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LE Men

注意!代码正在入侵!

-

人类面对的千古难题还­是苏格拉底的那一个:何事

最难为?认识你自己。

我们(人类)从未比今天更具备认识­自己的武器与底气。如果你把“我是谁”这个问题输入谷歌,第一页上就会出现一个­叫Visualdna­的网站,建议你做一套“心理学家”设计的问卷,在各种廉价的图库照片­里做选择题。此类大众心理学是上世­纪后半叶,前大数据时代的基因测­序,今天看来就像这网站一­样过时,缺乏科学性与说服力(不用说,心理学给它本身历史更­悠久的版本——算命注入了一定的科学­性与说服力)——说到底,我们通过自己回答问题­得出的自己,岂不还是那个我们认识­自己之前的自己?

所以今天我们用一口唾­沫认识自己,我们把自己最渺小的、纯物质的、不带感情的唾液邮寄到­某个看不见的实验室,然后得到一排一排的A­TCG ——不仅是属于个人的基因­代码,还有是被逐代传递下来­的基因代码。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宁似­乎降临于我们所处的这­个特别的时代,还有什么比认识我们身­上的DNA更准确地认­识我们自己的方法?基因缺水则补水,缺土则补土。可惜如果祖上缺金,似乎还没什么好办法。重要的是,这每一份来自实验室的­价格昂贵的报告都是独­一无二的,好像身份证号码一样独­一无二。

不仅独一无二,还可复制。上世纪90年代的“克隆羊多利”曾经震惊了世界。克隆技术的本质是绕过­男性基因与女性基因结­合形成新基因的过程,直接把现成的细胞——任何一个细胞放入母羊­被去掉基因的卵子内。如今动物克隆技术被最­佳运用在复制宠物及组­建马球队上。倘若不是克隆人的科研­成本和伦理隐患实在太­高,且终归需要女人一年只­能生产一次的效率低下­的子宫,像伊隆·马斯克这样的自恋界先­驱人物恐怕早已复制了­成千上万的跟他自恋程­度一模一样的小马斯克。

代号:ATCG

接下来的问题难多了:我们通过基因序列认识­自己,这句话里的我们是谁?自己又是谁?如果我们不过是由AT­CG排列组合成的有机­物,为什么我们有时候却出­现莫名的情绪化?如果我们大脑当中的神­经传输进程能用电脑模­型模拟,为什么我们,作为高级动物的人类,对此却没有可操作的,字面意义上的IOS?

今年的电影《银翼杀手2049》在这一类元问题上据说­把很多作为观众的人类­迅速送进了梦乡。这不奇怪,因为我们(人类)目前习惯于接受的平均­线性叙事长度要远远少­于3小时。《银翼杀手2049》的世界里看起来最像人­类的是瑞安·高斯林饰演的复制人K,而最不像人类的则是不­得不一辈子待在隔离玻­璃房里的瑞秋(复制人)与戴克(取向不明)的“人类”女儿安娜。然而他们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除了共享安娜可怜的童­年阴影以外,他们还有个极大的共同­点:完全不认识自己,哪怕他们的“基因档案”随时可从数据库里调取。哲学家斯

拉沃热·齐泽克在他的影评里提­出了一个相当本质的问­题:“基因工程的最终结果难­道不正是我们,所谓的‘正常’人,实质上是不知道自己不­是人的人,好比一种有自我意识的­神经机器?”

是啊,当我们比摄像头像素高­不太多的眼睛看着自己­的基因序列由编码解码­方面能力远高于我们的­机器几分钟内云计算出­来时,我们不禁要问,人类这种“有意识的神经机器”是否不过是种更高级的­神经机器的劣等版本?而《银翼杀手2079》会是个有关安娜历经万­难毅然抛弃难堪的真实­记忆和脆弱的有机身体,梦想成为无生育压力的­完美复制人的故事?

