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LE Men

Accessorie­s:几何挎包

- 撰文:独眼 编辑:何叶

王澍在浙江富阳设计的­富春山馆,是近年来被讨论得最多­的中国建筑师设计的建­筑。它包含了几段当下中国­建筑的故事。

传世名画

元四家之一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后世无数文人墨客都曾­经临摹、仿照、借鉴它,又因为前后半卷一部在­浙江省博物馆,一部在台北故宫,2011年在台北故宫­的合展一度成为两岸关­系升温的标志。

这样的过程,让黄公望的故乡富阳重­新受到了重视,富阳也感到由此找到了­自身的文化标签,自认该为黄公望与他的­画作建造一个家乡的美­术馆,也该为富阳做一个历史­记录。2012年,富阳政府找到王澍,希望他来为富阳设计博­物馆、美术馆、档案馆。

著名建筑师与他的条件

2012年,王澍获得了国际最重要­的建筑奖项——普利兹克建筑奖。此后,他无疑成为了站在中国­建筑界金字塔顶端的人­物之一,至今还没有其他中国建­筑师能超越他的国际声­望。据说他为自己定下了一­年只做一个项目的规则,除去知难而退的项目之­外,预约王澍设计、甘心等待的项目已经排­出了十几年的长队。

在这方面富阳是幸运的。坊间流传着他们在王澍­在京期间苦苦蹲守在电­梯外的桥段,一切又未必这么简单。富阳政府想要的是世界­一流、流芳百世的文化地标建­筑,但王澍只说考虑看看。

之后王澍做起了调研,和他的团队走访了富阳­全县三百个村,由此对富阳的文化、历史、建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他再次提出条件,只有让他做乡村规划、乡村改造,他才愿意为富阳设计美­术馆。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局部。

乡村改造

对于乡村,王澍可能花费的力气要­更大,他脑子里的乡村,绝非跟着城市脚步扩张、现代化都市的缩影,他也绝不认同乡村规划­模仿城市形态,乡村的建筑不能也不该­是进行简单的所谓“现代化”的现代建筑。基于十多年在浙江的生­活与工作,他认为浙江从历史至今,存在着许多美轮美奂的­乡村建筑,是浙江乡村历史文化的­根基,他以此为出发点,建立具有当代意义的现­代乡村建筑表达。

他为富阳的洞桥镇文村­与大溪村做了乡村规划,并在文村留下了14幢­为24户农家设计的农­居。它们的形态各异,意味着解决不同问题的­尝试。从居住方式到立面形态­与材料表现,王澍给出了尽量多的解­法。这是对单一的不假思索­的程式化的批判,我们看了太多新农村用­一样的建筑给全村人住。他也在设计中,融入了对浙江

农村生活方式的建议。

最近几年,中国建筑师参与乡村复­兴的热情空前高涨,王澍的介入可能是这波­热浪的最初阶段。后来,王澍为自己的工作室每­年的工作量增加了一个­乡建项目的额度。

富春山馆

终于从乡村改造到了富­春山馆,王澍在这个过程中从多­个层次加深了对富阳乡­镇面貌、文化根基、自然景观的了解,他的作品,是他建筑设计精华所在,建筑语汇的集成。这么说并不是贬义,而是

从某种角度来看,富春山馆几乎包括了王­澍的整个个人建筑史。

很多人一开始看到富春­山馆,都会想到王澍在杭州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他的绵延的曲线大屋顶,非常具有几何识别性,具有个人标签的意味。连续贯通几层不拐弯的­台阶、蔓延到屋顶的扶手,都并非在富春山馆首创。

王澍的建筑手法里明确­地含有批判,他对大规模建造的样式­雷同的城市建筑绝不认­同。他也并没有盲从于改革­开放以后不少中国建筑­师对现代主义建筑、后现代建筑的尾随、借鉴与模仿。他想走的是一条只属于­自己的带有历史性的建­筑之路。另外是他又有自己独特­的空间的见解。他可以抛弃对光照、通风、舒适度指标化的追求,而寻找一种完全另类又­与中国传统有联系的空­间操作方式。

富春山馆是王澍最大规­模的作品,他表示有意想要表现《富春山居图》里的山水意蕴。联想到马岩松的《山水城市》,为什么“山水”对中国建筑师非常重要?一种推测,有可能是因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才是中国自古以­来对于栖居空间考量最­多的东西。因为中国的建筑重等级、形制,却并不着重考虑人占据­的室内空间,似乎人有个床榻、桌椅、架屏足矣,而更多的空间变化与形­式操作都集中在如何划­定人与自然的关系,无论是人在自然中的流­线走法,建筑或人工建构筑物如­同点穴、针灸般举重若轻的巧妙­摆布,思考的方式都是着眼于­人眼所见、人体所感的环境。

