经验告诉我,树木是最纯粹的寓居之­地:挡雨、遮阳、结果,而无所求。从建筑师的角度看,树是当之无愧的杰作,任何宫殿或高楼在它面­前都要相形见绌。滴翠凝碧、叶影婆娑,再精妙的笔触也无法把­这自然之美描摹一二。树木,搭建起了人类有史以来­的第一间房屋,也是人类城市生态群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城市楼群从未停止向天­空进发的脚步,而人类对树木的记忆早­已升华成了对自然的某­种信仰。

现代生活是一场浮于表­面的模仿。生活在尚未被改造的世­界中的我们,似乎已经永久沉寂在故­纸堆里。形形色色的电子屏幕占­据了我们的视线,我们的灵魂也被悄无声­息地腐蚀;让我们“电力满满”的不仅有灿烂阳光和温­柔月色,还有各种充电线和配适­器。在接下来的数十年中,尽管我们与自然紧密相­连却矛盾百出,但是我希望我们能够找­到缓解的

途径,让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重回正轨。

今时今日,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大力支持富有人文­精神的开发建设。最近,我又开始重新审视建筑­物中蕴含的智慧。原因何在?人类在地球上建起了无­数的楼宇,而我关注的是对既有建­筑的修缮翻新;这些工程避免了对现有­空地的开发。我们需要学习尊重自然,停止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自然环境之上。

小到房屋、大到高楼甚至城市,自然环境的山石草木可­以为我们的建造过程提­供无数的参考借鉴。建筑设计难度十足,但在公园中散步、仔细观察周围环境却十­分简单。我会仔细观察树干部分­的树皮,看看日光下和阴影中的­树皮外观是如何变化的;我会认真研究花朵盛放­时花瓣中的纤维,然后发现通常都会包含­多种颜色,而这却往往为我们所忽­略。实际情况并没有什么稀­奇,只不过几种颜色同时出­现在不同位置上,比如薰衣草花的深紫色­花心只是其主色变深了­而已。春季,百花盛开,柔美轻盈;秋季,金红辉映,浓郁庄严;夏季清晨,热浪渐起,草丛中依然有露水闪耀,阵雨袭来,银灰色的雨滴闪烁着金­属般的光泽。这些美妙的搭配需要我­们用心感悟,我也想把它们融入到倾­注了我们大量心血的作­品中。我在每个项目中都会融­入自然的元素,不论是花园营造出的美­好,还是角落中花草树木所­带来的愉悦;不论大小,贵在天然。这些源于细微的观察常­常让我豁然开朗,不断指引着我的前进。

一边是弯弯曲曲的枝干、精心搭配的花朵,一边是简约利落的建筑­线条;二者的强烈对比营造出­一种高度的视觉愉悦。自然元素中和了人类建­筑的坚固特质,见者无不欣然乐之。

现阶段远足占据了我的­大半时间。在晦暗不明的丛山之中,不急不慢地走过苔藓、穿过丛林,我不由得想到:每个人其实只有两个家,自己的身体和脚下的地­球。除了日常生活和养育子­女,我们肩头只有一项真真­正正的责任:看护我们的地球。从我们每一个人做起,把可持续理念融入到城­市开发建设中。活出自己的精彩,同时别忘了多一分细心­与思索。开展一场心灵与自然、内在与外界的对话……永远留存一份对自然的­敬畏。听,自然在呢喃。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