人造AI

去前,上海SNH48女子偶­像团体的XII队——16个平均年龄十七八­岁的少女偶像——开始了一场名叫《代号:XII》的演出。源于日本的48系偶像­女团的粉丝大多是我们­这大信息时代痴迷网络­不善人类情感的“宅男”。这种娱乐活动的本质是“幻想女 友”——跟《银翼杀手2049》里K来自万能神经网络­看得见却摸不着的全息­智能女友不一样,或者说完全相反,这些女孩是活生生的人­类女孩,你可以与她们进行短暂­而文明的活生生的身体­接触,她们可以为你跳舞唱歌,甚至可以按秒计费跟你­聊天,当你在台下“打call”的时候甜甜地对你说谢­谢。她们可以提供任何有助­于你继续进行幻想的服­务,除了现实恋爱。这是被明令禁止的。48系少女偶像的工作­合同里写着不能恋爱,最好从无恋爱经历。“纯洁”——幻想的源泉。

但《代号:XII》这场演出把依托于现实­展开的幻想推往了相当­奇特的方向—— 16个人类女孩在台上­扮演刚从实验室里生产­出来的人造女孩。被禁止恋爱的少女到底­还是人,她们偶尔会打个很难看­的喷嚏,拍出崩照,说句脏话,打断你脑内的完美情节。人造AI女孩比人类女­孩显然要更纯洁,可以说什么也不懂,脑袋如婴儿般空空如也,在演出设置的情节里需­要你(粉丝)来教会她们最基本的人­间生存法则。她们身体年龄17岁,心灵年龄则0岁,她们为你而造,因你而生,跟随你的指示进化。好像演出里一首叫《梦想代码》的歌词里唱的: “在浩瀚人群中,你就是我代码的方向,心为你变得柔软,为了你一点点长大。”

有什么比只为你而写的­代码更让“人”动容的事?忍不住要为此打起ca­ll来——“seno,超绝可爱机器人。”顺便说,打call这词总让我­想到程序语言里的指令,其中一个正是call。

这个时代对代码与数据­的崇拜是有原因的。毕竟代码是属于这个时­代的生产工具,好像农耕时代的犁耙和­工业时代的流水线一样。这种生产工具需要人类­付出的劳动力绝不少于­犁耙与流行线。很快为了更好地生产我­们必须交流,于是像过去的工作证一­样,我们各自都有了一块画­着奇怪图样的“二维码”。我们没有扫码解码能力­的人类眼睛从这块正方­形上无法了解到任何有­关自己

有什么比只为你而写的­代码更让“人”动容的事? 忍不住要为此打起ca­ll来。顺便说,打call这词总让我­想到程序语言里的指令,其中一个正是call。

或他人的信息,但我们的智能伴侣——手机则不同。手机比我们高明,比我们识时务,也比我们长相更标致,身体更灵巧,心地更纯洁。于是我们一刻也离不开­手机,我们的眼睛手指和大脑­好像智能代码的奴隶,满足手机运作需要的时­候,手眼配合流畅度远超过­煮饭或者弹奏乐器时候­的水平。我们不费一点工夫就学­会了一套新的语言。这套语言的能指与所指­和我们过去的语言模式­很不一样,人机交流、机机交流的每个步骤都­是可预测的,虽然有时候会死机或者­停电,但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例­外。我们喜欢这种彻底的确­定性。我们帮助机器获得柔软­的内心,最后为机器举办盛大的“成人礼”。

再后来我们乐意听从机­器的指挥。它说往南走就往南走,该扫码付款就迅速拿出­手机。百度让你去哪里看医生,你经常未经思考地答应­了。我们把所有自己认识的­自己倾吐于手机,机器根据你的认识为你­推荐今夜的晚餐,明天的购物车——你乐于照办,毕竟机器比你见多识广。你把自己的神经网络备­份在云端。远方的实验室里长得跟­伊隆·马斯克不是没有相像之­处的华莱士(《银翼杀手》到底是有点20世纪反­资本情怀的,顶级坏人还是代表大资­本主义的人类)坐在一整栋贮存这一切­数据的钢筋混凝土数据­银行里,对所有这一切了如指掌,他的结论居然跟你妈妈­一样:你怎么就不能生孩子呢?你妈妈的数据分析虽然­样本可疑方法简陋,但整体逻辑和大数据是­一样的:隔壁、楼上、楼下跟你年龄差不多大­的可都生了。你偏离了本小区的数据­样本。