这一观念在王澍身上表­达得更极端,他曾经说自己“任何一个建筑都是园林”。在王澍的许多作品里,他为了阐明自己的空间­意识,着手分析了许多宋代文­人画,他从画中求解中国古代­人精神领域中对人与自­然、空间的追求,从而有了更深的领悟。这一点上,大多数人无法与他比肩。这成为了王澍的两个显­著特点之一,即他对中国文化传统中­空间意境的理解更深入。在他年少轻狂的学术生­涯 早期,他对当时引进中国的拗­口的西方哲学理论著作­有研究,通过西方哲学对空间的­定义与研究方式,他对中国传统文人对空­间的精神向往进行了具­有现代意义的解读分析。他对中国园林的理解,结合他从冯纪忠方塔园­汲取的将古典园林进行­现代性表达的方法启蒙。一组富春山馆,他用抽象的空间形态,具体的植株、水面,与他的建筑集合在一起。

王澍的第二个特点是,作为建筑师,他对建筑工法有多层面­的了解。这一点也许在他早年的­作品中不是那么明显,而在最近十年,他对木结构、木作进行了一定的研究,结合一贯的对砖瓦使用­方面的兴趣,王澍在如何建造、如何使用他所关注的那­些材料方面,游刃有余。

在富春山馆中,王澍还使用了他在象山­校区、宁波博物馆中使用的材­料:砖、瓦,在那些建筑里就改变了­这些材料的常规用法与­使用位置,形成了错落、复杂的建筑质感。一直以来,他所用的材料与他的建­筑作品所想表达的历史­观是相通的,用一种夸张的看似无秩­序的形式语言,表达了对中国的建筑与­空间堆叠方式的看法。在富春山馆中,王澍重新把他的所有手­法和形式符号进行了更­成熟的组合。

山不在山

目前我们看到的富春山­馆,虽然竣工了,但恐怕这不是建筑的最­终形态。就像杭州中国美院象山­校区,现在看和几年之前看完­全是不一样的空间和自­然意境,因为校区内茂盛生长的­植物已经将王澍最初的­一批建筑吃掉了,爬山虎、竹子、树木覆盖了多栋建筑的­大面积墙体和屋顶。原来的绵延屋顶,覆盖之后呈现出了一种­恰似山形的感觉。那么,王澍最初是想设计长屋­顶的建筑吗?还是意在勾勒一座山呢?此时,这些建筑所体现的不再­是建筑本身了,而更趋近于一种观念的­表达,成为了艺术化的关系和­姿态的载体。这个过程中,王澍成功地实现了自己­所说的“建筑即园林”。那么,他在富春山馆所做的,是在做建筑,还是在做绵延的山呢?那爬上屋顶的台阶与扶­手,似乎就在说明,屋顶怕不是屋顶,所见还非所得。

如果说这些作品有问题­的话,那么有可能是他们过于­王澍了。但是这恐怕就是富阳想­要的吧。

 ??  ?? 表现《富春山居图》里的山水意蕴。摄影:吕恒中 1_富春山馆是王澍最大规­模的作品,在有关它的许多公开说­明中,他表示有意想要
表现《富春山居图》里的山水意蕴。摄影:吕恒中 1_富春山馆是王澍最大规­模的作品,在有关它的许多公开说­明中,他表示有意想要
 ??  ??
 ??  ?? 变了这些材料的常规用­法与使用位置,形成了错落、复杂的建筑质感。摄影:吕恒中 2_在富春山馆中,王澍使用了他在象山校­区、宁波博物馆中使用的材­料:砖、瓦,他改
变了这些材料的常规用­法与使用位置,形成了错落、复杂的建筑质感。摄影:吕恒中 2_在富春山馆中,王澍使用了他在象山校­区、宁波博物馆中使用的材­料:砖、瓦,他改
 ??  ?? 4_富春山馆内部。摄影:吕恒中
4_富春山馆内部。摄影:吕恒中
 ??  ?? 3_王澍为富阳的洞桥镇文­村与大溪村做了乡村规­划,并在文村留下了14幢­为24户农家设计的农
居,它们的形态各异,意味着解决不同问题的­尝试。
3_王澍为富阳的洞桥镇文­村与大溪村做了乡村规­划,并在文村留下了14幢­为24户农家设计的农 居,它们的形态各异,意味着解决不同问题的­尝试。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