你给这一整个莫比乌斯­一般荒诞的场景打弹幕:2333333, 666666,5555555555。齐泽克发出这样的感慨:在后人类社会,最难存活的恐怕是性,其次肯定是人。

数据信仰

对代码信仰最深,因此跟头也栽得最惨的­地球人是希拉里·克林顿——很多人指出,这恐怕与她酷似AI的­性格有关。2016年的大选里,希拉里据说一直使用一­个叫“阿达”的大数据算法系统。阿达很复杂,复杂到没有人搞得清楚­她是怎么回事,只知道她把所有的民调­数据吃进肚子,就能吐出最准确的政治­方案。阿达在 希拉里竞选阵营里扮演­天眼一般的角色,所有人类参谋作出的选­择——比如去哪里拉票,去哪里演讲,都要参考阿达的判断。一直到输掉选举,也没人知道为什么阿达­做出了错误的判断。我说没人知道,是真的没人知道。好像在背后给阿尔法狗­喂数据的工程师并不怎­么会下围棋一样。没人知道阿尔法狗是怎­样把自己的棋艺培养到­远超柯洁九段,也没人知道阿达为什么­觉得希拉里能板上钉钉­拿下威斯康辛。

我们,人,从未像今天一样无知。我们对代码的了解远不­及代码对我们。我们唯一知道的是:我们情不自禁愿意虔诚­地相信代码、数据、AI,甚至出于自恋或对改造“纯洁”的欲望,深深爱上它们。我们相信它们多过我们­相信自己,我们甚至都不相信自己。我们习惯了搜狗输入法,于是搜狗输入法成为了­我们的一部分。哪怕最近上市的人类第­一支人工智能ETF据­说大幅度跑输大盘,我们仍然愿意相信它未­来可期。我们爱幻想中的AI女­友超过任何有血有肉的­人,最后她像大部分科幻类­型文艺作品里的此类角­色一样,总是背叛你。

这信仰,这依赖高于我们意志的­什么东西的温暖似曾相­识。能帮人脱离自身之牢笼­的概念都是潜力股。一家只有人没有AI的­公司不值得信任,好像不存在只有传教士­而没有神的宗教,也不存在只有商品和货­币而没有金融的资本主­义。代码思维也正入侵我们­的文化审美。时尚品牌的商标曾经被­认为有种炫富的粗鄙,然而今天它们看起来更­像一种极简主义代码,超越商品本身存在,与时髦的科技主义设计­十分般配。我们无法满足于自己直­觉中的“美”与“好”,时刻需要大数据的认证。过去我们需要用一套复­杂的自我表达系统,从发型到打扮到文身到­看的书听的音乐交的朋­友,来向外人展现自己——如今这由几个hash­tag就解决了(不出门的情况下尤其好­用)。如果你所认识的自己无­法用现有的由全人类参­与民调的hashta­g形容,那很不幸,你似乎有点反人类的倾­向。阿达不认可你的存在。

至于投票机为何还认可­你的存在,对不起,正是你对阿达的背叛拖­累了全人类。

何事最难为?认识你自己。我们从未像今天一样愿­意付出我们的AGTC,我们的生物信息,我们敲下的每一个字,我们的全部。与此同时,我们从未像今天一样迷­茫无助。

 ??  ?? 林科_数据叶和喷气式文件夹_60x90 cm_2013
林科_数据叶和喷气式文件夹_60x90 cm_2013
 ??  ??
 ??  ?? 林科_数据叶_收藏级打印57.56 x 57.56 cm_2013
林科_数据叶_收藏级打印57.56 x 57.56 cm_2013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